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男子在外年薪10余万元,却回乡养兔子,6旬母亲称“拖累他”


图片中的男子名叫叶林,他原本在外地有一份自己喜欢的职业,可是,家中父亲和母亲的身体越来越差,先后多次患重病,从而彻底改变他对未来的规划,叶林放心不下在家的父母双亲,他辞去在外的工作,选择回乡创业,并把爱好进行“转移”,如今,生活在农村的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叶林1986年出生,十几年前,他从安庆大别山科技学校毕业被先后安排在北京、山东两地工作,叶林学的是机械制造专业,从山里出来的孩子十分珍惜这份工作,并且很喜欢这份职业,由于他勤奋好学、踏实肯干,几年前,他的年薪就达到十余万元,就在憧憬美好未来的时候,家中发生一系列变故,让他改变了想法。图为2019年8月13日,现年33岁的叶林在清洗器具。

2015年,叶林的父亲突发脑梗,幸亏抢救及时才捡回一条命,可是,到了2017年,又患上心血管病,身体越来越差,而叶林的母亲身体也不好,多年前因脑溢血住院,看到父母年纪越来越大,为了能留在父母身边照顾双亲,叶林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去年,他在山东上班时无意间发现一家养兔基地,便进去参观了一下。叶林觉得老家地处山区,无论是气候和环境,都适合养兔,再说饮食行业永远不会淘汰,于是决定辞职回乡搞养殖。


说干就干,他辞职后在山东学习养殖技术10多天,学习了兔子如何喂养和管理,以及常见疾病的预防等知识,然后回到家乡安徽安庆,投资近20万元建养殖基地,在短短4个月时间里,基地就建成了。图为养殖基地位于大山之中。

叶林的母亲殷冬梅年近六旬,曾患脑溢血,是医生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的,康复后,虽然身体不是很强健,但她看到儿子一个人打理养殖基地很心疼,在身体承受得了的情况下,总是悄悄来给儿子帮忙,帮着清扫兔子的粪便等。叶林发现后,一个劲劝母亲,“妈,不用您做,我能处理好……”而殷冬梅总是说,是做父母的身体不好拖累了孩子。

叶林在每只兔子的食槽铁皮上都写着不同的代码,这些代码只有他自己认识,也只有他知道其中的意思。图为一个铁皮食槽上写有“6.6.7;7.31;1-4”等字样。


叶林每天都要把这些数字代码记在本子上。“我回乡养兔是冒着风险的,在外工作时每月都有工资,而回乡搞养殖,没有经验,并且失去了经济来源。”叶林说,生活在农村,父母的身体不好,每月的开支不小,所以,他回乡养兔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因此,他干每一件活都非常细心。

据叶林介绍,他把种兔都进行了编号,哪一只兔子是哪只母兔生下来的,只要看一下铁皮食槽上写的编号就清清楚楚。

每天早上七点多钟,叶林就开始给兔子喂食,然后,给兔笼消毒,观察兔子的健康状况等,哪怕是兔子的粪便都要仔细观察,从不放过。

叶林把一只兔子的粪便放在手上观察后说,“像这样的粪便是正常的,说明兔子很健康。”叶林不怕脏、不怕累,有时一个人从早上七点多钟忙到晚上深夜。看到一只只可爱的兔子,叶林表示,他越来越喜欢这个行业,而且在养兔的同时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心中感到很满足。

目前,基地里有母兔100多只,通过滚雪球式发展,叶林觉得效果良好,刚开始养殖的肉兔已经开始出栏,由于他在当地是首家养兔户,兔肉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下一步,他将继续扩大规模,带领村民们一起养兔致富。图为叶林在雨中干活时,母亲殷冬梅悄悄在他身后撑起雨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