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第一位入室弟子

-

丹青不盡,英氣永存!

-

李苦禪說:“我現在八十五歲,筆下的東西總夠不上我的要求,再下下功夫,到一百五十歲時大概就能接近我的要求吧!”

齊白石第一位入室弟子 - 李苦禪

▲李苦禪 蒲扇西瓜 1964年

李苦禪(1899-1983),原名李英傑、李英,字超三、勵公,生於山東省高唐縣,20世紀中國大寫意花鳥畫名家。

齊白石第一位入室弟子 - 李苦禪

1922年,李苦禪獨自來京,考取國立北京美術學校(即後來的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西畫系,靠夜間拉人力車維持生計,極其艱苦。同學林一廬贈其藝名為“苦禪”,自此以“苦禪”名行於世,中國美術史上多了一個藝術的苦行僧。

複雜的藝術思潮下,李苦禪在美術運動的最前端,接受和熟悉了西方繪畫,並經過探索之後較早地回到了中國畫文脈,這樣的選擇本身,是具有前瞻性的,體現了他的文化自覺意識。

1923年秋,李苦禪拜齊白石為師,成為齊白石第一位入室弟子。白日學習西畫,晚間抽空到齊家學習中國畫。齊翁待其甚善,不僅絕不收取學資,而且贈其顏料、紙墨,毫無保守,援筆示範,令其感恩終生。

齊白石第一位入室弟子 - 李苦禪

▲李苦禪與恩師齊白石

齊白石第一位入室弟子 - 李苦禪

▲1982年清明,李苦禪在自己書寫的齊白石墓碑前肅立

齊白石第一位入室弟子 - 李苦禪

▲李苦禪 蝴蝶花1981年

齊白石第一位入室弟子 - 李苦禪

▲李苦禪 三蟹圖1937年

- Solid foundation of sketching and sketching -

紮實的素描和速寫基礎

李苦禪有紮實的素描和速寫基礎,捕捉對象的能力高於前輩。在此基礎上以畫家之眼去加工、改造對象,突出神態,創造出自己的藝術語言。從現存的標本寫生習作可知,李苦禪早年對鷺做過認真的科學意義的結構研究。早期創作的鷺的形象,酷似對象,用筆不苟。但他通過藝術提純,去掉了多餘的碎羽和斑紋,加大眼睛強調神態,把下咀的一條線縮為極短,突出尖喙,縮略固定為晚期融入筆墨韻致的蒼鷺形象。

齊白石第一位入室弟子 - 李苦禪

▲李苦禪 牆根即景 50年代中

齊白石第一位入室弟子 - 李苦禪

▲李苦禪 漁樂圖(群魚鷹)1980年

他早期的鷹同樣寫實,這是最初對鷹作為客觀對象仔細觀察的結果。以後他的鷹的造型有過多次嬗變。軀幹漸趨肥大,咀、眼稜角突出,腳爪舒展,最後形成敦實雄健的所謂“苦禪鷹”。這時的鷹已將生物的客觀屬性與主觀理想合成一體,是畫家的意象。

齊白石第一位入室弟子 - 李苦禪

齊白石第一位入室弟子 - 李苦禪

▲李苦禪 1977年 松鷹圖及局部

其它禽鳥,如鵪鶉原是通體一色,將前半身用墨點厾,後半身用線勾勒,以赫染之。鵪鶉的斑紋本是豎向排列,他改用橫點。這種形的再造不但沒有改變人們對此鳥的總體感覺,反而強化了鵪鶉憨態可掬的鮮活形象。

齊白石第一位入室弟子 - 李苦禪

▲ 李苦禪 草叢群鶉40年代作1978年題

齊白石第一位入室弟子 - 李苦禪

▲李苦禪 荷塘清夏圖 1977年

- Pen and ink of -

筆墨之境

李苦禪潛心研究八大山人的墨法,曾以燈光照紙研求墨色變化的韻味。強調墨分五色,而又提出要有公分和自分。公分即整體的濃淡分佈,自分指局部的濃淡變化。自分的變化程度一般不超過公分,保持了畫面的整體效果。

齊白石第一位入室弟子 - 李苦禪

▲ 李苦禪平生極重視書法功力之磨鍊

晚年亦無鬆懈,每日臨摹碑帖

齊白石第一位入室弟子 - 李苦禪

▲ 李苦禪 秋荷 50年代中

齊白石第一位入室弟子 - 李苦禪

▲李苦禪 雲山八哥

- Painting outside watering -

畫外求妙

中國畫在經營位置上講求大開大合,畫外求畫,使有限畫面具有無限含量。從畫外入畫,古已有之,八大山人尤善於此。但史上構圖局面之宏大者,今唯有李苦禪和潘天壽。

齊白石第一位入室弟子 - 李苦禪

▲李苦禪 秋荷 50年代中

齊白石第一位入室弟子 - 李苦禪

▲李苦禪 紫藤八哥 八十年代

至此,筆者曾手撫大師畫作數日,堅信研究還要繼續,只因這一句最是扣人心絃:

“我現在八十五歲,筆下的東西總夠不上我的要求,再下下功夫,到一百五十歲時大概就能接近我的要求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