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病症的自我藥療——便祕

排便是一種反射性動作,整個反射過程受大腦皮層控制。一般認為,一日排便不多於3次或每週不少於3次;每次大便重量為150g~300g皆在正常範圍內,過多則為腹瀉,過少則為便秘。

便秘係指腸蠕動減少,大便過於乾燥,排便困難、費力,量化指標為便次<3次/周或比以前減少,一般成人2日或兒童4日以上不排大便者為便秘。長期經常便秘者稱為習慣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常見原因

1不良的飲食習慣,由於進食量不足或食物過於精細,沒有足夠的食物纖維以致食物殘渣過少。


2

飲水不足及腸蠕動過緩,導致從糞便中持續再吸收水分和電解質。


3

缺乏鍛鍊使體內的腸蠕動緩慢。


4

排入直腸糞便重量壓力無法達到刺激神經末梢感受器興奮的正常值,無法形成排便反射。


5

結腸運動功能紊亂,常見於腸易激綜合徵。


6

長期濫用瀉藥。


7

生活不規律和不規則的排便習慣。

器質性便秘常見原因

1直腸與肛門病變。


2局部病變導致排便無力。


3結腸完全或不完全梗阻。

4腹腔或盆腔內腫瘤壓迫。

5全身性疾病導致腸肌鬆弛。

6藥物不良反應。


常見病症的自我藥療——便秘


臨床表現

便秘僅是一種症狀,不一定是疾病,是由於糞便在腸內停留過久、水分太少,表現為大便乾結,並感到排便費力、排出困難和排不淨感。有些患者會同時出現下腹部膨脹感、腹痛、噁心、食慾減退、口臭、口苦、全身無力、頭暈、頭痛等感覺,有時在小腹左側(即左下腹部乙狀結腸部位)可摸到包塊(即糞便)及發生痙攣的腸管。

1


非處方藥

緩瀉藥是一類能促進排便反射或使排便順利的藥物,按作用機制可分為容積性、刺激性、潤滑性和膨脹性瀉藥。《國家非處方藥目錄》收載的緩瀉藥的活性成分有: 乳果糖、比沙可啶、甘油、硫酸鎂、大黃、山梨醇;製劑有開塞露、聚乙二醇散劑、羧甲基纖維素鈉顆粒。

乳果糖在結腸中被消化道菌叢轉化為低分子量有機酸,導致腸道內ph值下降,並通過滲透作用增加結腸內容量。成人起始劑量為每日30ml、維持劑量為每日10ml~25ml;7~14歲兒童起始劑量為每日15ml、維持劑量為每日10ml~15ml;1~6歲兒童起始劑量為每日5ml~10ml、維持劑量為每日5ml~10ml;嬰兒起始劑量為每日5ml,維持劑量為每日5ml。治療幾天後,可根據患者情況酌減劑量。

比沙可啶通過與腸黏膜接觸,刺激腸壁的感受神經末梢,引起腸反射性蠕動增強而排 便。6歲以上兒童一次1片;成人一次1~2片。一日1次,整片吞服。使用阿片類鎮痛藥的癌症患者對本藥耐受性差,可能會出現腹痛、腹瀉和大便失禁,因此不宜服用。本藥不應與抗酸藥同時服用。


常見病症的自我藥療——便秘


甘油栓能潤滑並刺激腸壁、軟化大便,使糞便易於排出,作用溫和。一次1枚塞入肛門,一日1~2次,多於給藥後30分鐘見效。

硫酸鎂為容積性瀉藥,作用強烈,用後排出大量水樣便,既可單獨使用,又可與山梨醇或甘油配伍。成人一次5g~20g。服用的同時應大量飲水。

微生態製劑可直接補充人體正常生理細菌,調節腸道菌群平衡,抑制並清除腸道中對人體具有潛在危害的細菌。口服,一次4片,一日2~3次。以溫開水或溫牛奶沖服。

2

處方藥

酚酞口服

,成人一次50mg~200mg;2~5歲兒童每次15mg~20mg;6歲以上兒童每次25mg~50mg,用量根據患者情況而增減,睡前服用。

普蘆卡必利口服,可在一天中的任何時間服用,餐前餐後均可。成人每日一次,每次2mg;老年患者(>65歲)起始劑量為每日1次,每次1mg;不建議兒童及小於18歲的青少年使用本品。

用藥注意事項

患者教育

常見病症的自我藥療——便秘

由於形成便秘的原因有很多,各種急慢性病均可引起,一時解決並非根治,故應找準病因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或增加運動量、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多食用蔬菜和水果,儘量少用或不用緩瀉藥。

1 緩瀉藥

緩瀉藥的作用途徑不一,其適應證也不同,但由於藥物會損傷腸壁神經叢細胞,造成進一步便秘,故對長期慢性便秘者來說,不宜長期大量使用刺激性瀉藥。對結腸低張力所致的便秘,可於睡前服用刺激性瀉藥,以達次日清晨排便的效用,或使用開塞露。對結腸痙攣所導致的便秘,可用膨脹性或潤滑性瀉藥,並在食物中增加纖維的攝入量。

2乳果糖

乳果糖適用於肝性腦病患者及長期臥床的老年患者,需長期規律應用,最好不要間斷,以維持正常排便。對於妊娠期婦女,如在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後仍未解除便秘,也可用中等劑量的乳果糖。乳果糖對糖尿病患者慎用;對有高乳酸血癥患者禁用。開始服用時,乳果糖常會引起胃腸脹氣和腹絞痛,但一般為暫時性症狀,服用劑量過大可引起水樣腹瀉。


常見病症的自我藥療——便秘


3口服緩瀉藥

口服緩瀉藥僅為臨時措施,一旦便秘緩解即應停用。連續使用緩瀉藥不宜超過7天,屆時若症狀仍未緩解,應及時就醫。

此外,還應積極治療原發病和伴發病,儘可能減少藥物因素造成的便秘,且應避免濫用瀉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