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限购松绑,所以你该买不买房?

最近不断有城市松绑的消息传出。

一线城市限购松绑,所以你该买不买房?

  在一线城市部分区域松绑的情况带动下,二线城市也坐不住了,有的城市调整了公积金贷款额度,有的城市再次放宽人才引进的政策。

  最早宣布人才计划的是上海自贸区临港新区,购房资质从原有社保或者个税5年缩短到了3年。

  随后而来的是南京的六合区取消了两年社保的限定,有大专学历即可买房。

  就在同一天,天津的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中关村科技城对没有天津户口且在天津没有房子的职工,买房无需提供社保证明。

  三亚也不甘落后,只要是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加海南工作证明,即可买房无需落户。不用个税或社保证明,直接网签,以家庭为单位,可以买一套。

  ……

一线城市限购松绑,所以你该买不买房?

  表面来看,这些城市的新政并非针对楼市,都是为了城市更好的发展,而选择调整人才引进政策。但深入细想会发现,人才的引进肯定会给楼市带来一定的需求。

  而这两年楼市的调控不断严厉,很多房企和购房者都清楚知道了以“稳”为主的楼市走向,房价也在调控的指引下,逐渐走向了稳定。

  就在大家心里都对楼市有了一定的预期之后,猛然传出城市松绑的消息,这就让很多购房开始看不懂了。

变相松绑?

  说好的楼市严控,怎么还有城市松绑的消息爆出?是疯了吗?

  其实出现当下有松有紧的这种情况,早有预兆。

  还记得年初,因城施策的提出,很多人都在预测这是在给一些城市松绑找理由,当然政策颁布之后也有城市进行楼市松绑,不过有的城市松绑成功了,而有的城市则夭折在了实施的道路上。

  首先,因城施策的提出也并不是为了方便城市松绑,而是让楼市更好的发展,毕竟每个城市的楼市现状并不统一,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城市松绑成功而有的城市以失败告终的原因。

大城市的救赎

  与其说这些给楼市进行变相松绑的城市是疯了,还不如说是自救。

  还记得去年年底菏泽因为楼市库存太大,而选择取消限售政策,但衡阳也想效仿取消限价时,却以失败收尾。

  而这一次给楼市松绑的城市,多以一二线热门城市为主,理论上人口数量本就庞大的一二线城市,不应该出现库存大这一问题,然而生活在这些城市的人都知道,放松限购的这些区域的人口和发展和主城区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就常住人口来说,天津市在2016年达到了顶峰,有1562.12万人,到了2017年,回落到1556.87万人,2018年又小幅增长到了1559.6万人。

  从四个直辖市的常住人口来看,天津是排在最后的,其前面依次是北京2154万人;上海2424万人;重庆3102万人,看到上海都在往人口密度较少的临港区吸引人流,排在直辖市常住人口末尾的天津更是坐不住。

  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在天津16个区的户籍人口排名中滨海新区排名第一,宝坻区排第七,常住人口排名滨海新区第一,宝坻排第六,而人口密度滨海则排名第12和宝坻的排名更靠后。

一线城市限购松绑,所以你该买不买房?

买或者不买

  那么购房者到底要不要抓住松绑的绳索,顺利上车呢?

  在二套房贷比例以及利息都不低的当下,首套房产还是很重要的,毕竟首套买的好不好直接影响了后期的正常生活,甚至是置换。

  越是在这个时候,购房者越要理性分析自己的需求,不要被利好政策诱惑就忽略了自身的需求。

一线城市限购松绑,所以你该买不买房?

  如果是想要把户口落到天津、上海、南京这些城市,松绑的区域肯定首选,毕竟限购门槛低,房价也相对较低,落户条件也相对宽松。

  如果是在这些城市工作的购房者则需要考量的就是交通是否便利,通勤时长能否接受,如果交通并不便利,每天早出晚归,隔三差五就迟到,即使房价再便宜也不可取,除非房子周边有合适的工作,未来也考虑换到房子的周边。

  还有一种就是三四线想要升级到一二线的购房者,作为这类购房者需要考察的重点则需要放到小区周边的配套是否完善,现状不完善的话,未来是否有完善的可能性。

  如果资金有限的话,目前也可以把松绑区域的房产当做跳板,但也要看好房子本身的品质,以便未来进行置换。

2019年还剩下两个月,买不买房,你有什么建议吗?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