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平凡的世界》遊榆林:平坦的柏油馬路拉開了與信天游的距離


跟著《平凡的世界》遊榆林:平坦的柏油馬路拉開了與信天游的距離


1

穿越晉豫,抵達陝北。

榆林上空烏雲密佈,一行行雨絲貼著弦窗從前往後掠過,終化作水滴在窗外洇下。

榆林下雨了。

路遙先生《平凡的世界》中的陝北,那千溝萬壑、乾涸廣袤、黃土飛揚的壯遼大地,竟是以柔潤的姿態來迎接我們的初次相逢。

刺透烏黑的雲層,飛機如小鳥般急切地撲向大地母親的懷抱。

腳下,溼漉漉的綠植一叢一叢地散落在黃土地上。叢叢間保持著距離,大地的黃色皮膚在蔥鬱晶瑩的綠間裸露著。

機場大巴載著我向市區駛去。沿途一叢叢捱得並不緊密的、低矮的綠植在路旁的黃土地上沐雨對我投來歡迎的目光。


跟著《平凡的世界》遊榆林:平坦的柏油馬路拉開了與信天游的距離


我終是難掩激動,對鄰座一位外出歸家的榆林本地遊客說:“關於陝北、榆林的印象,是早時從《平凡的世界》中瞭解到的。”

“《平凡的世界》中黃原地區原型是延安,不是榆林!”車內另一位本地遊客說。

我不確定他的說法是否正確。但我確定的是路遙先生《平凡的世界》確實抵達了很多人的內心。

《平凡的世界》是小說。小說最大的特徵就是虛構,包括地名、人物、故事等。但我始終堅信,小說中的孫少平、孫少安、田曉霞、田潤葉等,就是陝北大地上某個鮮活活的人。

《平凡的世界》扉頁上有兩行不大的字:“謹以此書獻給我生活過的土地和歲月”。

這也更讓我堅信,《平凡的世界》就是籍貫陝西省榆林市清澗縣的路遙先生對自己故土的抒寫。

我又問:“榆林的植被怎都是疏疏拉拉黃土祼露呢?”

他們說:“榆林原來是寸草不生的沙漠,九十年代政府開始治理,於是便有了現在的樣子。”

隨手點開網頁,百度百科上介紹:“榆林位於中國陝西省的最北部,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地交界處……”

哦!豁然開朗。卻不驚訝。陝北人最不缺的就是與惡劣環境鬥爭的堅韌與毅力。孫少平、孫少安那些個挺著如山樣般脊樑的陝北漢子,終是會讓日月換新天的。

你看,市區內高高低低的樓房已將黃土崖畔上的土窯洞淹沒,就連那嘹亮悠遠的信天游也掩蓋在了川流車輛的嘈雜聲中。

小說中的陝北:“風颳得天昏地暗,甚至大白天都在房子裡點亮燈。”“再說,就是鑽下兩個土洞子,做門窗的錢又從哪裡來?這窮山窮水長不起來樹,木料貴得怕死人……”

眼前的陝北再不是那時的陝北了。

2

跟著《平凡的世界》遊榆林:平坦的柏油馬路拉開了與信天游的距離


在榆林和在其它城市一樣,住的是24小時供應熱水的酒店,吃的是琳琅滿目的地方美食。擦肩而過的陌生人,大都以普通話交流。我知道,這裡沒有黃土坡、土窯洞,也就不會有信天游從黃土旮旯裡飄來。可我還是期待某個角落能傳來悠揚的歌聲。那脫口而出,即興而起的信天游裡飄揚的是陝北人的精神、生活和嚮往。

正月裡凍冰呀立春消,

二月裡魚兒水上漂,

水呀上漂來想起我的哥!

想起我的哥哥,

想起我的哥哥,

想起我的哥哥呀你等一等我……

聽著這首信天游,孫少安和田潤葉在原西河邊走著。吃著公家飯的田潤葉勇敢地向少安表露著心跡。可是連飯都吃不飽,家庭“爛包”得不像樣的少安卻有意無意地拒絕著這段美好的感情。但他在心底裡卻對潤葉懷惴著深深的愛。儘管,他與她在這個世上一時的身份地位太過懸殊,可誰又能擋得住心底裡那份清澈的愛?神仙也不行!

黃土高原上,人們在大山裡辛勤勞作,在險峻的山路和深深的溝壑間行走。生活無疑是繁重而單調的。但陝北人卻沒有被苦與累壓垮,他們鼓足勇氣,戰天鬥地,始終懷惴著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於是那一首首朗朗上口,歌唱愛與希望的信天游便源源不斷地從黃土坡上的溝溝壑壑裡飄揚而出。

是呀,愛情是一件多麼神聖而美好的事。她不僅是歷代文學作品中歌頌的對象,更是現實生活中催人奮進的動力源泉。


跟著《平凡的世界》遊榆林:平坦的柏油馬路拉開了與信天游的距離


孫少安在原西城用借錢買來的騾子拉活,住在別人廢棄的窯洞裡,撿著菜市場內丟掉的爛菜葉。他帶著這些菜葉到原西河裡清洗,耳邊又飄來那首當年他和潤葉在原西河畔散步時聽到的那首信天游。雖然,關於潤葉的記憶已很少出現在他勞累而又繁忙的生活中,但聽著這首信天游,還是發自內心地感謝潤葉給了他像土塊一樣平凡的一生太陽般光輝的一頁。

理智能決定人的選擇,但阻擋不了發自內心的情感。神仙都擋不住。

在歌聲裡他們宣洩著憂愁、排遣著寂寞、表達著嚮往。

電視劇《平凡的世界》片尾曲《神仙擋不住人想人》,濃重的陝北口音,粗獷、灑脫、深情、有力,是傾訴,更是宣言。

山擋不住擋不住擋不住

擋不住雲彩

樹擋不住擋不住

擋不住擋不住風

神仙也擋不住

擋不住擋不住擋不住人想人

神仙也擋不住

擋不住擋不住擋不住人想人

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藍

咱們見面容易拉話話難

一個在那山上一個在那溝

咱們拉不上那話話

咱們招一招手

瞭得見那村村瞭不見那人

淚蛋蛋拋在沙蒿蒿林

平坦的柏油馬路拉開了與信天游的距離嗎?但,榆林終是陝北。


跟著《平凡的世界》遊榆林:平坦的柏油馬路拉開了與信天游的距離


第二天,我們走進了榆林陝北民歌博物館。

坐在360度大熒幕影院中,一線線土窯洞,一首首信天游,伴著遼闊的黃土高原和千溝萬壑撲面而來。裹著羊毛肚手巾的陝北漢子,站在蒼寂的溝壑上放聲歌唱。雄壯的聲音隨著一道道黃土溝向我襲來。高科技讓我產生錯覺,我走上了黃土坡坡,一抬頭就能看得到如山般堅毅的孫少平、孫少安,一伸手就能碰觸到他們粗壯有力卻溫暖的大手。


跟著《平凡的世界》遊榆林:平坦的柏油馬路拉開了與信天游的距離


展館第一篇章的序言寫道:千溝萬壑、綿延起伏、氣象茫茫,廣袤雄渾中透著些許蒼涼,這就是陝北人賴以生存的黃土高原。數千年來棲息於此的陝北人,在艱難無助的環境中,向來以歌聲作為自己的精神慰籍。這歌聲,帶著泥土的黃土氣息,更蘊藏著蒼涼悲壯而又大氣樂觀的精神情愫。

“蒼涼悲壯”,當這四個字進入我視線時,砰的一聲,我感覺有東西擊中了我的心臟,眼睛歘的一下溼潤了。


跟著《平凡的世界》遊榆林:平坦的柏油馬路拉開了與信天游的距離


在大熒幕影院中,有一幅景象定格在了我的手機和腦海中。薄薄的雪花覆在二孔箍在崖畔上的土窯洞及窯前的黃土地上。視線內光禿禿的,除了黃與白再無其它顏色。伴著黃土畔、土窯洞、大院場的就是坐在院牆旁的一位漢子,一條腿上放著板胡,另一條腿微微抬著,邊唱邊彈,自我陶醉。

這場景是否像極了我們的人生?塵世中,我們躑躅前行,多數時是一個人寂寥地走在路上,沒有鮮花盛開與霓虹閃爍,甚至看不到陽光在天空明媚。即使眼淚摔在地上碎成三掰亦無人知曉。還不如,仰頭歌唱,讓歌聲陪伴寂寞的旅程。

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陝北人是樂觀向上的。無論是傳統陝北民歌,還是革命歷史陝北民歌,字字流淌著陝北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在展館,我們隨著一首首民歌體會陝北的民俗風情,感受社會的發展進步。不僅享受著視覺盛宴,聽覺的饕餮大餐更讓我如醉如痴。

看著、聽著那一首首熟悉的《趕牲靈》、《蘭花花》、《三十里鋪》、《羊肚子手巾三道藍藍》等信天游,陝北人的淳樸、直爽與樂觀再一次以文字與聲音的形式抵達我的心底。無論身處多麼艱難困苦的環境中,他們始終在歌唱著,唱著愛情、唱著嚮往。

是呀!神仙都擋不住的愛情,貧窮、困苦、戰爭怎麼能擋得住?


跟著《平凡的世界》遊榆林:平坦的柏油馬路拉開了與信天游的距離


孫少平,一個雙水村的窮小子,一個流著黑汗的攬工漢,一個在深井下挖煤的工人,卻與一個漂亮的女大學生、省報的大記者、市委書記的女兒相知相戀。儘管因身份地位的懸殊,少平也曾質疑過,但這份美好的感情是少平生活中的太陽。照耀著他勇敢追求,大步前行。

他們歌唱愛情,說到底都是他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

陝北,作為革命根據地,陝北人民積極投身革命,保家衛國,爭取幸福生活。

那首被大眾熟知喜愛的陝北民歌《東方紅》,是由佳縣農民李有源最初創作,後由魯藝師生集體創作形成的。歌曲以樸實的語言,唱出了佳縣受苦人在翻身得解放後對領袖毛澤東、對中國共產黨由衷的感激之情

我們一行四十餘人與眾多遊客匯聚於《東方紅》的展板前,不約而同地放聲歌唱:“東方紅太陽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他為人民謀幸福,呼兒嗨喲 他是人民大救星……”

3

跟著《平凡的世界》遊榆林:平坦的柏油馬路拉開了與信天游的距離


來到榆林,綏德、米脂是一定要去的。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引發紅塵男女的多少猜想。

我們想象著,走入米脂就是滿大街的美女,而進入綏德迎面而來的每個陌生男性都是帥哥。

走入綏德的前一晚,我問同行的老師,“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難道就真的只是說米脂的女人漂亮,綏德的男人英俊?

榆林本地的老師解釋,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是說米脂的女人賢惠能幹,綏德的男人吃苦耐勞。比起顏值的隱喻,我是相信後一種說法的。

一個人閃亮的外表留下的也只是剎那間的視覺愉悅,而讓人過目不忘的終是各式外表包裹下的通透的心靈。

陳列在米脂婆姨展館內展板上的一個個米脂婆姨確實是靚麗的。但她們又不僅僅是因貌美如花而讓後人瞻仰。她們都是在各行各業中取得驕人業績的代表。

就像《平凡的世界》中的田曉霞、田潤葉,她們有著美麗的外表,殷實的家庭,體面的工作,可是讓讀者念念不忘的是她們如水清澈如玉通透的心靈。

潤葉不顧身份地位的差異,勇敢地向少安表白。她愛他,俗世中的一切便不在她眼裡。可少安卻拒絕了這份情感,另尋了一位與他條件相匹配的愛人,少安的現實選擇彷彿是正確的,因為他收穫了門當戶對的愛情。可潤葉在失去了自己心愛的人後,痛不欲生,她又為了顧全大局忍痛嫁給了她原本不愛的李向前。可當李向前遭遇人生的重大變故時,潤葉卻出人意料地來到李向前身邊,以女性特有的悲憫與溫柔支撐起一個家,也支撐起李向前對生活的期冀。


跟著《平凡的世界》遊榆林:平坦的柏油馬路拉開了與信天游的距離


田曉霞,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新時代女性,她有著顯赫的家世,遠大的理想,闊大的悲憫情懷,卻對雙水村走出來的窮小子,流著黑汗的攬工漢、窩在井下挖煤的挖煤工孫少平一往而情深。

孫少平、孫少安這樣的男人確實是值得去愛的。

孫少安為了擺脫貧窮,他使出全部的力氣,和牲畜一起拉車架轅,除了汗水,他還能用什麼來改變生活?

孫少平讀書時穿著遮不住腳腕的粗布衣褲,吃著三等高梁面黑饃,卻壓不跨他那顆倔強的心,他泡在圖書館裡,以書籍填補自己飢餓的肚皮。他走出了雙水村,以自己年輕的脊樑背起一塊塊石頭,以被石頭磨得血肉模糊的脊背來對抗生活改變生活。

少平、少安就是那鐵骨錚錚的陝北漢子,吃苦耐勞,流血流汗也再所不惜。

可留在我腦海裡的總是嵌在少平眸子裡柔軟。

他多麼窮困啊!可是當他看到比他還貧弱的小姑娘小翠在遭受包工頭的欺凌後,他冒著失去工作的風險勇敢地站出來,把拳頭揮向了惡人,並拿出身上幾乎全部的積蓄送給小女孩,希望她過上正常的生活。

當惠英嫂對即將下井的他囑咐“小心”時,他眼裡含上了淚水;當他想起為救徒弟而失去生命的師傅時,他眼裡含上了淚水;當他看到妹妹成長起來時,他眼裡含上了淚水;當他痛失至愛時,他的眼淚流成了河……

這樣至情至性的男人,是不是就是“綏德漢”的代表或初衷?

綏德的漢不一定要有高大的身軀。就像這次筆會的承辦者許學琪老師,他是土生土長的綏德人。幾天來,他拖著患風溼的病腿,步履蹣跚地陪我們上山爬坡,把一切安排地井井有條,陝北人的寬厚、樸實、善良、真誠在許學琪老師身上一覽無餘。許老師就是一位錚錚的綏德漢。

榆林歸來,我從書架上再次拿出《平凡的世界》,一字一句從頭讀完。書中所描繪的人與事距今已四十年左右。時光舊了,生活好了。如今的陝北與那時相比,翻天覆地。

一碗豬肉炒粉條,那個年代,只在過年或貴客上門時才能聞得到香味。許學琪老師說,吃一碗豬肉炒粉條是他爺爺一年四季最大的期盼。

可你看今天,豬肉炒粉再不算令人仰慕的吃食。極度豐富的物質生活讓人們的味蕾漸漸麻木。餐桌上,豬肉的、羊肉的,大大小小的杯盤碟碗中,人們只是淺嘗輒止,多數的食物菜餚還留在原處等待被當泔水倒掉。

時光的匆匆腳步,把人的心也催得慌亂了。那時候,無論是少平與曉霞跨越世俗志趣相投的愛,抑或是潤葉拋棄俗念勇敢表白少安,還是潤葉自我犧牲對向前寬厚善良的情感,哪怕是蘭花對王滿銀愚善的不離不棄,在今天還會有嗎?

打開電腦,讓《神仙擋不住人想人》循環播放著。聽著它,我寧願相信,這世上是有這麼一種乾淨而美好的情感的。最起碼,在孕育它的黃土坡上的溝壑裡是有的!

跟著《平凡的世界》遊榆林:平坦的柏油馬路拉開了與信天游的距離


跟著《平凡的世界》遊榆林:平坦的柏油馬路拉開了與信天游的距離


作者簡介:李慧麗,山西省長治市潞城區人,有文字在省、市報刊雜誌上發表。現為山西省女作家協會會員,潞城區作家協會副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