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同繳費年限不能認定怎麼辦?養老金少領700多塊錢,提前知曉

視同繳費年限對於退休人員來說真的非常重要,因為有視同繳費年限辦理退休時,按規定可以領一份過渡性養老金,退休人員每月領取的基本養老金待遇水平也會有明顯的提高,所以說視同繳費年限涉及到退休人員切身利益,辦理退休時必須要做的視同繳費年限認定。在辦理退休時,有些退休人員會遇到視同繳費年限不能認定,該怎麼辦?

視同繳費年限不能認定怎麼辦?養老金少領700多塊錢,提前知曉

首先,在認定視同繳費年限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什麼是視同繳費年限?

簡單點說,視同繳費年限就是在建立企業職工個人繳費制度之前的有效工齡,可以算作視同繳費年限。我國是1992年建立職工個人繳費制度,根據《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統稱為繳費年限。

主要有以下幾類人有視同繳費年限

第一、都有參加工作的國有企業、集體企業職工;

第二、1996年前在國有企業、黨政機關事業工作後辭職離職的人員;

第三、2014年10月1日之前參加工作的黨政機關幹部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第四、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和退伍軍人被招錄為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工作人員等。

注意!上述人員在國有企業、集體企業、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下鄉、入伍期間,在沒有納入社保繳費之前的工作年限,可計算為視同繳費年限。

視同繳費年限不能認定怎麼辦?養老金少領700多塊錢,提前知曉

最近有一位網友留言說,在辦理退休時,有12年工齡無法確認,不能認定視同繳費年限,該怎麼辦?

正確解決辦法是在辦理退休時,社保局的工作人員會根據退休人員的人事檔案,為依據認定退休人員的視同繳費年限。如果人事檔案記載有工齡缺失的情況,工作人員就無法認定退休人員的視同繳費年限。對於檔案資料不齊全或是某一階段簡歷無檔案記載的,允許個人去尋找相關的檔案資料,或是由縣級檔案部門管理的檔案資料中進行復印並加蓋檔案管理部門的鮮章,可視同為檔案資料,應當予以認證和承認為工作工齡。

視同繳費年限不能認定,一定要引起大家的重視,退休人員可以領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x指數化視同繳費指數x視同繳費年限x1.3%。

視同繳費年限不能認定怎麼辦?養老金少領700多塊錢,提前知曉

舉一個例子:

假設張某所在地區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是7299元,這種繳費指數是0.65,視同繳費年限是12年。過渡性養老金=7299×0.65×12×1.3%=740元。如果這位退休人員視同繳費年限無法被認定,可想而知,每個月養老金要少領700多塊錢,大家說這樣是不是很吃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