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三高”的背後——龍亢農場秋收見聞

秋收“三高”的背後——龍亢農場秋收見聞

春華秋實,春播秋收。10月30日,在懷遠縣龍亢農場,一臺臺聯合收割機在金色的稻田裡奔忙,豐收的畫卷鋪展在平疇沃野,勾勒出一幅農業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喜人圖景。

“從目前的情況看,今年秋收呈現出產量高、產值高、效益高的‘三高’現象。各項數據均創歷史最好成績。”在收割現場,龍亢農場分管農業的副場長楊俊生激動地說。

“今年糯稻畝產能達到900公斤,3萬畝糯稻總產量達2.7萬噸,創下歷年新高。豐產豐收的背後是科技興農和農業全程社會化服務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楊俊生說。

楊俊生介紹,產量高首先是品種好,過去農場的糯稻品種混雜,不但賣不上價,而且導致產量不均。

“近年來,糧食連年豐收,但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一方面,普通品質的通用糧食產品供應充裕,個別品種庫存過大,甚至出現‘賣難’;另一方面,優質安全、營養健康的品牌糧食產品備受消費者青睞,供不應求。”楊俊生說。

糧食生產如何提質增效?大力發展專用品牌糧食是現實途徑之一。近年來,依託3000畝的現代農業科技園核心區,農場成立了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皖北科技創新中心、安徽省第九批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先後培育出6個安徽省審定的農作物新品種和1個國家審定的農作物新品種,集成了一大批先進適用的現代農業生產技術。

“從種子研發入手,選擇適合市場對路的優質品種,交由農場種子公司繁育推廣,十個分場種植的糯稻都是統一品種。”楊俊生說,目前農場基本建成了育繁推一體化種子產業體系,充分發揮了種業“國家隊”的示範帶動作用。

優質的種子種下地,健全的服務同樣要跟上來。

近年來,龍亢農場充分發揮農墾資源優勢,傾力打造農業全程社會化服務的“三三一”模式,構建了特色鮮明、要素聚集、動力強勁、效益顯著的農服產業體系。

2014年,龍亢農場充分整合自身農墾資源,把農場先進生產力轉化為帶動區域農業發展的原動力,聯合周邊2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組建農業社會化服務聯合體,向周邊農村提供覆蓋全過程、全產業鏈、全要素的保姆式社會化服務,並首創涵蓋農業社會化服務全要素的“三三一”龍亢農服模式。

“‘三三一’模式即規避三個風險,搞好三項服務,建立一支隊伍。規避三個風險,用農業政策性保險和商業性保險疊加的辦法規避自然風險;用職業農工適度規模種植的辦法規避經營責任風險;用糧食銀行、農產品期貨的辦法規避農業市場風險;搞好三項服務,即技術、資金、烘乾倉儲三項農業生產關鍵性服務;建立一支隊伍,即建立一支誠實守信、群眾信任、懂技術、善管理、接地氣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經紀人隊伍。”龍亢農場全程社會化服務公司總經理趙國強說。

通過菜單式服務、合同化管理、標準化作業、全程化監督的“三三一”農服模式,有效破解了廣大農村誰來種地、怎樣種地的現實問題。經測算,通過專業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每畝可節約生產成本67元,增加產量100斤,合計每畝可為農民節本增收200元以上。目前,龍亢農業服務聯合體年開展社會化服務面積約100萬畝次,帶動農民增收1.8億多元。農場及周邊農場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超過400家,規模在50畝以上的家庭農場超過800家,累計實現土地流轉達12萬畝。

今年持續少雨乾旱,龍亢農場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目前渦河岸邊的3座一級電站和分場內的12座二級電站滿負荷運行,依託健全的干支渠等水利基礎設施,不但沒有減產,還實現了增收。”趙國強說。

社會化服務的全覆蓋和優質的“品牌糧”生產實現了產量高、品質優,還贏得了市場青睞。通過訂單農業讓農民朋友端起了“金飯碗”。

“今年種的200多畝糯稻,早早就被五糧液集團預訂完了。每斤高於市場價1毛錢。估摸著今年畝效益能達到1500元以上。”在三分場的收割現場,職工薛勇說。

去年以來,龍亢農場先後與四川五糧液集團、米老頭集團、安徽古井集團等大型企業實施戰略合作,建設農墾特色品牌糧食貿易。值得一提的是,龍亢農場還是五糧液集團在全國的6家戰略合作伙伴中的一員。

“通過‘品牌糧’的生產,告別了過去職工各自為戰的銷售狀況,通過簽訂銷售訂單,實行統一銷售,有效保護了農戶利益,贏得了社會效益。”楊俊生告訴記者,農場充分發揮烘乾、倉儲功能,承攬市場風險,實施水稻代收代儲,連續3年秋季以高出市場每公斤0.2元的價格,共收購水稻1.2億公斤,解決了區域農戶賣糧難的現實問題,直接增加農戶收入近240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