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了,冬藏的时机到了,此时防癌养生养好「肾」、护好「阳」

今年11月8日是“立冬”节气,立冬标志着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立冬不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更有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了,冬藏的时机到了,此时防癌养生养好「肾」、护好「阳」

有诗云:

仓圆谷满辣椒红,阡陌金秋入尾声。

夜半梦游迎暖日,鸡鸣起舞送寒星。

庭前树荡乾坤影,陋室吟哦岁月风。

笔染腊梅含苞美,感怀万物竞输赢。

在我国民间有立冬补冬之习俗,每逢这天,人们要以不同的方式进补,这样到了寒冷的冬天可以抵御严寒的侵袭、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因此,立冬养生当讲“藏”。阳气闭藏后,人体新陈代谢就相应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变化。

立冬了,冬藏的时机到了,此时防癌养生养好「肾」、护好「阳」

冬季时节,肾脏机能正常,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会导致疾病发生,特别是对于癌症患者而言,养肾抗癌防癌非常重要。因此,立冬养生抗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肾防寒,护阳抗癌”。

调养情绪,天然抗癌

大家都知道不良情绪是癌症的活化剂,除了重视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在神藏于内时还要学会及时调摄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同时,在冬季还要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的发生。

所谓季节性情感失调症,是指一些人在冬季易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并且年复一年地出现。这种现象多见于青年,尤其是女性。预防的方法是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时间,这是调养情绪的天然疗法。

立冬了,冬藏的时机到了,此时防癌养生养好「肾」、护好「阳」

饮食调养,养肾防寒

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羊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食物。同时,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这是因为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当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食物,以助心阳。

冬季饮食切忌粘硬、生冷食物,易使脾胃之阳气受损。

立冬养生抗癌第一方--北芪虫草汤

【组成】北芪 30 克,老鸭一只,冬虫夏草3克。

【制作】鸭宰杀后去内脏,放入北芪、冬虫夏草于鸭内用竹签缝合,加水适量炖至鸭熟烂,加盐调味,去竹签及药渣,饮汤或佐膳。

【功效】补中益气,滋阴生血,扶正抗癌。

立冬了,冬藏的时机到了,此时防癌养生养好「肾」、护好「阳」

切记“养藏”,护阳抗癌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常伤阳气”。人体中的阳气好比天上的太阳,太阳赐予自然界光明和温暖,失去它万物则无法生存。同样,人体如果没有阳气,也会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黄帝内经》里指出:“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意思是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后为益(尤其对于老人而言)。

冬季起居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穿衣要讲“衣服气候”。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33℃,这种理想的“衣服气候”,可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立冬了,冬藏的时机到了,此时防癌养生养好「肾」、护好「阳」

其次,要注重双脚的保暖。由于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因此脚的皮温最低。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症。

其三,冬季定时开窗换气有利于身体健康。

其四,蒙头睡觉不可取。冬天蒙头睡觉极宜造成缺氧而致胸闷气短。

其五,夜间忌憋尿。由于冬夜较长,长时间憋尿会使有毒物质积存而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

适当锻炼,强身养阳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事实证明,冬季多参与室外活动,使身体受到适当的寒冷刺激,可使心脏跳动加快,呼吸加深,体内新陈代谢加强,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有益健康。

立冬了,冬藏的时机到了,此时防癌养生养好「肾」、护好「阳」

立冬滋补好膏方

冬天是一个最佳的进补的阶段,也是一年中能量最需要补充的阶段,所以用膏方能够补充春夏秋的消耗,使能量达到一个平衡。人体的生理功能跟自然四季的变化相吻合,中医强调天人相应,也具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

立冬了,冬藏的时机到了,此时防癌养生养好「肾」、护好「阳」

膏方的处方比汤药的处方更大,照顾得更全面,更能够体现中医的寒热温凉、四气五味、升降沉浮,人体的气机变化的规律。更多的是模拟了人体的功能变化、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