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在關書店,成都在開書店:有獨立書店的城市,才是有希望的

北京在關書店,成都在開書店:有獨立書店的城市,才是有希望的

前幾天老友許知遠來成都書店做新書發佈,活動結束後,一幫人在日敦社相聚。聽到我們正在談論一家新開業的獨立書店:一葦書坊,他便若有所思地說:“成都書店真多啊!”

怎麼會給他這樣的感覺呢?我愣了一下。

北京在關書店,成都在開書店:有獨立書店的城市,才是有希望的

我一直覺得成都書店少。每每到外地,特別是北京,都要大肆採購一番。我把這話一說出來,他就笑了,當然,是在萬聖書園。他也常去萬聖蒐羅。

成都書店現在的確不算少了。主要是各類大型書店,連鎖的,開在各個商業大廈裡。雖然擺著書,但書並不是它們的主要贏利點。業內的朋友介紹,這樣的店會靠各類手辦、文創產品帶來主要收入,同時,它們會為商業城帶來人流,因此商業城很喜歡它們入駐,採取低租金甚至免租,來吸引這些連鎖書店入場。這樣,就是雙贏局面。

可惜這種雙贏,對讀者來說卻未必。

至少,我在這些書店裡,買到書的可能性極小。

因為這些書店,主要服務對象就不是我。架上的書主要是為了吸引年輕的父母和孩子,或者追尋時尚的小資青年,所以,這些店售賣的書多為漂亮的繪本,一些大眾經典作品,也裝幀華美,更宜擺放,而非閱讀。

這些書,都接近禮品。那些大眾經典,也差不多是中學大學時的必讀書。

所以,我不大逛這一類書店,偶爾來,差不多都是因為參加一些與閱讀有關的活動。

新華系統的書店更不能逛,經常逛一次生一次氣。

好在網上買書方便。但是,書店買書卻有完全不同的愉快。在書架上發現一本書,先看書名、作者名、裝幀,拿在手上翻看試讀,找到一本心儀的作品。這種感受是網絡購書時完全沒有的感受。

北京在關書店,成都在開書店:有獨立書店的城市,才是有希望的

網絡購書目標明確,完全沒有意外發現,少了那種忽然打開視野的感受。

如果在書店中找到好書像談戀愛,在網上購書,就只像一場相親。欣喜與幸福的感受,完全天上地下。

但要在書店找到自己心儀的書,對書店的要求就高了。還記得上一次去北京,我們在萬聖書園和老友梁文道一起選書。他比我們更加瘋狂,推了一個很大的手推購物車,像一個在超市裡的購物主婦,購物車一會就滿了。

像萬聖書園這樣的書店,就是獨立書店。

在一葦書坊開業的時候,書坊的老闆廖宇就講起了萬聖書園。我想,真正熱愛書店這個行業的人,心目中的理想就是像萬聖這樣的書店。

廖宇引用了萬聖書園老闆劉蘇里的話:“獨立書店因獨立而存活。”

北京在關書店,成都在開書店:有獨立書店的城市,才是有希望的

幾年前,廖宇就開了一家獨立書店:讀本屋。

我們從廣州搬回成都,驚喜地發現,成都已有這樣的書店,我們就成了讀本屋的常客,我也喜歡向朋友們推薦這家書店。

一家好的獨立書店,需要的是態度和專業。老闆必須真正愛書、懂書,肯吃苦付出,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誘惑。我知道,廖宇經常會去各城各地參加書市,眼光敏銳地找回好書。對於一個小書店來說,僅差旅費都是相當一筆開銷。

但正因為有了這樣的人,這樣的獨立書店,一個城市就有了不一樣的氛圍。

北京在關書店,成都在開書店:有獨立書店的城市,才是有希望的

許知遠對成都的書店的感慨,讓我想起了前兩天他的單向空間(愛琴海店)正式關張。這幾天,又陸續聽到北京幾個與書店的消息,讀庫的庫房因不可抗力,無奈搬出北京,北京老書蟲也被迫結業。

有獨立書店的城市,才是有希望的城市。我忍不住在朋友圈說:“北京在關書店,成都在開書店,朋友們到成都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