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主要经济数据(1960-1990)

南斯拉夫在成为一个国家前,曾为奥匈帝国、门的内哥罗(黑山)和塞尔维亚割据。15世纪以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曾统治此地区达500年之久,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则处于奥匈罗马天主教会统治长达1000年之久。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被击败。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加入塞尔维亚王国成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国”。门的内哥罗(黑山)也废黜了本国的国王,加入这个新的王国,并于1918年12月1日正式宣布成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称为南斯拉夫王国。
1941年南斯拉夫被德意法西斯占领。1945年5月解放,同年11月29日新的议会宣布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成立。1963年4月颁布新的宪法,易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1991年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和波黑等4个共和国宣布独立后,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根据宪法于1992年4月27日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并为原南斯拉夫的继承者。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从此解体。
和东欧其他国家不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并不是苏联输出革命的结果,而是南斯拉夫人自己解放了自己。尽管战后初期一度效仿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但铁托很快就发现苏联模式并不适合南斯拉夫国情,南斯拉夫应当走自己的路。于是,在经历一场“阋墙之争”后,南斯拉夫从1950年开始逐渐抛弃苏联模式,走上了自治社会主义道路。南斯拉夫走上自治社会主义道路原因有四:
一、南斯拉夫认为苏联的中央集权会带来很多消极后果。如工人不能直接管理企业,不能充分发挥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管理机构庞大,造成效率低下,浪费巨大,容易滋生官僚主义。

二、南斯拉夫认为实行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有效办法。南斯拉夫全国有30多个民族,通过自治原则给各共和国和各地方以更大的权限,可以促使各民族的发展保持平衡,有利于解决矛盾。
三、南斯拉夫有自治传统。在二战中,南共在解放区建立了人民解放委员会,工人接管了资本家的工厂,恢复并管理生产。南共认为这是自治制度的最初萌芽。
四、最直接、最现实的原因是苏南冲突以及苏联、东欧国家对南斯拉夫实行经济封锁、政治压力和军事威胁。
南斯拉夫自治道路从1950年开始确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工人自治(1950~1963)。1949年秋,在215家企业中建立工人委员会作为试点。1950年6月26日,联邦议会通过《关于劳动集体管理国家经济和高级经济组织的基本法》,标志着自治制度开始确立。此后,政府把工厂直接交给工人管理,实行工人自治。
第二阶段,社会自治(1963~1971)。1963年,南斯拉夫联邦议会通过了《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机关(除党和军队外)、社会事业单位均实行自治,从而使自治越出了工厂范围,发展成为社会自治。
第三阶段,联合劳动(1971~1990)。1971年南斯拉夫联邦议会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要求各个经济部门按联合劳动原则进行改组。1974年5月制定的新宪法和1976年通过的《联合劳动法》,把“联合劳动”确定为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社会组织原则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南斯拉夫自治制度既是一种政治制度,又是一种经济制度。其在政治方面的基本特征是:在党的领导体制方面,变党的领导作用为引导作用;在国家政权体制方面,实行以代表团为核心的政治制度;在政治体制方面,大规模改组和精简国家管理机关,实行权力下放和分散管理的原则。在经济方面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在所有制方面,变国家所有制为社会所有制即生产资料属于一切从事劳动的人民所有,而不是属于任何人、集团或国家所有。社会所有制取消了国家在生产资料间的中介作用,使生产资料和生产者直接结合起来。社会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高级形式,是自治制度的基础。第二,在计划体制方面,变国家指令性计划为自治社会计划,同时注意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国家只编制和下达指导性计划,提供各种信息,让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发挥其最大的独立自主活动。第三,在管理方面,由国家行政机关管理改为工人直接管理,在企业中建立工厂委员会,使之成为工人管理企业的最高权力机关。第四,在价格体制方面,改变国家决定价格的做法。1965年以前,实行一部分价格采用国家规定,另一部分价格由市场决定的双重价格。1965年以后采用国际市场价格作为出口商品定价的标准,是企业成为决定价格的主体。第五,在收入分配体制方面,提高企业控制和支配收入所占的比例,减少国家控制的比例,劳动成果的分配主要由参加劳动的联合劳动组织直接决定。第六,在对外贸易方面,实行开放政策,取消国家外贸垄断制。

南斯拉夫的自治制度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曾经促进过经济迅速发展,但在铁托死后,开始潜伏着严重的危机,由于其经济体制过于分散,宏观调控失灵,造成了一些消极的后果。如通货膨胀持续急剧增长,零售物价上涨率1981-1985年平均每年为48.6%,1986-1989年分别为88%、118%、199%和1255%;失业严重,失业人数超过100万,失业率为16%;最终导致国家解体。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主要经济数据(1960-1990)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主要经济数据(1960-1990)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主要经济数据(1960-199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