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府被抄家,跟作者曹雪芹的家史有关联吗?

杂趣杂论


120回通行本《红楼梦》贾府最终结局被抄家,很多人认为,这和现实中康熙驾崩,雍正登基有着紧密联系,认为曹家在政治投资中一直力挺太子胤礽,结果胤礽两立两废,彻底倒台,雍正上台全方面排除异己,于是曹家政治投资失败,导致抄家破败,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事实上是不是这么回事呢?显然不是!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四阿哥胤禛迅速登基,继承大统,次年改年号雍正。雍正登基以后,为了巩固帝位,大力消除异己,整顿财政。

从雍正二年开始,青海叛乱平定后,雍正着手开展大规模全方面的政敌清除行动,先后被圈禁或处置的阿哥包括:三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二阿哥等,处死或圈禁致死的大臣包括年羹尧、隆科多。

革职查办

而与江宁织造关系最为亲密的苏州织造李煦,更是早在雍正元年即被抄家。而此时的曹家有没有事呢?我们从以下几份奏折一看便知。

雍正二年四月初四日《 江宁织造曹頫贺折》

江宁织造奴才曹頫跪奏:为边疆凯旋,普天同庆,恭贺圣功事。

窃奴才接阁邸报,伏知大将军年羹尧钦遵万岁圣训,指授方略,乘机进剿,半月之间,遂将罗卜藏丹金逆众羽党,歼灭殆尽,生擒其母女子弟及从逆之贝勒、台吉人等,招降男妇人口,收获牛马辎重,不可胜计。凯奏肤功,献俘阕下,从古武功无有如此之神速丕盛者也。钦为万岁仁孝性成,智勇兼备,自御极以来,布德施恩,上合天心,知人任使,下符舆论,所以制胜万全,即时底定,善继圣祖未竟之志,广播荒服来王之威。圣烈鸿庥,普天胥庆。江南绅衿士民闻知,无不欢欣鼓舞。奴才奉职在外,未获随在廷诸臣舞蹈丹陛,谨率领物林达、笔贴式等,望北叩头,恭贺奏闻。奴才曷胜欣忭踊跃之至。

朱批:
此篇奏表,文拟甚有趣,简而备,诚而切,是个大通家作的

雍正朱批:朕就是这样一汉子

这一份奏折极有可能就是青海平定后,曹頫上表祝贺,雍正此时不仅没有降罪江宁织造,还在朱批中夸奖曹頫文采很不错,简约而不简单,详细而不啰嗦,是个写贺表的高手。再来看看曹頫的堂兄——曹寅的侄儿曹颀这几年的待遇:

雍正三年五月二十九日《内务府奏奉旨赏给曹颀房屋折 》

总管内务府谨奏:

雍正三年五月二十五日,管理茶饭房事务·散秩大臣佛伦传旨:著赏给茶房总领曹颀五六间房。钦此钦遵。查烧酒胡同有李英贵入官之房一所,计九间,灰偏厦子二升,请赏给茶房总领曹颀。为此,连同房样呈览请旨。等因缮折。

总管内务府事务·和硕庄亲王允禄,内务府总管兼散秩大臣常明,内务府总管来保、李延禧,交与奏事员外郎张文彬等转奏。

奉旨;著赏给。钦此。

员外郎桑额送来,谕交与茶房总领曹颀。

不单这一年,每逢新春佳节,曹颀都会照例提前得到雍正御笔亲题的“福”字一个,直至曹頫被抄之后,仍旧还有。这一点,也再次说明了,曹雪芹家族被抄家,绝对不是因为政治问题,也绝对没有被赶尽杀绝。至少曹颀就一直当差当的好好的,虽然官职不大。

满门抄斩

曹頫也是直到雍正五年年底才被降旨查办,雍正六年才被实施执行,概括起来三点原因,而首先一点就是亏空,有人说亏空是因为康熙南巡接驾造成的,《红楼梦》中第十六回也借赵嬷嬷之口提到了这事:银子花的跟淌海水似的。但事实是,江宁织造在康熙朝的亏空早在康熙五十二年就被曹寅之子曹颙填补完毕了,还剩余三万六千两,曹颙想要全数上交康熙作为养马之资,康熙只要了个零头六千两,返还曹颙三万两。

康熙五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江宁织造曹颙奏请进盐差余银折 》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颙谨奏:窃奴才父寅故后,奴才母子孤苦伶丁,身家性命已同瓦解,仰荷万岁如此天恩,得以保全。今钱粮俱已清补全完...所有盐差任内余剩银三万六千两,奴才无有费用之处...将此所得余银,恭进主子添备养马之需,或备赏人之用...

朱批:当日曹寅在日,惟恐亏空银两不能完,近身没之后,得以清了,此母子一家之幸。余剩之银,尔当留心,况织造费用不少,家中私债想是还有,朕只要六千两养马

由此可见,曹頫后来的亏空和南巡接驾无关,是其它原因造成的,


双影


《红楼梦》贾府被抄,原型就是曹学芹家族真实写照。曹学芹祖上跟爱新觉罗家族源渊非常深厚,据说曹家先祖有很大战功,随清军一同入关后给予很大封赏,曾祖父是首任江宁织造府织造曹玺。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

《红楼梦》就是描写的曹学芹自己家族由盛转衰,曹府(书中的贾府)与清代中睌期上层社会人家真实命运写照。

石家庄正定的荣国府是国内《红楼梦》最综合的旅游景点,有全面整体介绍,有兴趣的人士不妨身临其境去了解一下。








天边做岸


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可曹雪芹对《红楼梦》的著作权,并认可曹雪芹是曹家后人,否则一切皆空,无从谈起。现在我就以二者为基点作一简要阐释。

曹家远在奴尔哈赤时期已归附后金,明末隨清军入关,立有战功。曹氏高祖曹振彥在清初定鼎时即诰受五品奉直大夫,后署理山西大同知府。曾出任两浙盐法道,又升任两浙都转运使司运盐使。掌理盐务是一项肥缺,有可能为曹家蓄积了丰厚的家产,而且使曹家摆脱了寻常包衣的身份。

曹振彦有两个儿子,长子曹尔正,曾任旗鼓佐领,即相当于一代荣国公贾演。次子曹尔玉,相当于一代荣国公贾源。因为尔字下也一个玉字,皇上看成了一个玺字,所以曹尔玉只好改名曹玺,曹玺就是曹雪芹的曾祖父。到了曹玺这一代,曹家已经荣华富贵了。康熙二年,曹玺任江宁织造,任期达二十一年。康熙五年,曹玺奉诏回京觐见,授工部尚书銜,加一品。康熙二十二年,曹玺在任辞世,康熙刚好第一次南巡,驻跸江宁(南京),曾亲自登门吊慰。据说曹玺夫人孙氏,曾为幼年康熙保姆之一,曾护持康熙战胜天花之疾,深得朝廷嘉许。康熙第三次南巡时,曹雪芹祖父曹寅(曹玺长子)已接任江宁织造,康熙特别召见孙氏,亲书"萱瑞堂"三字赐于孙氏,还称孙氏为"吾家老人″。

这里不得不略略介绍一下织造这一职务。明清时期主要在杭州,苏州,江宁设立三个织造府,管理织造供应皇家龙衣凤羽,官品蟒服事宜,虽然不是官职,但却是皇上亲信。明朝多用宦官担任此职。清代有感于对明亡于太监之鑒,不願使用宦官,就用上三旗包衣(即皇上的奴才)代替。曹家即是皇上亲领的正白旗包衣,又与皇家有如此特殊的关系,所以在曹玺去世后,曹雪芹祖父曹寅于康熙三十年接任苏州织造,三年后又转任江宁织造。又由曹寅推荐,其大舅子李煦接任苏州织造,另一亲戚孙文成任杭州织造。形成三织造均被曹家把持,且以江宁织造为龙头。

曹寅虽为江宁织造,还担任许多其他皇上交内的事务,例如收购铜觔,供户部铸钱,籴米放赈,救济灾荒,兼任两准巡盐御史,扩展盐税收入,集合翰林学士(其中有四名状元)刻印全唐诗等等。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可以不经地方大员,专折奏报皇上,详参地方舆情,官员业绩,水旱灾害,稻谷收成等等,实际就是皇上安排在当地的耳目。在康熙后四次南巡时,均以江宁织造府为行宫,由曹寅四次接驾。在第四次南巡时,康熙亲命曹寅为通政使司通政使(正三品)。在《红楼梦》书中,大肆铺展的元妃省亲,实际就是曹寅接驾的翻版。文中说,"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哎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这还不明白吗?甄家就是贾家,贾家就是曹家,除了曹家,还有谁家接驾四次?文中其他细节也都有所指,如王熙凤说,"我们王府也预备过一次,那时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影射的是孙文成曾任粵海关监督。赵嬤嬷说,"那时候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船…..″影射的是曹寅和李煦在长江督造大船以备进京送贡品的事。

现在一些人胡拚乱造,无中生有,硬要剝夺曹雪芹的著作权,还把许多不相干的杂七杂八的臆想塞进《红楼梦》,实在不值一驳。当然,《红楼梦》不能看作曹雪芹的自传,但其中肯定有许多曹家的影子。如曹家虽没有出过贵妃,但劫出过两个王妃,曹雪芹的一个姑姑(曹寅之女丿,一个祖姑(曹寅之妹)都是由康熙作主嫁入王府的。

曹寅四次接驾,造成巨大亏空,康熙让他与李煦轮流掌管两淮盐政以弥补亏空。但亏空尚未补齐,曹寅于五十一岁去世。在雍正业台后以亏空为名,将曹頫罢官枷号,实施抄家,其真正原因大约是曹寅在康熙九子夺嫡中站错了队。从此曹家败落下来。乾隆初年又被二次抄家,曹雪芹落得绳床瓦灶,居家食粥的悲惨境地,正应了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


陈老师224723857


贾宝玉的原型其实就是曹雪芹。贾府抄家基本上与曹雪芹家世如出一辙


半庭秋


贾府从未被抄家,说贾府抄家的都是后四十回高鹗伪续,正书被抄家的是江南织造甄家


山石道人评红楼


我认为写书的人,多数写的内容多多少少都和自己有关


以茶结缘


个人经历去写才那么深刻!


啊哩嘛嘛


如出一辙


扒抓娱圈


相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