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15年淨利虧損,國旅聯合淪為資本“道具”?

如今,國旅聯合(600358.SH)最值錢的或只剩下“殼”了。


今年前三季度,國旅聯合持續虧損:歸母淨利潤-220.23萬元,扣非淨利潤-397萬元,而這已是國旅聯合扣非淨利潤連續虧損的第63個季度、第15個年頭;

連續15年淨利虧損,國旅聯合淪為資本“道具”?

連續15年淨利虧損,國旅聯合淪為資本“道具”?

國旅聯合2019前三季度報告

另一方面,“利潤擔當”新線中視、粉絲科技還沒過完對賭期,去年開始便業績不達標。截至2019上半年,新線中視實現淨利潤1025.77 萬元,與業績承諾要求的5400萬相距甚遠;粉絲科技實現淨利潤138.13 萬元,僅完成對賭要求2760萬元的5%。

但即便如此沒“錢”景,國旅聯合近期仍引發新舊兩主的爭奪控股權惡戰:隱瞞協議、拒交公章、佔用資金……究竟除了“殼”之外,新舊兩主還有哪些潛在利益之爭?國旅聯合盈利之路又在何方?


“當代系”的買賣算盤

故事還要從2014年說起。彼時,上市已有14年之久、扭虧無望的*ST聯合第一大股東國旅集團以3.96元/股的價格轉讓7355.61萬股股份(佔總股本14.57%)給當代資管,轉讓總價款為2.9億元。

翌年9月19日,當代資管一致行動人當代旅遊、金匯豐盈以5.21元/股認購非公開發行的7293.67萬股(佔總股本14.44%),總價3.8億元,匯同當代資管成本價合計6.7億元。值得一提的是,9月19日當天,國旅聯合收盤價為8.8元/股,定增價5.2元/股相當於收盤價的六折。

連續15年淨利虧損,國旅聯合淪為資本“道具”?

國旅聯合官網

公開資料顯示,當代資管、當代旅遊同屬“當代系”,實控人為王春芳。彼時“當代系”除控股國旅聯合外,還手持兩家上市公司,分別是當代東方、廈華電子。

2010年12月,當代集團以6474.5萬收購*ST大水29.99%股權,成為*ST大水控股股東,收購完成後,*ST大水更名為當代東方,成為當代集團地產業務的資本平臺。2013年11月,“當代系”旗下的廈門鑫匯、北京德昌行和王玲玲(王春芳妹妹)以2.69億元協議受讓華映吳江持有的*ST廈華14.07%股權,成為*ST廈華實控人,並決定往泛文娛轉型。

與賣殼公司往往溢價賣身的方式不同,新旅界(LvJieMedia)統計發現,當代系接盤以上上市公司時,其成本價格大多處於市場底部價,甚至是“跳樓價”。例如,*ST大水2010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間,其市值處於21.02~27.26億元間,以29.99%的股權來計算的話,對應市場價格應為6.3~8.18億元,而當代集團僅以6474.5萬元即把*ST大水收入囊中,投資手段可見一斑。

“當代系極擅長低投入高槓杆操作,炒作概念、推高股價是慣有的做法。”有接近當代系人士向新旅界(LvJieMedia)直言。

而事實上,從2014年當代資管取代中國國旅成為其第一大股東以來,國旅聯合便展開了頻繁的收購,不斷向“文化、體育、娛樂”概念靠攏。

連續15年淨利虧損,國旅聯合淪為資本“道具”?

2015年,國旅聯合投資《昭君出塞》全國巡演項目、獲取2016全國冬季運動會市場開發權、推廣泰拳體育運動、成立體育和文化娛樂產業併購基金、收購國際英語籃球訓練公司和互聯網彩票+足球社區公司。

進入2016年,國旅聯合加速佈局。1800萬元投資VR公司,介入VR視頻領域;500萬元增持微賽體育,逐步切入體育賽事和社交互動平臺;1200萬投資廈門風和水航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打造一站式的海洋休閒運動平臺;400萬元投資青少年體育服務平臺;950萬元投資中國檯球賽事。

2017年,國旅聯合在成功甩賣佔據過半營收業務的湯山溫泉資產後,當年一口氣投資不下10個資本項目,從體育競技到互聯網營銷再到消費金融,近兩年所有大熱概念幾乎都被國旅聯合榜上了。

與之相應的,國旅聯合2014至2017年間,在A股由高位走向低位的大背景下,股價實現逆風拉盤,區間振幅高達627.74%,距離溢價賣殼套現僅差臨門一腳。

連續15年淨利虧損,國旅聯合淪為資本“道具”?

國旅聯合2017年資本運作項目明細表

進入2018年,“利潤擔當”新線中視、粉絲科技業績雙雙不達標,國旅聯合6月發出公告,籌劃控股權變更,轉讓對象為江旅集團,其實控人為江西省國資委,主營旅遊和相關產業的投資管理。然彼時當代系已完成國旅聯合對旅遊產業的剝離,正開足馬力向文體娛樂領域邁進,控股權的變更令國旅聯合前路罩上一層濃霧,但這毫不影響當代系的賣殼離場。

今年1月,國旅聯合發出公告稱,當代資管14.57%股權已經完成股權轉讓過戶,本次轉讓價為6.1億元,每股成交8.292元,相比2014年2.9億元成本價,淨收益3.2億元;3月,國旅聯合再次發出受讓公告,同樣以8.292元/股價格受讓當代旅遊及金匯豐盈當年認購的7293.67萬股,轉讓總價為6.05億元,相比2015年3.8億元成本價,淨收益2.25億元。前後兩者合計淨收益5.45億元。

底價買殼、低價定增、炒作概念、併購業績、溢價賣殼、套現離場,於當代系而言,故事本應如此完美地結局。


江旅集團的隱憂?

今年9月,當代資管連同當代旅遊、金匯豐盈,向江旅集團發出解約通知,要求解除《股份轉讓框架協議》及基於該協議簽訂的一些列相關協議,後於9月底狀告江旅集團,要求判令江旅集團返還510萬股股票,並承擔訴訟費用。

連續15年淨利虧損,國旅聯合淪為資本“道具”?

南京湯山頤尚溫泉度假區(來源:去哪兒網)

好好的套現離場,奈何返場而歸?

原來,2018年6月10日,在當代系與江旅集團籌劃控股權變更時,雙方還先後簽訂了《股權轉讓框架協議》及基於以上協議的組成部分《戰略合作協議》(兩份均未及時披露),上述協議內容除明晰轉讓價款等細節外,還額外要求江旅集團投資當代系相關項目建設,包括“海峽兩岸科技創新中心”項目、“中航當代半島”項目等內容。

19天后,當代資管與江旅集團再次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未及時披露)明確轉讓內容,而這便是當代系要求解約的緣由。當代資管表示,其在按照相關協議轉讓股份後,江旅集團未按照《戰略合作協議》內容支付約定投資款,導致合同利益流產。

而江旅集團回應解析稱,有關方2018年6月10日簽訂的《股份轉讓框架協議》、《戰略合作協議》,已被2018年6月29日江旅集團與當代資管簽訂的《股份轉讓協議》取代,不再具有法律效力。

雙方之間各執其詞。有業內人士向新旅界(LvJieMedia)解析,“框架協議一般只是一個意向函,正式的股份轉讓協議是一個比較具體的協議。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在簽訂股份轉讓協議後,框架協議會作廢。”

連續15年淨利虧損,國旅聯合淪為資本“道具”?

江旅集團業務佈局(來源:江旅集團官網)

但也有證券人士認為,以上協議已過去一年多時間,江旅集團或許認為當年履約的價格過高,而由於違約所需支付費用屬國有資產,操作失誤容易導致國有資產流失,故江旅集團並不能輕易放手。

目前,由於新舊兩主對控股權上的意見不一,國旅聯合公告顯示,當代系原有管理層拒交公章、合同等經營文件,導致公司經營無法正常運轉,

截至10月底,江旅集團已累計向國旅聯合(擬)借出1.78億元用於資金週轉。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江旅集團借殼國旅聯合或有難言之隱。上述證券人士表示,一是由於好資產上市企業賣殼都要溢價,而國企買殼是不允許溢價的;二是由於國企能通過買來一個較爛的殼來裝自己的資產,以期資產、市值雙升值,這對於當地政府來說是一筆不少的政功。

目前,就當代系原有管理層拒交管理權等問題,江旅集團已委託律師上訴,至於是誰的國旅聯合,國旅聯合何時能正常運轉、盈利,一切都要經過法律的審判和決定。新旅界(LvJieMedia)將持續關注事件的進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