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訂單農業”助力脫貧增收

隆回:“訂單農業”助力脫貧增收

富賢村梨毛衝"玉金香"生態優質稻田一隅。

隆回:“订单农业”助力脱贫增收

王化永(左一)現場兌現賣糧款。

隆回:“订单农业”助力脱贫增收

合作社成員在察看稻穀質量。

紅網時刻11月7日訊(通訊員 賀上升)11月5日,隆回縣司門前鎮富賢村10組貧困戶陽月英以600元/百公斤的高價將高檔優質稻穀賣給了該縣羊古坳超級稻種植合作社,手裡數著8892元嶄新鈔票笑呵呵地對該社負責人王化永說:“今年我種的4畝稻穀在你們的技術指導下,獲得了高產增收。除了留足家裡呷的糧食外,其他的餘糧都高價賣給你們合作社,真是划算。”

黨的十九大代表、隆回縣羊古坳鎮雷峰村袁隆平院士超級稻高產攻關示範基地科研團隊負責人王化永在基地建立了該縣首個超級稻種植合作社。以基地高產攻關技術為核心,合作社主要為農戶提供新品種推廣栽培技術和經驗,指導農戶嚴格按照袁隆平院士倡導的“良種、良法、良田、良態”四良法則實施耕種,讓糧食増產農業增效土地増值。

為加快超級稻高產攻關科技成果轉化與應用,該縣推廣種植超級稻60多萬畝。通過發展農業產業助力脫貧攻堅,該社開設“田間課堂”。以基地技術優勢為平臺,讓農民共享農業科技成果,無償為農戶提供技術服務。合作社生產“王化永大米”獲省市農博會金獎。近年來,該社一邊實施超級稻栽培技術推廣與服務,一邊發展生態訂單農業,指導農戶採用生態種植耕作模式,栽培優香稻品種,與種植戶簽訂回收合同,高於當地市場價收購農戶稻穀,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益和綜合利用價值,讓種田農戶和貧困戶嚐到甜頭。

今年春天,王化永看到司門前鎮富賢村10組陽月英、魏先滿、魏先勝等6戶村民用人力改造梨毛衝低產田,將小丘改成大田,為他們的勞動精神所感動。他們開墾的20多畝耕地位於綠水青山之間,無任何環境汚染且灌溉水旱無憂。於是該社選擇這裡作為高檔優質稻試驗田。由合作社免費為貧困戶供種、供肥和提供技術服務與指導。這片試驗田共有6戶村民種植,其中有3名建檔立卡貧困戶。與陽月英一樣,魏先滿也是富賢村10組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他在改良的3畝多耕地種植了高檔優質稻“玉金香”,共賣了7745元稻穀款。

王化永介紹,為實現鄉村產業振興,明年合作社準備在梨毛衝等生態環境較好的地方,“多點開花”建立高檔優質稻生產基地,發展生態訂單農業,利用生態環保、品質品牌等優勢,打造生態富硒大米,讓農民種糧増收吃上定心丸,提升耕地生態綜合效益。

合作社目前覆蓋羊古坳鎮及周邊司門前、七江等6個鄉鎮20多個村5000多戶農戶,發展超優中晚稻種植面積近2萬畝,其中貧困戶2268戶,以高於市場價優先收購貧困戶稻穀,讓貧困戶種糧銷售無憂,累計增加貧困戶收入800多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