油畫藝術有哪些風格與流派?

謝雄枝


在油畫藝術600多年的發展史上,誕生過大小許許多多的流派,其流派之多,風格之迥異,花樣之繁雜,恐怕還沒有其它任何一種藝術能出其右者。如若細論起來,也是一本厚厚的書也寫不完的。

但是縱然油畫流派很多,風格多樣,但往大處歸納,又基本上歸屬於油畫三大主流畫派的範疇。即古典主義畫派、印象主義畫派、抽象主義畫派。我們就簡單介紹一下這三個主要流派。


一,古典主義油畫

古典主義油畫畫派產生併成熟於十四至十六世紀的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是油畫材料研製成功後創立的第一個油畫流派。古典主義強調油畫對客觀物象的“寫實”功能,注重造型具象的真實精準,以畫風嚴謹莊重雍容典雅著稱。其代表畫家有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貝里尼、喬爾喬內、提香、丁託內託、魯本斯、倫勃朗、維米爾、米爾斯、大衛、安格爾、庫爾貝、德拉克羅瓦、布格羅、格維德等等。


從十五世紀起到十九世紀上半葉,古典主義油畫做為西方繪畫的主流畫派,一直主導引領著西方繪畫的發展,這期間產生的佛羅倫薩畫派、威尼斯畫派、巴洛克主義、荷蘭小畫派、洛可可主義、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批判現實主義等按大的流派劃分統屬於古典主義油畫。

二,印象主義油畫

印象主義油畫畫派產生併成熟於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是在照像技術發明並應用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印象主義油畫的產生打破了自十五世紀以來西方繪畫一直由古典主義油畫“一統天下”的格局,在十九世紀後期形成了古典主義印象主義“並駕齊驅”印象主義油畫佔據上風的局面。


印象主義油畫突破了古典主義油畫十分注重“寫實”的傳統理念,在油畫創作中側重畫家的主觀感受,同時注重光影色彩在自然條件下的變化,對色彩的運用更大膽,更豔麗,更追求自然,更富於變幻,同時印象主義油畫更加註重戶外寫生。其代表畫家有莫奈、馬奈、德加、雷諾阿、西斯萊、梵高、高更、塞尚等。

印象主義油畫使油畫從古典主義一元化到二元化進而多元化向現代油畫過渡向前邁了一大步,是以抽象主義為代表的現代油畫的前奏。


三,抽象主義油畫

抽象主義油畫畫派興起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是以完全打破油畫造型具象“寫實”的傳統,又不同於印象主義油畫,而是以抽象的剝離的誇張的扭曲的條塊組合而成的圖案構成的新型現代油畫,曾在二十世紀中後期的西方畫壇風風靡一時。其代表畫家畢加索等。


燈影書畫


之前談論過這樣的話題,那就是為什麼西方油畫藝術可以成為世界的主流畫種,一直活躍在世界畫壇之上,其最根本的原因是西方油畫的流派風格多樣化,各個流派風格都有時代特色,那麼,油畫藝術有哪些風格與流派呢?



油畫藝術的流派風格

如果要仔細的分析談論,油畫藝術的流派風格,那是很繁瑣的事情,因為油畫的流派風格實在太多了,諸如,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寫實主義、浪漫主義、印象主義、後印象主義、樣式主義、立體主義等等一系列,羅列出來就像“菜單”一樣,


所以,我們有必要簡要概括,確切的說,油畫藝術的流派風格只有兩種:寫實畫派、抽象畫派,其中,注重“光影明暗對比、空間透視效果”的各個流派,比如,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等都屬於寫實畫派;放棄傳統透視的各個流派,比如,立體主義、維也納分離派、達達派等都屬於抽象畫派,

從畫面效果來講,寫實畫派追求“形神具備”,就是畫作中的人、物以及場景都是不同程度的還原現實世界的人、物以及場景;抽象畫派只有“幾何結構”,畫中的人物形態和現實中的是完全不一樣,難以辨認到底畫的是什麼,即使可以辨認,也是給人奇醜無比的感覺



從畫作內容來講,寫實畫派的寓意深遠,比如,崇尚理性、冷靜務實、追求夢幻等等,寫實畫派以反應“人文主義”精神為最高宗旨,這也是油畫藝術注重“寫實”的意義價值;抽象畫派的缺點很多,內容空乏,沒有描繪、沒有深度、沒有信念,只有畫家給予畫作的主題,這主題意義不大,對於正常的傳統審美而言。


詩夜城主


油畫是西方繪畫藝術的一種,起源於15世紀,用含油質的顏米在布及木板上繪製。以形體、線條、明暗、質感、空間和色彩等方式來表現作者的思想、情感與審美觀。 油畫的流派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以客觀的再現為主的創造性作品;第二類是以主觀表現為主的創造性作品。 在第一類中如文藝復興後出現的巴洛克、洛克克、古典主義、學院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寫實主義、照像寫實主義、印象主義都是以再現自然為基礎,表現畫家不同的思想與目的。 (巴洛克派 )巴洛克流行於17世紀至18世紀。“巴洛克”一詞原意有不整齊、扭動、怪誕的意思。推崇運動的扭曲,形體的豐腴與量感,其藝術語言強烈、誇張、騷動、浮華,這是巴洛克派繪畫的特點,其代表人物為魯本斯。 (洛克克派) “洛克克”原意是指貝殼的形狀,其藝術風格為繁瑣、精巧、纖細、甜膩、流行於18世紀,其代表畫家有華多和弗朗索.布歐等。 (古典主義與學院主義) 古典主義是以尊重古希臘、羅馬的審美原則,構圖上對稱、均衡,氣勢上莊嚴、輝煌、崇高向上,技法精湛,刻畫深入。這也是學院主義的奉行的原則。正如學院派奠基者法契諾所講“美是所有藝術品的最高目標,它是事物的一種客觀性質,由秩序、和諧、比例、規矩所組成”。其代表作家有拉斐爾、安格爾等等。 (浪漫主義) 浪漫主義起源於法國19世紀初期,其代表作是籍裡柯的《梅杜薩之筏》,在此作品中的構圖、光線、色彩、動態、表情都表現了藝術家豐富的想象力,它打破了古典主義的構圖中的水平與垂直,光線的柔和與均勻,使畫面產生了一種激情。這也是浪漫主義繪畫的重要元素,注重感情的渲洩與表達。 (現實主義 )現實主義繪畫指19世紀中葉,以米勒為首的畫家主張用忠實於對象的手法去表現正常的視覺形象,反映生活的本質。其代表作有米勒的《拾穗》等。 (寫實主義和照像寫實主義) 寫實主義就如它的創始人庫爾貝在1885年所講的:“象我所見到的那樣,如實地表現我這個時代的風俗,思想和它的面貌。一句話,創造藝術就是我的目的。” 照像寫實主義是對生活以一種照片式的形式搬上畫面,如克洛斯的《約翰像》。它繪製作品要先拍成照片或幻燈片,再把它以比真人大十倍的比例精細地放大到布上,更細膩、更逼真地表現出對象的細節,如臉上的每一絲肌理和每根汗毛等。 (印象主義) 印象主義是19世紀的畫家們走出了自己的畫室,去探索自然界中光與色的瞬間變化,打破了傳統觀念上固有色的概念,如樹是蘭綠色、陰影是黑色,它把周圍的環境色對固有色的影響進行了客觀的繪製。其代表畫家有莫奈、修拉、塞尚、雷諾阿等。 如果說以上提到的畫派還是畫家在忠實的再現自然,只是對其進行了發揮添加,強調和發展的話,下面所介紹的第二大類,即後印象主義、野獸派、立體主義、未來主義、抽象主義、超現實主義等,它們不再是對客觀對象的真實描繪,而是根據畫家的主觀意圖進行自由創作,它們大多出現在20世紀以後。 (後印象主義) 後印象主義畫家強調錶現自我感受,注重色彩的對比和事物的內在結構,其代表畫家有凡高、高更等。這個畫派對現代西方繪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野獸派 野獸派以誇張的造型、強烈的色彩、粗獷的線條表達內在激情,馬蒂斯是這一畫派的創始人。 (立體主義) 立體主義畫派,畫面的視點已不再是一個方位,而是對事物進行全方位的表現,使物體還原成幾何形體。其創始人是西班牙畫家畢加索和法國畫家布拉克。 (未來主義) 未來主義畫家以抽象的形式,運用色彩、線條表現運動速度、力量及其組合與分隔。 (抽象主義) 抽象主義是依靠線條、塊、面、色彩,進行無具象的抽象進行組合,其代表畫家為荷蘭畫家蒙德爾安。 (超現實主義) 超現實主義畫派受柏格森的直覺主義及弗洛伊德的潛意識學說的影響,主張表現人的潛意識和夢幻。代表畫家有西班牙畫家達利、米羅。 







老夫只栽竹


在美術史上,人們把12世紀後,以建築樣式的變化而開始的藝術風格稱之為“哥特式風格”。“哥特”一詞本源於西歐的一個民族“哥特人”,有野蠻、怪異的意思,但哥特藝術並非哥特人所造,它出現的時候,“哥特人”早已溶化在西歐其他民族之中了。因此哥特式藝術決不能說是“粗野”的。哥特式藝術包括建築、雕刻,在建築上體現得尤為明顯。確切的說,哥特式的建築藝術是指中世紀最後300年——12至14世紀流行的一種新的建築(包括其中的雕刻繪畫)藝術樣式。法國則是它的故鄉。

2. 文藝復興(14th)

文藝復興式藝術風格指發源於意大利,在14至16世紀影響遍及全歐的一種富有革新精神的人文主義藝術風格。“文藝復興” 一詞來自法文, 原意為“重新出生”,在此指"古典文化的再生”。文藝復興藝術的開端,可追溯到14世紀初期意大利人比薩諾父子的雕刻、契馬部埃的繪畫及其弟子喬託的繪畫和建築設計。他們的作品開始突出“人本主義”的思想,在內容上大膽肯定人生與自然,在形式和技巧上注重對人與自然的科學研究,並借“回到古代去”之口號來攝取古希臘羅馬的建築、雕刻和繪畫經驗,在風格上則體現出哥特式藝術與古典藝術的結合及在此基礎上的新突破。

3. 巴洛克藝術 (17th)

巴洛克藝術是指17世紀風行於歐洲的一種藝術風格。“巴洛克”一詞源於西班牙語及葡萄牙語的“變形的珍珠”。巴洛克藝術潮流對當代藝術設計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波及到雕刻、繪畫、傢俱、服裝、音樂等領域。其代表作家作品有普傑的《克羅託那的米羅》、卡拉瓦喬的《埋葬基督》、卡爾德隆的《人生如夢》等。

巴洛克藝術的特點主要有:1豪華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樂主義的色彩;2激情的藝術,它打破理性的寧靜和諧,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強調藝術家的豐富想象力;3運動與變化是巴洛克藝術的靈魂;4關注作品的空間感和立體感;5綜合性,巴洛克藝術強調藝術形式的綜合手段,例如在建築上重視建築與雕刻、繪畫的綜合,此外,巴洛克藝術也吸收了文學、戲劇、音樂等領域裡的一些因素和想象;6濃重的宗教色彩;7大多數巴洛克的藝術家有遠離生活和時代的傾向,如在一些天頂畫中,人的形象變得微不足道,如同花紋一般。

4. 洛可可(18th)

洛可可藝術,是18世紀產生於法國、遍及歐洲的一種藝術形式或藝術風格,盛行於路易十五統治時期,因而又稱作“路易十五式”,該藝術形式具有輕快、精緻、細膩、繁複等特點。洛可可藝術形成過程中受到東亞藝術的影響,有人認為洛可可風格是巴洛克風格的晚期,即頹廢和瓦解的階段。洛可可藝術風格被廣泛應用在建築、裝潢、繪畫、文學、雕塑、音樂等藝術領域。相較於前期的巴洛克與後期的新古典主義,洛可可反映出當時社會享樂、奢華以及愛慾交織的風氣,此外,此派畫家受到當時外來文化的啟發,在創作中添加不少富有異國風情的元素。

02

19世紀

1. 新古典主義

新古典主義興起於18世紀的羅馬,並迅速在歐美地區擴展的藝術運動。新古典主義,一方面起於對巴洛克和洛可可藝術的反動,另一方面則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為信念。新古典主義的藝術家刻意從風格與題材模仿古代藝術,並且知曉所模仿的內容為何。新古典主義作為一個獨立的流派名稱,最早出現於十七世紀中葉歐洲的建築裝飾設計界,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傢俱設計界。

特徵:1.創作忠於自然又合乎理想,古典主義強調復古,號召“摹仿自然”,自然不是指的客觀世界,而是經過主觀選擇的現象,主要描述對象是人性。2崇尚理性與理智,排斥情感,講求共性與規則,往往以抽象的共性代替具體的個性,強調剋制自我的情感和慾望,服從國家的需要,為君主專制的利益服務。3結構嚴謹,如按照“三一律”創作劇本,即故事必須發生在同一地點、同一情節(情節應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同一時間(限於一晝夜之內)。4採用詩的語言,即把文體和語言分雅俗兩種,粗同俗字不能出現在悲劇中。5古典主義要求簡潔、洗練、明朗、精確的文風,反對繁瑣、枝蔓、含糊、晦澀。古典主義代表家有高乃依、拉辛、莫里哀等。

2. 浪漫主義

浪漫主義在十九世紀前半,特別是從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不只風靡於法國,也風靡全歐洲。這一畫派擺脫了當時學院派和古典主義的羈絆,偏重於發揮藝術家自己的想象和創造,創作題材取自現實生活,中世紀傳說和文學名著(如莎士比亞、但丁、歌德、拜倫的作品)等,有一定的進步性。代表作品有戈雅的《查理四世及其家人》、籍裡柯的《梅杜薩之筏》、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領導人民》。畫面色彩熱烈,筆觸奔放,富有運動感。

浪漫主義創作方法指藝術家以奔放的主觀激情,按照理想的面貌表現生活的創作方法。它的基本特徵是:創作的重心是追求理想,創造奇幻型的藝術形象,具有強烈的主觀抒情色彩。在藝術表現上,浪漫主義常常運用強烈的對比、絢麗的色彩、昂揚的節奏、誇張的語言和離奇的情節等構成奇幻的特色,浪漫主義創作手法對西方藝術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代表作品有湯顯祖的《牡丹亭》、雨果的《巴黎聖母院》等。

3. 批判現實主義

批判現實主義特指十九世紀在歐洲形成的一種文藝思潮和創作方法,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是在繼承以往文學中的現實主義傳統的基礎上形成的。代表作家有法國的司湯達、巴爾扎克,英國的狄更斯,俄國的托爾斯泰等;代表作品有《紅與黑》、《人間喜劇》、《艱難時世》、《復活》等。十九世紀的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是資產階級文學史上燦爛的一頁,也是世界文藝寶庫中一份十分重要的遺產。批判現實主義是屬於資產階級範疇的文學,它的思想武器是以人性論為基礎的人道主義,它的社會政治主張主要是改良主義,它的創作理論的哲學依據基本上是唯物論的反映論。

4. 巴比松派

巴比松派,是巴比松畫派的簡稱,是1830年到1840年,在法國興起的鄉村風景畫派。因此畫派的主要畫家都住在巴黎南郊約50公里,楓丹白露森林附近的巴比松村,1840年後這些畫家的作品被合稱為“巴比松畫派”。巴比松派是法國浪漫主義畫派轉向寫實與現代主義的一個起點。過去法國藝術界對風景畫的評價都很低,認為畫風景畫的畫家是比較不引人注目,也不值得注意的,但巴比松畫派的作品使世人被鄉村中的優雅感動,同時也因當時巴黎和歐洲都飽受戰亂,人心趨向於隱居,所以巴比松畫派成功的為風景畫打下很好的基礎,也替後來1860年開展的印象派奠定了相當好的道路。

5. 前拉斐爾派

前拉斐爾派,又被譯為拉斐爾前派,是1848年在英國興起的美術改革運動。拉斐爾前派最初是由3名年輕的英國畫家亨特、羅塞蒂和米萊斯所發起組織的一個藝術團體,目的是為了改變當時的藝術潮流,反對那些在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的時代之後偏向了機械論的風格主義畫家。拉斐爾前派的作品基本上以寫實的傳統風格為主,畫風審慎而細緻,用色較清新。拉斐爾前派反對院派的陳規,有的作品呈現憂鬱的情調。代表人物有:伯恩·瓊斯等。拉斐爾前派對後世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如:唯美主義、象徵主義、維也納分離派、新藝術運動和工藝美術運動等等,甚至20世紀70年代後的一些當代繪畫作品亦受其影響。

6. 學院藝術

學院藝術,一種在歐洲藝術學院和大學的影響下所產生的繪畫和雕塑的流派。 學院藝術專指那些在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運動中,受法蘭西藝術學院訂立的標準所影響的畫家和藝術品,以及跟隨著這兩種運動並試圖融合兩者作為風格的藝術,最具代表性的如威廉·阿道夫·布格羅、湯瑪斯·庫圖爾、漢斯·馬卡特。他們通常也常被稱為“學院派”、“華麗藝術”、“折衷主義”,有時也被人與歷史主義與融合主義相提並論。在這個背景下,學院藝術不斷吸收新的風格,所以一些曾被視為對抗學院藝術的藝術風格,後來也被人稱為學院藝術。

7. 印象派

印象派,又稱“印象主義”,是19世紀60~90年代西方繪畫史上劃時代的藝術流派。代表作有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 印象》、梵高的《向日葵》等。印象主義畫家追求外光和色彩的表現,主要把身邊的生活瑣事直接見聞作為題材,多描繪現實中的人物和自然風景,在構圖上多截取客觀的某個片段或場景來處理畫面,打破了寫生創作的界限,此外,印象主義的巨大潮流還涉及到音樂、文學、攝影、電影等領域,均取得了巨大的發展。

8.新印象派

新印象派,或稱新印象主義、點彩派,是繼印象派之後在法國出現的美術流派。19世紀80年代後年期,一群受到印象主義強烈影響的畫家掀起了一場技法革新。他們不用輪廓線劃分形象,而用點狀的小筆觸,通過合乎科學的光色規律的並置,讓無數小色點在觀者視覺中混合,從而構成色點組成的形象,被一些藝術評論家稱作“點彩派”。

9.後印象派

後印象派,從印象派發展而來的一種西方油畫流派。在十九世紀末,許多曾受到印象主義鼓舞的藝術家開始反對印象派,他們不滿足於刻板片面的追求光色,強調作品要抒發藝術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觀感情,於是開始嘗試對色彩及形體表現性因素的自覺運用,後印象派從此誕生。以塞尚、梵高、高更為代表。

10. 那比派風格

那比派起源於對印象主義的反動,畫派具有裝飾性風格,並以帶有強烈情感的色彩運用與扭曲線條等技法為特色。1891年巴黎的朱利安學院成員成立此畫會,這些人受到賽魯西葉的影響而轉向如高更,富於表現的色彩運用及富節奏感的造型,並視之如宗教般的啟示。此畫派的繪畫具有裝飾特質,畫派風格以帶有強烈情感的色彩運用以及扭曲的線條等技法為其共同的興趣。他們主張藝術無論如何還是要表現人類內在的精神,乃至於理念。誠如那比派的理論家莫里斯‧德尼所說:“所謂藝術無論如何還是表現,並且是精神的創造物,自然物不過是藝術的機緣而已”。也就是說,將外界自然當作主題不是為了正確將其再現,而是為了要透過它傳達藝術家的理念,亦即藝術代替摹寫自然,成為自然的主觀變形。

11. 綜合主義

綜合主義原本是一文學主義,其延伸至美術是因1889年,畫家高更自號為“綜合派畫家”,綜合主義才正式於美術風行。綜合主義發展初期,與分隔主義有很大關聯。後來才逐漸變得與象徵主義有關。綜合主義多使用特有的“隔色畫法”,並且旨在表達觀念、不同氣氛和起伏情感,為自然主義的對立主義。畫家繪畫技巧多為綜合不同印象和依組合其大腦中的記憶。因隔色畫法的關係,色彩多為明亮並以黑線隔開不同顏色,目的是完成抽象且綜合的作品。

12. 象徵主義

象徵主義藝術產生於十九世紀末葉,畫家和作家不再致力於忠實地表現外部世界,而是要通過象徵的、隱喻的和裝飾性的畫面來表現虛幻的夢想以啟示於人,是對理想主義傾向的逆反。象徵主義的哲學基礎是神秘主義,信仰理想的彼岸。著重反映個人的主觀感覺,從現實中超脫出來,引向虛無縹緲的理念世界。從象徵主義作品中感受到的只是形象的抽象性和不穩定性,強烈的主觀色彩和含義的朦隴晦澀。 象徵主義藝術的代表是法國畫家摩羅、夏凡納和雷東。他們的作品大多流露出一種憂鬱、頹廢、苦悶、孤獨、彷徨的情緒,這就是所謂的世紀末情調。摩羅的《莎樂美》是象徵主義藝術的典範。

13. 哈德遜河派

哈德遜河派是由一批美國浪漫主義風景畫家發起於19世紀中期的藝術運動。這個畫派的畫家經常在洛基山脈、哈德遜河等地描繪自然風光,往往先在戶外寫生,然後回到畫室中加工創作。他們描繪日出、日落、懸崖、瀑布,在畫中點綴牧人或印第安部落,以表達對祖國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這些風景畫往往是理想化的,帶有舞臺佈景式的效果。哈得遜河畫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托馬斯·科爾。


兩個輪的寶馬車


油畫是西方繪畫藝術的一種,起源於15世紀,用含油質的顏米在布及木板上繪製。以形體、線條、明暗、質感、空間和色彩等方式來表現作者的思想、情感與審美觀。

油畫的流派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以客觀的再現為主的創造性作品;第二類是以主觀表現為主的創造性作品。

在第一類中如文藝復興後出現的巴洛克、洛克克、古典主義、學院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寫實主義、照像寫實主義、印象主義都是以再現自然為基礎,表現畫家不同的思想與目的。

巴洛克派

巴洛克流行於17世紀至18世紀。“巴洛克”一詞原意有不整齊、扭動、怪誕的意思。推崇運動的扭曲,形體的豐腴與量感,其藝術語言強烈、誇張、騷動、浮華,這是巴洛克派繪畫的特點,其代表人物為魯本斯。

洛克克派

“洛克克”原意是指貝殼的形狀,其藝術風格為繁瑣、精巧、纖細、甜膩、流行於18世紀,其代表畫家有華多和弗朗索.布歐等。

古典主義與學院主義

古典主義是以尊重古希臘、羅馬的審美原則,構圖上對稱、均衡,氣勢上莊嚴、輝煌、崇高向上,技法精湛,刻畫深入。這也是學院主義的奉行的原則。正如學院派奠基者法契諾所講“美是所有藝術品的最高目標,它是事物的一種客觀性質,由秩序、和諧、比例、規矩所組成”。其代表作家有拉斐爾、安格爾等等。

浪漫主義

浪漫主義起源於法國19世紀初期,其代表作是籍裡柯的《梅杜薩之筏》,在此作品中的構圖、光線、色彩、動態、表情都表現了藝術家豐富的想象力,它打破了古典主義的構圖中的水平與垂直,光線的柔和與均勻,使畫面產生了一種激情。這也是浪漫主義繪畫的重要元素,注重感情的渲洩與表達。

現實主義

現實主義繪畫指19世紀中葉,以米勒為首的畫家主張用忠實於對象的手法去表現正常的視覺形象,反映生活的本質。其代表作有米勒的《拾穗》等。

寫實主義和照像寫實主義

寫實主義就如它的創始人庫爾貝在1885年所講的:“象我所見到的那樣,如實地表現我這個時代的風俗,思想和它的面貌。一句話,創造藝術就是我的目的。”

照像寫實主義是對生活以一種照片式的形式搬上畫面,如克洛斯的《約翰像》。它繪製作品要先拍成照片或幻燈片,再把它以比真人大十倍的比例精細地放大到布上,更細膩、更逼真地表現出對象的細節,如臉上的每一絲肌理和每根汗毛等。

印象主義

印象主義是19世紀的畫家們走出了自己的畫室,去探索自然界中光與色的瞬間變化,打破了傳統觀念上固有色的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