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清潔取暖難在哪兒?

農村清潔取暖難在哪兒?

當前,北方多省市將陸續進入採暖季。散煤取暖,在帶來溫暖的同時,也產生大量汙染物,不僅加重霧霾天氣,也危害公眾健康。近年來,多地開展了“煤改氣”“煤改電”項目,對於減少空氣汙染、改善空氣質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時也發現,有地方散煤復燃問題仍然突出。

如何真正讓清潔取暖落到實處、讓民生工程得民心?記者對北京化工大學生物質能源與環境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劉廣青進行了專訪。

研究表明,散煤取暖的單位汙染物排放強度最高可達普通燃煤電廠排放強度的近27倍和普通工業鍋爐的15倍。


中國環境報:根據您的研究,散煤取暖對空氣汙染的影響有多大?

劉廣青:統計顯示,我國北方取暖總面積達206億平方米,每年大約要消耗4億噸標煤,其中散燒煤摺合約2億噸標煤,主要分佈在農村地區,當前部分農村地區清潔取暖的普及率還較低。

最近,亞洲清潔空氣中心聯合北京化工大學和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民用清潔爐具專業委員會,開展了針對中國北方典型農村地區特別是京津冀以外深入推廣農村清潔取暖典型地區的研究。研究表明,散煤取暖的單位汙染物排放強度遠大於普通燃煤電廠和普通工業鍋爐。基於實地煙氣排放測試,PM2.5一次排放因子在2.19-4.3g/kg之間,最高可達普通燃煤電廠排放強度的近27倍和普通工業鍋爐的15倍。散煤取暖總量大、汙染重,對空氣質量影響巨大。

散煤使用同時會造成嚴重的室內空氣汙染,實地檢測顯示,農戶室內日均PM2.5濃度為255μg/m3,是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日均濃度指導值(25μg/m3)的10倍以上。37%的家庭一氧化碳室內日均濃度超過了WHO提出的日均濃度指導值(7mg/m3)。這兩項汙染物給健康帶來了巨大風險。

目前的清潔取暖市場是“政府主導、企業配合”。亟待完善政府職能轉換,健全清潔取暖市場機制。

中國環境報:如您所說,散煤汙染不僅影響空氣質量,而且影響群眾健康。“煤改氣”“煤改電”是目前推廣清潔取暖最主要的方式,如今各地執行情況如何?

劉廣青: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平原地區的農村、城鄉結合部等,推廣“煤改氣”“煤改電”的進展是比較順利的,成效也比較顯著。但是在非重點區域,以及重點區域一些暫時不具備天然氣與電力基礎設施等條件的農村地區,如山區等,由於居民習慣、經濟成本等綜合原因,推廣難度較大,實施清潔取暖比例不高,效果不是很理想。

中國環境報: “煤改氣”“煤改電”推進有哪些困難?

劉廣青:“煤改氣”是試點初期應用最廣泛的技術路徑,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煤改氣”技術成熟,且短平快適合大規模推廣。但是隨著重點區域“煤改氣”大規模推進,適合改氣的區域越來越少,氣源保障難度不斷增大,各地開始實施以氣定改。

對於“煤改電”來說,最大的問題與挑戰是電力基礎設施、補貼的可持續性以及居民的支付能力問題。一些農村地區的電力基礎設施配套完善需要大量的投資,地方財政短期內難以支撐,而且電力基礎設施完善是需要按照國家有關報批手續與規劃循序漸進推進的,很難一蹴而就。

農村清潔取暖難在哪兒?

此外,一些收入低的居民很難接受高額的電取暖費用,居民對政府補貼的可持續性存在擔憂心理。例如,儘管山西與陝西均是富煤省份,且擁有豐富的電力資源,但部分農村電網容量無法支撐短期內大規模改電需求,大規模“煤改電”要求戶均用電容量達到6.25-8.75千伏安,但目前部分村莊這一指標還不到2.3千伏安,差距還比較大。

中國環境報:在一些已經進行“煤改氣”“煤改電”的地區,存在散煤復燃現象,您認為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在促進清潔取暖方面,有哪些體制機制需要改革?

劉廣青:居民使用清潔能源取暖的意願主要受家庭年收入和清潔取暖實際運行費用的影響。在目前的清潔取暖試點中,即使有補貼,運行費用仍然不同程度高於傳統散煤取暖。

機制體制改革是順利實現我國清潔供暖目標的重要保障。一是財政、能源、住建、生態環境和發改等政府部門與電力、燃氣和供暖等企業溝通和協調機制不夠靈活,需要進一步明確職責分工,完善部門間協同合作與協調機制。

二是目前的清潔取暖市場是“政府主導、企業配合”。政府項目在短期內大規模上馬,刺激了大量企業的進入,但又因為缺乏准入機制、評估機制,使得市場極為混亂,魚龍混雜。目前亟待完善政府職能轉換,健全清潔取暖市場機制。如改革與完善招標採購機制,避免招標走過場、惡意低價競標等不良現象,解決拖欠企業款項問題。

三是需改革與完善補貼機制與效果評估機制,以科學的補貼模式及實地效果評估考核,保障清潔供暖產品與工程的效果與可持續性。

政府部門應考慮建立農村地區散煤替代的長效機制和階段性路徑,處理好農村地區散煤治理的短期目標和長期願景。

中國環境報:在不具備“煤改氣”與“煤改電”條件的農村地區,還可以採取哪些取暖方式,減少採暖季大氣汙染?

劉廣青:在不具備“煤改氣”與“煤改電”條件的農村地區,可根據當地資源條件,因地制宜採取地熱、生物質、太陽能、工業餘熱等多種清潔取暖替代方式。對不具備清潔取暖改造條件的偏遠山區,可以採取潔淨煤配套環保爐具或生物質燃料配套專用爐具等取暖方式。

中國環境報:要實現清潔取暖的目標,應從哪些方面著力?

劉廣青:我認為,可從以下方面著力。一是清潔取暖的技術路徑選取需結合實際、循序漸進。政府部門應考慮建立農村地區散煤替代的長效機制和階段性路徑,處理好農村地區散煤治理的短期目標和長期願景。

長期來看,逐步用電能、天然氣、太陽能和生物質等清潔能源替代散煤取暖是清潔取暖的終極目標。短期來說,在具備條件的地區有序推進基礎建設,應因地制宜。結合各地資源稟賦和基礎設施情況,分階段在有相應基礎設施條件的地區實現改電,在氣源充足且具備集中改造條件的地區改氣,在秸稈和林木資源豐富的地區推行生物質鍋爐集中取暖;而在農村人口密度低、農戶居住分散的農村地區,特別是山區,潔淨煤配合環保爐具推廣取暖可以較低成本解決問題。

此外,提升房屋保溫性能也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和能源浪費,事半功倍的建築節能作為技術路徑之一不可忽視。

二是清潔取暖可持續,需要“用戶用得起、政府補得起”。當前農村清潔取暖改造的推進很大程度上依賴補貼。目前政府承諾了提供3年的燃氣與電的補貼,若3年後補貼退出,存在大量居民因承擔不起高額的取暖費用而出現重新返燒散煤的可能性。因此,農村清潔取暖改造應審慎,要基於農戶的經濟承受能力,綜合考慮地方財政和資源稟賦等因素,遵循“用戶用得起、政府補得起”的原則。

三是縣級政府應掌握更多話語權。農村地區清潔取暖應以最瞭解本地情況且參與政策落地實施的縣級政府為主體,制定農村地區清潔取暖實施方案。要遵循“政府監管、企業為主、市場化運營”原則,充分發揮政府在政策制定、市場監管和標準規範制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導企業發揮主體地位,充分發揮第三方機構和運營團隊的專業作用,使清潔取暖發展迴歸市場屬性。

四是加強對清潔取暖可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宣傳力度。由於農村散煤取暖的排放強度遠高於其他能源利用方式,清潔取暖替代工作意義重大。但目前政策在制定和實施過程中均以解決霧霾這一公共問題為主要導向,很多農戶在缺乏對自身影響認知的情況下難免主動性不足。對此,建議清潔取暖工作也應注重室內空氣質量的改善,並重視健康影響的宣傳,使農戶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有意識地自主轉向清潔取暖。

此外,對推廣清潔煤和生物質燃料的地區,要加強燃料品質以及爐具質量的監管,確保燃料清潔並適配清潔爐具,真正實現清潔供暖。同時加強科技創新,為清潔取暖提供技術支撐與儲備。(中國環境報/李瑩)


【展會預告】

名稱:中國供熱展

時間:

2020年5月11日~13日

展品類別:

涉鍋爐、壁掛爐產品及系統;

涉採暖散熱器產品及系統;

涉地暖產品及系統;

涉清潔供暖產品及系統(電採暖產品、空氣源熱泵、生物質產品、太陽能產品等);

涉泵閥管材管件;

涉智慧供熱產品及系統;

涉空氣淨化處理產品及系統:

涉水淨化處理產品及系統。

地點

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北京市順義區天竺裕翔路88號,新國展)

農村清潔取暖難在哪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