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四十萬騎兵包圍三十二萬劉邦漢軍,為什麼沒有一舉殲滅?

草根一族的空間


高祖被圍白登山,驃騎封禪狼居胥。

大漢豈可輕易辱,中華遍地是男兒。

——自賦詩一首。

公元前200年,韓王信投降匈奴,引得匈奴冒頓單于率領大軍進攻漢朝。漢高祖率領32萬大軍北上迎戰匈奴部隊。匈奴以老弱病殘的軍隊,引誘漢軍,劉邦中計,不聽婁敬之言,率領軍隊追擊到平城,被四十萬匈奴大軍團團圍困七天七夜,補給斷絕。後來,冒頓單于放漢軍一條生路,劉邦等人安全回到長安。

冒頓單于

那麼,冒頓單于為什麼放走漢軍呢?

據史書記載,是陳平向劉邦獻計,讓劉邦派人賄賂冒頓單于的妻子閼氏。並告訴閼氏:“現在漢王被困,如果漢王投降,那麼就會獻上金錢和美女,到時候,你就不會受到大王的寵愛了”。冒頓單于的妻子深以為然。所以就對單于說:“你現在把漢軍逼入絕路,漢軍就會拼死抵抗,到時候漢軍的援兵會不斷到達,必然會有一場血戰,即使你現在佔領了漢人的土地,也會受到反抗並且會水土不服,最終還是得走人。”單于於是問妻子:“那該怎麼辦?”閼氏回答說:“漢軍現在被圍七天七夜,仍然沒有亂,是有神靈相佑,不如放漢軍一條生路。”於是,單于聽從閼氏的主張,放出一條路。趁著夜色,漢軍拉滿弓安上弦,從解除包圍的一角慢慢撤出。

這是史記的記載。那麼,冒頓單于真的是笨到對妻子言聽計從,立刻放漢軍一條生路的嗎?真相,沒那麼簡單。小甜甜認為還有以下幾點原因:

漢軍軍力強大,匈奴損失慘重

劉邦的軍隊,並不是一幫烏合之眾。是經過秦末農民戰爭和楚漢戰爭洗禮的百戰之師。且漢軍中的騎兵,很多都是原來秦軍的騎兵。雖然漢軍的馬匹少,但是,這是騎兵都是訓練有素的軍隊,並不是吃鈣的。

威武的漢軍騎兵

而且,劉邦所率領的追擊冒頓的部隊,是漢軍的精銳部隊。要消滅這樣一支部隊,談何容易。

在白登山被圍的七天七夜裡,漢軍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輪番突圍。匈奴也沒有圍而不攻,而是拼命的進攻。但是漢軍並沒有奔潰,而是給予匈奴重大的殺傷。

因為不是在平原地帶,又是處於登山的狀態,匈奴的騎兵無法發揮優勢,而漢軍的騎兵、弓弩手可以讓匈奴軍隊嚐到漢軍的厲害。

漢軍騎兵

匈奴軍隊並沒有四十萬,漢軍也並不是全線出動,仍有援軍源源不斷到達

漢前期之前,在統計戰爭人數的時候,常常喜歡連同後勤人員一起統計下去。除去後勤人員,其實軍隊數量會大大縮水。

比如白登山之圍,匈奴就不可能有四十萬騎兵,頂多二十萬就不錯了。而漢軍也不可能有三十二萬之眾。而漢軍也不可能有三十二萬之眾,如果三十二萬漢軍,那麼加上後勤人員,就得上百萬了。

再者,被圍的並不是劉邦率領的全部漢軍。因為劉邦是中了匈奴的計策,輕敵冒進的。所率領的是精銳的騎兵部隊。而漢軍的大量步兵被遠遠的拋下了。

要知道,在漢朝,雖然騎兵實力強悍,但是因為騎兵人少,所以實力雄厚的,還是步兵。特別是在漢朝初年。要是漢朝增援的步兵趕到,和劉邦率領的精銳部隊裡應外合,夾擊匈奴軍隊。逆轉局勢,並非完全不可能。

冒頓單于最好的辦法,是趕緊消滅被圍在白登山的大軍。以免被兩線夾擊。但是冒頓單于並不能夠做到。而漢朝的援兵,仍然源源不斷的到達戰場。

匈奴單于對韓王信仍然不夠信任,對匈奴國內能否穩定忍讓缺乏信心。

冒頓單于本來與韓王信的部下王黃和趙利約定了會師的日期,但他們的軍隊沒有按時前來,冒頓單于懷疑他們同漢軍有勾結,裡應外合。因為韓王信投降匈奴日子還不長,冒頓單于對韓王信仍然不夠了解。

而且,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北方遊牧民族實力強大,但是內部分裂勢力也同樣很強大。特別是冒頓單于是通過殺死父親奪位的。而且剛剛征服東胡族不久。如果冒頓單于久不歸國,匈奴國內能否穩定還很難說。如果冒頓打了敗仗,匈奴有可能久瓦解了。

因為這些情況,當閼氏來勸說放走漢軍的時候,單于才就驢下坡,放走漢軍。不然,以冒頓單于這樣一個兇狠殘忍,能殺死愛妃,殺害父王且又的雄才大略,能把匈奴帶向強大的人,能因為妻子的幾句話,就放走了劉邦這條大魚?想多了。

最後再說一下,經歷八十多年的隱忍之後,漢朝兵強馬壯,在衛青、霍去病的帶領下,把匈奴打的落花流水,壯哉我大漢朝!


小甜甜說歷史


匈奴四十萬騎兵,包圍的不是劉邦的三十二萬漢軍,而是先頭部隊,大概最多十餘萬人吧。

否則,以四十萬騎兵,是不可能包抄掉32萬人馬的。

當時,劉邦不顧劉敬勸阻,不等後邊的部隊到來,一意孤行,被冒頓單于直接包圍了。

為何單于沒有殺了劉邦呢:

第一,雙方相持了七天七夜,一直在打。那是冷兵器時代啊。四十萬人,殺掉十萬人,也是相當不容易的。

雙方損失都很大。劉邦可是皇帝,除非十幾萬人全部戰死,否則不可能劉邦死的。幾十萬以上的大戰,往往持續數個月,甚至數年。

第二,劉邦這一方無糧草了,陳平派人給單于的閼氏送禮。閼氏向單于建言,沒必要殺劉邦,漢朝還有幾十萬人馬,正在趕來路上。

難道,雙方正要拼完兵力嗎?這對雙方,沒有任何好處。

第三,確實,劉邦的後續部隊,正在趕來,只不過,一時不知道劉邦被圍在哪裡。但知道,也就是幾天的事情。

所以,權衡之下,單于把劉邦放了。他為的是財,又不是漢朝的天下。

劉邦回去之後,一直到漢武帝繼位十幾年後,年年給匈奴送錢送物送人,還有和親啊,那個確實是屈辱。


董江波


劉邦也是打贏了項羽,飄大勁了,真是不把冒頓放在眼裡了;不過冒頓想把劉邦一口吞掉,倒也沒有那麼容易。

白登之圍

劉邦把項羽拿下以後,順利登上了皇位,東邊的韓信也被他貶為淮陰侯了,結果西邊的韓信卻被匈奴圍在馬邑最後降了。劉邦心想,項羽那麼厲害都被我幹掉了,一個小小匈奴算什麼,他哪裡想到匈奴那邊也是自古以來最強的匈奴啊。

劉邦帶著32萬大軍就衝過去了,連續十幾撥探子回來都跟他說匈奴那邊都是老弱殘兵,不堪一擊,就算婁敬跟他說其中有詐,他也不放在心上了。直接帶著騎兵主力就殺過去了,步兵直接被他甩在了後面。

冒頓當然不是白給的,直接放過騎兵,截住步兵。轉回身就把劉邦的部隊包了餃子了。白登山上,劉邦內無糧草、外無援兵、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結果還沒被匈奴一舉殲滅,是匈奴沒動手?

“美人”計

匈奴自然也是想一下把劉邦的隊伍吃掉的。包圍之後,劉邦也曾幾次突圍,可是幾次突圍都失敗了。不過大漢朝的軍隊也是身經百戰,不是白給的,雖然突圍失敗,但是也是對匈奴造成不小的打擊的。冒頓見狀,也是挺不爽的,於是四路齊發兵,企圖將漢軍一舉擊潰,結果也沒成功。

硬碰硬的結果就是,雙方均損失慘重,所以只能僵持不下。冒頓倒是滿不在乎,畢竟時間越長,劉邦那邊越沒戰鬥力,不過他沒想到劉邦那邊還找人來吹“枕頭風”來了。

陳平給劉邦獻計,賄賂冒頓的閼氏,果然取得了效果。閼氏跟冒頓講:“雖然我們現在把他們皇帝困在山上了,不過萬一滅不了他,等救兵一到,內外夾攻,我們可就慘了,不如放他們一條生路。”

趕上冒頓跟漢軍叛將約定的時間,對方沒來,匈奴確實也有點慌了,於是就放了劉邦一條生路。

此時,劉邦的隊伍已經糧草用盡、飢寒交迫、危在旦夕了。

冒頓放劉邦的原因

1、就是閼氏說的,擔心一時打不下劉邦,被援軍內外夾攻。

2、冒頓的目的在於掠奪、而不是佔領。

從後來匈奴跟漢朝的種種戰爭來看,匈奴人並不覬覦大漢朝的城市,而只在於他們草原民族更在意的肥沃的草場。所以,殺不殺漢朝皇帝對他們來說意義不大。

3、冒頓並不想與強大的漢朝結為死敵。

不管怎麼說,一旦殺了劉邦,那漢朝與匈奴就是死敵了。這和搶錢、搶糧、搶勞動力都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所以,綜合考慮,冒頓還是把劉邦放了,當然得到的好處想來也是不少的。


水一白聊歷史


先說說這貨是怎麼被圍的吧!

公元前201年的時候,匈奴內部發生了比較大的事情,這時候匈奴的冒頓單于將漠北全部收復了。

漠北一聽名字就不是很好的地方,這裡風大,而且也沒有中原的繁華,所以冒頓希望攻打漢朝。

當時劉邦將一個叫韓王信的人扔在了漢帝國北部邊疆,之所以將韓王信仍在北部邊界,就是因為劉邦不信任他。所以韓王信是先和冒頓單于交手的人。

當時匈奴選擇的進攻之地是馬邑,這裡發生的一些事情,讓韓王信非常擔心,敵軍兵臨城下,皇帝又不信任自己,所以和匈奴交戰,是一件非常有風險的事情。

而此時韓王信的選擇非常讓人痛心,他直接投降匈奴了,韓王信和匈奴合併後,勢如破竹,直接攻到了太原郡。

自己的大臣竟然和匈奴為伍,這讓劉邦非常生氣,生完氣劉邦就冷靜了下來,這一次我劉邦要親自將漢奸還有匈奴打趴下。

劉邦御駕親征!

於是漢軍三十二萬人對韓王信和匈奴的聯軍發動了進攻,漢軍畢竟人多,所以戰爭開始的時候,漢朝取得了勝利。

劉邦這時候也翹尾巴了,說我們應該一鼓作氣,乘勝攻打敵人。

其實,漢軍勝利,匈奴屢屢戰敗,這都是冒頓的詭計,他就是要引誘劉邦孤軍深入,而劉邦恰好就信了這個。

當時,匈奴讓自己的士兵一直敗退到白登山,之後匈奴的精銳從白登山的後面包抄劉邦。這個故事在歷史上是非常出名的,這也就是白登山之圍。

當時剛好是冬天,漢軍不適應,所以凍死凍傷的人不少,因為匈奴的圍困,漢軍糧草也不夠了,而老劉是御駕親征,這一回眼看也就玩完了。

不過劉邦不這樣想,我昔日被項羽包圍的死死的,現在被匈奴這些毛猴子包圍算什麼呢?所以漢軍和匈軍一直拉鋸相持,雙方並沒有進攻彼此。

此時雖然雙方都沒動,不過漢軍還是設計解圍了,陳平直接找到了匈奴的老婆閼氏,陳平對匈奴的老婆閼氏說,老妹兒啊,你丈夫冒頓可是還有一個漂亮的女人啊,如果白登山之戰擊敗了漢軍,老妹兒就會受到冷落,單于會寵愛那個漂亮的女人。

於是閼氏給單于吹枕邊風,而這也救了劉邦一命。是不是很滑稽,劉邦的幸運竟然和一個女人有關係。

對於枕邊風的描述,這在歷史上確實是有記載的。不過,我們不能輕看冒頓單于,作為一個偉大的軍事家,冒頓不排除有大豬蹄子的心理因素,但是他卓越的軍事戰略目光,才讓他決定不殺劉邦的。

我們知道,匈奴的騎兵非常善於野戰,這時候和劉邦相持在白登山,這對匈奴是不利的,雙方面對面的大規模對抗,冒頓也是有權衡的,劉邦三十二萬大軍,一起給冒頓玩命,這是冒頓玩不起的。

所以,劉邦的幸運和當時的局勢也是有一定關係的(呸!明明又是女人救了他)這也是冒頓單于卓越軍事才能的體現。冒頓就是一個大豬蹄子。







方嘉威


匈奴騎兵40萬包圍劉邦的32萬漢軍,沒能一舉殲滅漢軍和劉邦沉著冷靜,善用計謀密不可分。劉邦先去買通冒頓單于枕邊人閼氏,讓冒頓對殲滅劉邦的意義產生懷疑,為救兵趕到拖延時間。然後利用冒頓多疑性格伺機轉移達到轉危為安。

高祖七年,即公元前200年。韓信投降匈奴,和冒頓單于商量攻擊漢朝。匈奴左右賢王帶領一萬多騎兵和韓信部下王黃埋伏在廣武以南。冒頓帶兵攻擊太原,高祖劉邦親自帶兵迎戰。冒頓詐敗,引誘漢兵。劉邦以為冒頓不敵,想全殲冒頓,於是集合手頭所有的兵將共32萬,大部分為步兵,一路狂追。劉邦帶著精銳騎兵部隊追到山西平城白登山,把大部隊步兵甩在後面。匈奴伏兵全出,冒頓率領40萬騎兵把劉邦團團圍住。劉邦輕敵冒進,陷入重圍,史稱“白登之圍”。

劉邦冷靜分析了形勢。派人去用重金賄賂冒頓單于的老婆閼氏,閼氏勸說冒頓單于說,咱們是馬上民族,在漢地待不習慣,何況我們與劉邦有沒有深仇大恨,漢人狡詐,不如撤兵!”冒頓有些動搖。原先冒頓與韓信部將王黃、趙利約定好同攻擊漢王,冒頓圍困了漢王劉邦七天七夜,一直不見王黃、趙利人影。冒頓害怕中王黃、趙利靠不住,更害怕他們和劉邦勾結給自己設下陷阱,於是聽了老婆的話,露出一個豁口放劉邦走。恰好這時候,漫天迷霧。劉邦害怕中計,陳平建議漢軍用強弩向外,兩邊組成方陣,護送劉邦悄悄溜走。劉邦聽了陳平建議,突圍到了平城。漢朝大部隊剛好趕到,冒頓一看,只好撤兵。

劉邦隨機應變的能力是在長期的征戰中形成的寶貴經驗,用重金賄賂已經是劉邦的慣用手段,當年鴻門宴也是賄賂了項伯才得以脫險。



長安遺少


這就是“枕邊風”的威力,老婆在床上一撒嬌,冒頓單于受不了,就答應議和,放了劉邦一馬。

匈奴圍住的只是先頭部隊

公元前200年,韓王信叛亂,和匈奴勾結,給漢朝北方造成極大威脅,漢高祖劉邦親自率32萬大軍出征平叛,平滅了韓王信,節節勝利。劉邦覺得匈奴面對強大的漢軍不堪一擊,就有點飄飄然。當時探馬報告,看到匈奴都是老兵瘦馬,隊伍零散漢有戰鬥力。劉邦決定快速挺進,消滅匈奴主力,結束這場戰爭。

大臣劉敬勸劉邦不要輕敵,中了匈奴的疑兵之計。劉邦打得正在興頭上,認為劉敬的話擾亂士氣,把劉敬押往大牢,讓他看到漢軍凱旋後,心服口服的接受懲處。劉邦命令大將周勃攻打東南方向的樓煩三座城池,自己帶領十萬精兵長驅直入,插入匈奴心臟。

劉邦很順利的切入平城白登山,沒想到隱藏的30多萬匈奴主力突然一湧而出,將劉邦的十萬人馬包圍得像鐵桶一樣。原來正如劉敬所言,冒頓用的疑兵之計,匈奴騎兵西面的是清一色白馬,東面是一色青馬,北面是一色黑馬,南面是一色紅馬,可以看出冒頓對這次戰役做了充分的準備。劉邦雖然有夏侯嬰、灌嬰等人所率領的漢軍精銳騎兵,但很難對付善於馬上作戰的匈奴,加上正值隆冬季節,氣候嚴寒,漢軍士兵不習慣北方生活,十個人中有兩三個都凍掉手指頭,七天七夜無法突出重圍。

賄賂冒頓老婆得救

漢軍當時輕裝出擊,沒有帶足夠的糧草,被圍後糧草很快吃完了,雖然是精銳的鐵車騎、鐵騎,但餓著肚子也失去戰鬥力,眼看著不支撐不住了。

這時陳平聽說冒頓單于是個好色之徒,對小媳婦閼氏非常寵愛,打仗也帶在身邊,朝夕不離,情深意篤,言聽即從。女人最大的弱點是貪財,對於偏遠地區沒見過大世面的女人,就建議送一些中原的稀罕物打動女人。劉邦撩妹經驗豐富,知道女人喜歡什麼,於是置備了很多女人喜歡的首飾珠寶,乘著霧天讓使臣暗中送給匈奴大王單于的女人。

閼氏沒有見過中原如此厚重的禮物,非常興奮,晚上床上對冒頓單于說:"雖然大王暫時圍困了劉邦,漢朝有三十萬大軍在救援的路上,如果趕到了,恐怕局勢難以掌控。"單于問:"這種事情能發生嗎?"閼氏回答說:"就算你打敗了漢人,奪取了他們的城地,也可能會因水土不服,無法長住。如果滅不了漢帝,等漢反撲,內外夾攻,我們還會有今晚的樂趣嗎?"冒頓單于貪戀女色,於是問:"那怎麼辦呢?"閼氏說:"我們包圍漢帝七天,還攻不破,一定是有神靈在相助。如果將他趕盡殺絕,可能必違背天命,災難降臨到咱們頭上。"冒頓單于有點底虛了。


當時正好是經常降大霧的季節,漢軍派人在白登山和平城之間往來,發現匈奴放鬆了圍困。陳平看他的計謀奏效,便對劉邦說:"匈奴人都用長槍弓箭,命令士兵每張強弩朝外搭利箭,悄悄地撤出包圍。"漢軍很順利的撤進平城,這時,周勃率領的三十萬救兵也趕到了。

冒頓單于看到失去了取勝的最佳時機,漢朝使者來講和,匈奴也達到自己謀取利益的目,於是的撤兵。

這場漢朝和匈奴的戰役,稱之為“白登之圍” 。當時匈奴沒有絕對取勝的條件,加之漢朝答應匈奴一系列親和政策,包括以公主和親,每年贈予大量財寶等,雙方達成協議,換取邊境和平。

後來,劉邦流氓成性,送給冒頓單于的竟是假公主,由此還引起單于調戲呂太后的橋段,有興趣可以看聾王悟空回答:《匈奴單于為何給丈母孃寫情書向呂后“求愛”?他喜歡呂后嗎?》。


聾王異史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先要弄明白冒頓出兵的動機。冒頓南下進攻漢王朝是客觀必然,對於剛剛強勢崛起擴張願望強烈,又因冬季來臨急需物資的匈奴而言,對比自身富庶的中原地區自然是垂涎三尺。此外,中原剛剛歷經兵禍,邊境防衛不似以往,通過此戰試試這個南面對手的斤兩怕也在冒頓的計劃中,如若出師不利,大軍也可以憑藉遊牧民族天然的機動性安然撤退。

劉邦雖然輕敵冒進被圍困在白登山,但攻城並不是遊牧民族的強項,漢軍據城堅守,冒頓不可能冒著損失慘重的危險強攻,他的目的是為了試探,為了“撈一筆就走”。嚴寒酷暑,雙方都已經到了精疲力盡的地步,而且漢軍背靠中原,還會有後續的兵力到來,權衡利弊,冒頓撤圍也就不難理解了。

至於陳平獻計,並不是根本原因,莫忘了冒頓是個什麼樣的人,殺父殺妻,這個人不會為了個女人影響自己的全局部署的。



學舌豬


因為戰局對匈奴而言並不是特別有利,被圍的只是先頭部隊,等到大部隊聚攏,就算打贏了也將是一場慘勝。遊牧民族不同於農耕民族,一旦主力被重創沒個十來年的時間是不容易恢復元氣的。況且匈奴內部向來是誰兵多誰當家,草率的壓上主力可是賠本的買賣。所以最有利的決策是撈一筆大的就走,既留住了安身立命的兵馬,又得到了垂涎的財富。所以,陳平正是看準了這一點,知道單于並不打算硬碰硬,才順勢出了個美人計解了白登之圍。


JoYeeLi


說的應該是白登之圍,那麼白登之圍,又是怎麼發生的呢?又是如何結束的呢?或者說劉邦又是怎麼逃脫白登之圍的呢?

戰爭的起因:漢朝初建立時期,匈奴數次進攻漢朝,漢王信迎戰,都是敗多勝少。公元前201,匈奴單于冒頓再次進攻漢朝,兵圍馬邑,漢王信打不過匈奴,只能數次派出使者跟冒頓求和。漢高祖劉邦知道後,懷疑韓王信想投降匈奴,於是便寫信責備韓王信,韓王信深知劉邦的秉性,於是率眾投降匈奴。之後韓王信與匈奴共同揮師南下,進入雁門關,攻下了太原。

漢高祖劉邦親征: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劉邦親自漢朝大軍(史書記載32萬),迎戰匈奴、韓王信的叛軍。隨行的文官有陳平、婁敬,武將有樊噲、夏侯嬰、周勃等。漢軍進入太原後,連戰連捷,大獲全勝,並殺死了韓王信將領王喜,韓王信遠奔匈奴。韓王信將領王黃擁立趙力為王,聚集了韓王信的兵馬,準備再次攻漢。匈奴單于冒頓派左賢王、右賢王各帶領一萬騎兵屯兵在光武(山西省代縣)至晉陽一帶,希望阻擋漢軍北進。漢軍在晉陽打敗了韓王信與匈奴的聯軍,乘機追至離石。

輕敵冒進:由於漢軍連連得勝,劉邦產生了輕敵的思想。到達晉陽後,派出人員偵查匈奴。而匈奴將其精銳士卒、肥壯牛馬都隱藏了起來,只露出年新兵蛋子和瘦弱的牛羊,派去的十餘批偵察兵回來都說匈奴可以攻擊。劉邦再派婁敬出使匈奴,他給漢高祖劉邦彙報:“兩國交兵,這時該炫耀顯示自己的長處才是。現在我去那裡,只看到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這一定是故意顯露自己的短處,而埋伏奇兵來爭取勝利。我以為匈奴是不能攻打的”劉邦大怒,關押了婁敬。

被圍白登:劉邦率兵到達平城,此時漢朝步兵還未趕到。冒頓見此機會,在白登山射下埋伏。漢軍一進入包圍圈,冒頓馬上指揮匈奴40萬大軍圍了上去。並派兵截住了漢軍步兵的支援,將漢高祖劉邦圍困在白登山。此時漢軍內無糧草,外無援兵,不能相救。劉邦發現被圍後,數次突圍,均已失敗告終。雙方損失都比較大,一直相持不下。

使計脫圍:漢軍被圍七天七夜,糧食吃完了,飢寒交迫,危在旦夕。陳平向劉邦獻計,派遣使臣,乘霧下山向閼氏獻上了許多的金銀珠寶。閼氏就對匈奴單于說:“軍中得到消息說,漢朝有幾十萬大軍前來救援,只怕明天就會趕到了。”單于問:“有這樣的事?”閼氏回答說:“漢、匈兩主不應該互相逼迫得太厲害,現在漢朝皇帝被困在山上,漢人怎麼肯就此罷休?自然會拼命相救的。就算你打敗了漢人,奪取了他們的城地,也可能會因水土不服,無法長住。萬一滅不了漢帝,等救兵一到,內外夾攻,那樣我們就不能共享安樂了。”冒頓單于問:“那怎麼辦呢?”閼氏說:“漢帝被圍了七天,軍中沒有什麼慌亂,想必是有神靈在相助,雖有危險但最終會平安無事的。你又何必違背天命,非得將他趕盡殺絕呢?不如放他一條生路,以免以後有什麼災難降臨到咱們頭上。”匈奴單于本來與韓王信的將領王黃和趙利約定了會師的日期,但他們的軍隊並沒有前來,匈奴冒頓單于懷疑他們同漢軍有勾結,就接納了閼氏的建議,打開包圍圈的一角,讓漢軍撤出。當天正值天氣出現大霧,漢軍拉滿弓安上箭,從已經解除包圍的一角慢慢地走出,才得以脫險。





寒冰你不懂愛


漢武帝對外採取軟硬兼施的手段,一方面自前133年馬邑之戰起結束高祖以來對匈奴的和親政策,開始對匈奴正式宣戰,先後派李廣、衛青、霍去病徵伐,解除了匈奴威脅,擴張了西域版圖,將匈奴列於被動稱臣的局面,保障了北方經濟文化的發展,同時消滅了南方的夜郎、南越政權,在西南先後建立了七個郡,最南端超過今天越南胡志明,這也使得今天的兩廣地區自秦朝後重歸中國版圖;同時他派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著名的絲綢之路,進一步加強了對西域的統治,並發展了中西經濟文化的交流。在東北方,他派兵滅衛氏朝鮮(今朝鮮北部),置為樂浪、玄菟、臨屯、真番四郡,漢帝國的版圖至此基本成形。幾乎在秦王掃六合的同時,匈奴的傑出領袖冒頓單于率領部族擊敗強大的東胡和月氏, 使弱小的匈奴成為大漠的王者,也就是從這時開始,匈奴這兩個字成為中原農業帝國的夢魘。 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劉邦挾楚漢爭勝之餘威,率32萬步兵征討騷擾長城一線的匈 奴,此時匈奴剛剛崛起,中原軍隊還不知其實力,冒頓每日以百千老弱士卒誘敵,劉邦信以為 真,“宜將餘勇追窮寇”,一路追殺下去,結果到了白登山,匈奴40萬精銳騎兵一夜之間將 漢軍團團包圍,老劉天亮一看四周那些如狼似虎的匈奴騎兵,連打的膽子也沒了,只好派陳平 偷偷跑到冒頓正室夫人那兒走後門,送上厚禮,又使了一招“反美人”,這才換得冒頓網開 一面。 白登一戰,匈奴威名遠播,而中原經過秦末連年戰亂,元氣大傷,連劉邦上朝想找四匹 毛色相同的馬拉都無法辦到,拿什麼去跟匈奴對抗?於是漢朝只好採用和親政策換得一個休 養生息的機會。 但是這種和親政策畢竟不是平等條件下形成的,無法與盛唐強漢時期的和親相比,所以 匈奴人並未停止騷擾漢朝北部邊界。這種情況一直維持了70年,其間匈奴年年小犯,時有大 犯,如:文帝十四年匈奴14萬騎兵入寇,擊殺北地郡都尉(相當現在的軍區司令),焚漢皇 行宮,京師震動,文帝急招周舍等率10萬騎拱衛長安。基於實力懸殊,漢朝一直忍而不發, 暗地做軍事準備,最主要的就是全民養馬,整個漢軍由步向騎轉化。 到文景末期,漢朝元氣大增,國庫裡的錢堆積如山,因為長時間不用,連串錢的繩子都 腐爛了,很多地方特別是在北方,家家有馬,人人善騎。這樣,漢朝等待了70年的時機終於 來到了。 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匈奴入寇上谷、漁陽一線,漢車騎將軍衛青率漢騎 數萬出雲中,擊殺匈奴數千,收復河套地區,設朔方等郡,解除了匈奴對長安的直接威脅。此 為第一次漢徵匈奴,屬試探性質,匈奴未受重大打擊,不久又以數萬騎入寇代郡,殺太守。 元朔五年、六年,衛青連率大軍出塞,頗有斬獲,匈奴逐漸意識到今日之漢已非過去的 弱漢了。 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年僅19歲的漢驃騎將軍霍去病率萬騎出隴西,過焉支 山千里與匈奴主力遭遇,鐵騎互衝,白刃相接,匈奴大敗,漢斬虜首一萬八千。同年夏,霍再 率數萬鐵騎攻祁連,殺無數,俘三萬,得匈奴王祭天金人。 這兩仗打下來,匈奴才算開始真正吃到漢軍的苦頭。於是破天荒地,匈奴休屠王和渾邪 王率四萬部屬來降。因為這種事在漢匈關係史上從未有過,漢朝臣紛紛議論可能是詐降,不受 上,霍去病力排眾議,率萬騎前去受降。及至兩軍相會,休屠王見漢軍軍容強健,生怕降後 受戮,開始反悔,渾邪王不允,二王相爭,匈奴陣中頓起騷亂,霍去病一見,雖情況不明但當 機立斷,率千餘精銳直撲匈奴陣中,當場格殺休屠王及二心者數千人,餘者皆降。 此戰之後,漢在新收之地設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金城、河西並南山(祁連 山)至鹽澤(羅布泊),空無匈奴”。 元狩四年(前119年),漢對匈奴發動了決定性打擊! 大漢鐵騎10萬、步兵及輜重數十萬,兵分兩路,由衛青和霍去病分別率領,東西並進 ,橫渡大漠。衛青一路過大漠千里,在今外蒙古中北部與匈奴大單于直屬主力部隊相遇。漢軍 以車結陣,出精騎與匈奴主力正面對沖,戰正酣時,狂風大作、飛沙走石,衛青藉機派萬餘精 騎左右包抄,乘風而進,一舉將匈奴包圍。漢軍鐵騎本就彪悍過人,再加上于飛沙走石、昏天 黑地之際乘風而來,一時有如天兵下凡、匈奴見皆膽裂。戰至此時,勝負已定,匈奴被斬首級 一萬九千級,大單于僅率百騎遠遁,連大印和夫人都沒顧上帶。 霍去病一路更是顯赫。其軍入匈奴境兩千餘里,與匈奴左賢王戰,斬首七萬餘,然後乘 勝追殺,一直到大漠極北的狼居胥山(今外蒙北端),數日不見匈奴蹤跡而返。在歸國之前, 英姿勃發的年青統帥霍去病登上狼居胥山,南面中原,設壇拜祭,並立戰勝碑于山上以茲紀念 。從此,中國成語裡多了一條“封狼居胥”。 此戰之後,匈奴膽寒,幾年後趙破奴率大軍再出塞竟然出現了千里不見匈奴蹤跡的怪事 。 至此,漢之天威四海遠揚,元封元年,漢武帝親率鐵騎十八萬出塞,在單于臺駐紮,晝 則旌旗千里,夜則篝火如星,軍威赫赫,匈奴竟不敢戰。漢武帝乾脆派使節去大單于那兒送戰 書,叫他能戰則戰,不能戰則降,莫要不戰不降,在極北之地受罪。單于大怒,但怒歸怒,打 還是不敢打,最後只好灰溜溜地遷到貝加爾湖“受罪”去了。 漢武登單于臺標誌著漢之天威的鼎盛之時,從這時起數百年間,中國周邊再也沒有能與 中國抗衡的力量,總體和平,在強有力的武裝和打擊的保證之下,終於來到神州大地。 對匈奴之戰是漢代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也是最具重要意義的戰爭。在同時代,還 有漢徵大宛,漢徵南越等一系列戰爭,戰爭的結果是持久的和平和絲綢之路的開通。而漢朝子 民也可以自豪地對無法無天的外族宣稱“俺是大漢子民,俺是漢人!”(潛臺詞,看你敢不敢 動我,別忘了俺陳都尉說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