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星與魁星:科試與俸祿

祿星與魁星:科試與俸祿


祿星與魁星:科試與俸祿

說明:重慶有魁星樓。魁星與祿星並不是一個神,但卻相關。魁星是科試之神,舊時,只有通過科試,才能當官,也才能有俸祿。因此,祭拜魁星的人往往更多。重慶是個工商業城市,文運一直不暢,除了傳說中南宋出個狀元外,歷史上竟然再沒有狀元,連進士也少。因此重慶讀書人就修了文峰塔,修了魁星樓,不知是祭拜得不真誠還是什麼,後來也沒有出過什麼大文人。可惜!


祿星與魁星:科試與俸祿


主管功名利祿的神靈,除了祿星及由其演變而成的文昌帝君梓潼神而外,還有魁星及魁星人神。魁星又稱奎星。魁星的影響遠沒有文昌星君那麼大,但也有一定的名聲。魁星本是北斗星鬥部四星的總稱。魁為第一的意思,士人科試都想得第一,因而崇拜魁星,以魁星為賜科試第一名的神靈,同時,也以魁星為主管考試的星官。士人拜祭魁星,都含有祈望高中的意思。但科舉考試不可能人人都考第一,故而魁星的適用範圍沒有文昌星君那麼大,影響也就小得多。魁星的形象是據魁字字形想象出來的。一個如鬼的神靈用腳踢一隻鬥、或抱一隻鬥,就是畫中常出現的魁星形象。另外還有一種魁星圖則畫一鬼立於鰲頭之上,舉足起鬥,反顧以筆點之,稱為“魁星點鬥,獨佔鰲頭”。魁星為北斗星之鬥部四星,四星附近的六星為文昌宮,故有魁星點斗的說法。


祿星與魁星:科試與俸祿


祿星的職司有兩個,開始是職司文武爵祿科舉之本,點化文人學士學問精進、妙思湧泉,掌管金榜題名、功名利祿、人間祿食。當官吃俸祿的人少,後來就轉化了,這個主管俸祿的神搖身一變,竟然成為保佑天上星官順利托生平民百姓之家,成為人們愛戴的送子神仙,於是祭拜的人就多了起來,香火也就旺盛了。

祿星張亞子的誕辰為農曆正月初三,也有人說是冬月廿三日。


祿星與魁星:科試與俸祿


【祭拜祿星的方法】

一是每年農曆正月初三文昌帝君誕辰,士人到當地文昌宮拜祭。士人渴望功名利祿,祭祀梓潼文昌神也就尤為虔誠。每年農曆正月初三文昌帝君誕辰,士人必到當地文昌宮拜祭文昌帝君,秉燭焚香,獻上祭品,祈求文昌帝君保佑科舉應試順利,賜給功名利祿。

二是“跳加官”的民眾表演。每逢喜慶節日,大戶人家都要請戲班子演出。正式演出戲曲之前,往往就要進行“跳加官”的表演,以祝願主人家和賓客鴻運高照,升官發財。“跳加官”是由祭祀祿神演變成的一種民俗活動,由一人扮演祿神,身穿大紅官袍,頭戴白色面具,面具作笑容可掬狀,手捧巨大的朝笏,上書“當朝一品”,上場繞幾周,便下場。然後抱一道具小孩再出場,同樣繞場幾周後下場。最後 出場則手拿一紅色條幅,不斷向臺下展示條幅上的字樣“加官進祿”,也是繞場幾周後下場。“跳加官”含有祈願祿神賜給官運的意義。


祿星與魁星:科試與俸祿


閩東等地舊時在農曆七月初七拜祭祿神,拜祭完畢,還要玩一種叫“取功名”的遊戲,以祈祿神賜給好運。士人以桂圓、榛子、花生三種乾果代表狀元、榜眼、探花三鼎甲。一人手握三種乾果各一顆,往桌上投擲,某種乾果滾到某人跟前,即預示某人中該乾果後代表的狀元、榜眼或探花。遊戲直玩到每個人都有功名為止。該遊戲含有向祿神占卜功名的性質。

三是新年貼祿神年畫。祭祀祿神的民俗化,更多地體現在新年貼祿神年畫的習俗中。祿神年畫有兩種,一種祿神年畫繪文昌帝君,亦即梓潼神,無非是著官帽官袍之類的形象。有趣的是,在文昌帝君兩側,常常繪畫兩位童子像,俗稱“天聾”、“地啞”,為一聾一啞的侍童。為什麼要在祿神旁繪聾啞人作為侍童呢?傳說科舉考試的試題是由梓潼神定的,所以梓潼神決定著士人的命運。安排聾啞人為侍童,是要保證試題得以保密。


祿星與魁星:科試與俸祿


另一種祿神民俗年畫,則採用諧音借代的方法,用鹿來代替祿神,其吉祥色彩則更為濃厚。鹿本來就是一種可愛的動物,身上有奇妙的斑紋,頭上有美麗的枝角,其作為吉祥物由來已久。鹿最早被認為是一種仁獸。傳說當君王施行仁政、天下太平之時,就會有瑤光生成的散發著五色光輝的鹿出現,這種鹿稱為天鹿,包含天降祥的意思。還有一種世所罕見的白鹿,則是長壽的象徵。偉說白鹿能活到千歲以上,白鹿是由普通鹿變化而來的,五百歲的鹿便開始變白。科舉考試產生後,鹿又逐漸具有了功名利祿的象徵意義,成為祿神的象徵。

科舉制度消亡後,鹿仍以其活潑美麗的形象受到人們的喜愛,仍然是人們心目中能帶來富貴的瑞獸。在祿神民俗年畫中,鹿有時是著官袍祿神的坐騎,或者是一官人模樣的人所撫摸的對象,以突出“進祿”及官運通達的主題;有時,鹿與福神、壽神同出一畫中,鹿象徵利祿,代表祿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