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東:立足生態優勢,邁向綠色崛起

景東:立足生態優勢,邁向綠色崛起

印支灰葉猴 唐雲 攝

壯麗70年,華夏舊貌換新顏。

奮鬥新時代,彝鄉發展話新篇。

景東彝族自治縣座落在瀾滄江以東與哀牢山以西之間,東西寬61公里,南北長73公里,是普洱市北大門。無量山和哀牢山的景東彝族自治縣,兩山既是生態屏障,也是一對綠色經濟騰飛的翅膀。

古景東雖地處偏遠,明朝時設衛所,近萬中原人入駐境內,儒釋道文化的浸潤,華夏文明的薰陶,早已滌盪去了粗獷和野性,歸入中華民族大家庭。各族兒女之間,相互學習、互相融合,一直心向中原、學習漢文化、忠於國家。尚德崇文、和諧包容,使景東很早成為滇西南經濟文化中心之一。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景東彞鄉乘風破浪,前進的腳步勢如破竹。70華誕,景東各族兒女,獻上一份“轉型發展綠色崛起”的禮物。

景东:立足生态优势,迈向绿色崛起

甜筍 通訊員供圖

生態優勢是景東“轉型發展綠色崛起”的發展方向

曾幾何時,景東一度是普洱市“肉庫”和“糧倉”,發展綠色產業,重樹“肉庫”和“糧倉”品牌口碑,吹響號角,我們昂首闊步再出發,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構建無量山、哀牢山生態保護領域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景東縣委政府把改善人民群眾的生存環境作為民生工作的著力點和努力方向,力求最大限度地提供惠及全體公民的生態福利,明確界定政府是提供環境公共產品的責任主體,確保可持續的環境公平與正義。

景東發展產業最好路徑之一,就是緊緊依託生態優勢,發展綠色無汙染產業,實現綠色崛起。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景东:立足生态优势,迈向绿色崛起

金色晚芒 通訊員供圖

縣委政府把脈景東,指點兩山。十八大以來,以“轉型發展綠色崛起”確定為景東經濟社會發展大方向和大戰略,樹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與自然的平等觀念,全縣立足區域生態優勢,穩步邁向科學綠色崛起。通過各級各部門和全縣人民的不懈努力,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日見明顯,綠色經濟發展呈現良好勢頭,彞鄉綠色產業蒸蒸日上。

縣委政府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為切實增強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各級各部門深入實施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全面落實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還老百姓藍天白雲、繁星閃爍,還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

景东:立足生态优势,迈向绿色崛起

印支灰葉猴 唐雲 攝

生態優勢是景東“轉型發展綠色崛起”的發展根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綠色最美,是生命永恆的原色。

景东:立足生态优势,迈向绿色崛起

黑冠長臂猿 唐雲 攝

當今世界,綠色發展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趨勢。轉型發展綠色崛起,不僅是落實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基本國策的現實和長遠需要,也是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舉措。

經過一代又一代各級各部門和全縣人民的努力,景東生態優勢更加獨天獨厚,保護和利用成績裴然,大有一騎絕塵之勢。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效法自然,依存自然的觀念深入人心。人和大自然強化交流、脈搏共振的傳統,是景東原居民族在世代長期生活實踐中積累的生存智慧。

景东:立足生态优势,迈向绿色崛起

黑冠長臂猿 唐雲 攝

境內有國家級無量山自然保護區和哀牢山自然保護區,一個縣擁有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全國少有、雲南唯一。兩山景東,不到萬分之一的國土面積上,保存著三分之一的物種,被稱為“天然物種基因庫”“天然綠色寶庫”“天然氧吧”“人類望向自然的眼睛”“野生動植物生長的天堂”。泛舟百里長湖和杜鵑湖綠水,領略水的風韻;移步黃草嶺和長地山村莊,感受人與自然相依相偎;登臨無量劍湖和大寨子,聆聽西黑冠長臂猿天籟之音;探險無量山和哀牢山林相優良,親歷什麼叫原始森林。

景东:立足生态优势,迈向绿色崛起

野生靈芝馴化栽培 通訊員供圖

景東,被中國動物保護協會命名為“中國黑冠長臂猿之鄉”、“中國灰葉猴之鄉”。西黑冠長臂猿,全世界僅存1100-1400只,中國有1000-1300只,景東境內共調查紀錄到89群約500餘隻,其中,無量山保護區80群,哀牢山保護區9群。依據數量和研究數據,2018年3月,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組織再次授予景東“中國灰葉猴之鄉”。近年來,自然保護局管理人員通過訪問和實地調查相結合的方法確認,景東縣無量山地區現存43群灰葉猴,數量約為2000只,平均群體大小為70只。這充分說明了景東生態完好,留住了消失在長江兩岸的天籟之音——“兩岸猿聲啼不住,千舟已過萬重山。”

景东:立足生态优势,迈向绿色崛起

藥農採挖重樓 通訊員供圖

2015年1月8日,景東縣被中國環科院與挪威環境局聯合列入“生物多樣性國際項目(TEEB)示範縣”,成為全國首個授牌、雲南省唯一一個被列入的縣,而中國僅有5個縣(旗)列入。景東縣是中國首個TEEB項目示範縣,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縣域之一。

截至2014年,景東縣獲省級生態鎮命名1個,市級生態村命名150個;省級“綠色社區”1個,市級“綠色社區”命名1個;獲得市級“綠色校區”3所。

生態優勢是景東“轉型發展綠色崛起”的反哺產業

烏鴉反哺之情,羊羔跪乳之恩。

“轉型發展綠色”發展戰略,碩果漸顯,生態優勢反哺景東各類綠色生態產業競相茁壯成長。

景东:立足生态优势,迈向绿色崛起

牛蛙養殖 通訊員供圖

景東境內兩山立體型氣候,提供了因地制宜地發展生態產業的先決條件。利用優良的生態環境提供高品質的生態服務,運用生態技術將豐富的生態資源轉化為高附加值的生態產品,將生態優勢變成現實的經濟優勢。隨著生態環境質量的不斷改善,生態系統的環境承載力和資源貢獻率穩步提升,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會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協調統一。

景東是雲南省“第一批40個高原特色農業示範縣”之一,自2008年以來,我縣77.6萬畝種植養殖業基地獲得了省農業廳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示範基地認定。獲得無公害水果乾果、茶葉、糧經作物、水產品養殖、畜禽養殖產地5本認定證書。

培植形成以烤煙、蠶桑、茶葉、核桃、礦電、林板林化、食品加工等特色優勢產業,其中烤煙、核桃、蠶桑均居普洱市前列,是雲南省蠶桑生產核心基地縣、雲南省核桃基地縣,“無量山烏骨雞”名列雲南省六大名雞之一,生產總值66.84億元。良好的生態,孕育出烤煙、核桃和蠶繭,在全國同類產品中質量佔優。

景东:立足生态优势,迈向绿色崛起

無量山烏骨雞 通訊員供圖

生態優勢,讓綠色產業蓬勃發展。原產地景東漫灣的晚熟芒果,在孔雀山建有省級發展基地,計劃到2020年種植面積達4萬畝,實現產量6萬噸。錦屏鎮白羊田村建立了60多畝生態靈芝示範基地,農戶不僅將土地入股,還在基地務工,為當地農戶增加了60萬元的經濟收入。錦屏鎮磨臘村,種植甜竹筍,荒山變“金山”。太忠鎮嘎仰村青蛙養殖示範基地100畝,預計總投資為1035萬元,估計產值將達1000萬元,“稻田養魚”示範基地已經發展到100畝。大街鎮昆崗村水塘小組,核桃樹下種植重樓、黃精等中藥材,戶均增收10萬元以上。景東縣優質肉食品擺上浙江大學的餐桌。建成3個原產地景東境內的無量山烏骨雞種雞場,年可提供雞苗200萬羽;也是浙江大學定點幫扶示範基地,建成2個無量山烏骨雞標準化養殖場,年可共商品雞4萬隻。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實現產值1.3億元。

景东:立足生态优势,迈向绿色崛起

豐收 通訊員供圖

全力打造生態旅遊,一直以來,縣委政府在全力打造黃草嶺、長地山等生態旅遊村,杜鵑湖生態觀光旅遊景點,到大寨子聽長臂猿啼鳴旅遊路線等,旅遊收入逐年遞增。

築牢無量山、哀牢山綠色屏障,放飛綠色夢想雄鷹。立足生態優勢,邁向綠色崛起,堅定實施“轉型發展綠色崛起”戰略發展目標。以普洱茶香為引導、以西黑冠長臂猿天籟般鳴叫聲為召喚,景東的“綠元素”一定會吸引國內外人士紛至沓來,景東的綠色經濟一定會作出大文章。

雲南網通訊員 王秀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