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历史上的文化中心——陇西

因地处陇山之西而得名。位于黄河支流渭水上游。远在史前时期,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留下了仰韶、齐家等文化遗址。陇西承载着二千多年的灿烂文化,不仅在甘肃而且在全国而言都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为数不多的典范地名之一。


甘肃历史上的文化中心——陇西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 年) 始设陇西郡,汉初设襄武县,陇西郡治襄武。宋哲宗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始设陇西县,县名沿用。陇西自秦到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一直为陇右国家政权下的一、二级军政权力之治所。翻开中国浩瀚的文化典籍,随处可见的陇西(陇西郡、渭州、巩州、巩昌府、巩昌总帅府、巩昌布政使司)便跃入你的眼帘,因为陇西是早期中华民族西出京都长安的第一大政治、军事、文化重地。1668年巩昌布政使司、巩昌按察使司改为甘肃布政使司、甘肃按察使司,治移兰州,甘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才从陇西转到了兰州。人们常说的“陇中”、“陇上”、甘肃的简称“陇”等,都意含“陇西”,是从陇西承载着甘肃的历史文化而衍生。目前,在甘肃很难找到另外一个地名比陇西更具有甘肃历史文眀的代表性。

汉武帝开疆拓土,使汉朝成为空前强大的封建帝国。在实现伟业的进程中,各郡出现了一些社会精英,他们的姓氏成了大姓,也就是所谓的“郡姓”。陇西最显贵的世族李氏,郡姓也在这个时候形成了。历史上冠系在陇西名下的历史文化名人不胜枚举,到了唐代便进入鼎盛时期,如李世民、李白、李朝威、李公佐、李复言等著名帝王和文化名人;陇西堂、李家龙宫、太白故里、太白井、五李亭、李贺墓、李贺南园、李靖庙等遗址遗迹散布辖区。唐李世民登基后,诏告天下,李姓郡望为陇西。南宋郑樵辑《通志》在李氏源流的结语中说:“故言李者称陇西”。台北出版的《李氏源流》中称:“李氏族繁衍布四方,人口之多为姓氏族之冠,且我族源出于一,凡我国各地,所有李姓无不冠‘陇西郡’三字,足证李氏宗族肇始于陇西,源出于同血系,殆无疑义”。由此看来,世界各地李氏的根在陇西,共尊陇西为郡望,“陇西堂”为堂号。在众多姓氏中,郡望、堂号取郡名者实属罕见,而堂号只有一个称谓者,也只有李姓的“陇西堂”而已,这个独特现象,有它深远的历史渊源。陇西作为一个宗族的发祥地和世代相袭的郡望,其意义已远远超出了地域的名称,而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现象。一个地名,被史料典籍不停的载扬,又与世界李氏文化贯为一体,这本身就具有丰厚的历史份量和灿烂的文化光辉。

始建于唐初的李氏族人寻根祭祖的“李家龙宫”座落在龙宫步行街,是陇西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处古建筑群,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李家龙宫”而闻名海内外,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世界李氏文化中心的重要载体和标志性建筑之一。

李家龙宫

李家龙宫座北朝南,东西长600米,南北宽440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主祭堂上悬挂“陇西堂”巨匾。西主殿脊上安放九兽(只有皇宫和太和殿安放十兽)。龙宫建筑物上大大小小一千八百九十九条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雕龙,象征“十八子李”根深叶茂。唐王朝末期,社会动荡,李家龙宫随之遭劫,变成一片废墟。如今李家龙宫遗址方圆一百多亩地下仍然堆积着厚厚的瓦砾,有的地方厚达数米,当地人称“瓦渣坡”。宋、元时期陆续修复了部分建筑,亦因战火遭毁。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时任陇西知县的李汝相倡导筹资,在原李家龙宫的旧址北面恢复了部分建筑——亦称“北极宫”。重建后的李家龙宫,外围建筑有北天第一门(俗称头天门,现存头天门巷口)、北天第二门、北天第三门。宫内前部建有戏台和五座楼,院中苍松翠柏,肃穆幽静,谓之“前五楼”。后部建有祭祀堂建筑群和五座假山。五座假山分别名为普贤崖、文殊岭、白衣岩、接引山、太乙峰,均建有亭台楼阁,掩映在绿荫丛中。假山旁北极池微波涟漪,游鱼戏水,琪花瑶草,点缀其中,谓之“后五山”。清顺治五年毁于兵灾。清康熙年间重建。同治五年陇西城陷,李家龙宫再遭劫难。清末及民国初年又陆续增建维修,规模远不如前。1993年以来,陇西县多方筹措资金,对李家龙宫西主殿、南北两侧殿、北殿、过庭、聚贤楼、郡公楼、戍边楼、荷花池和北天第一门进行了修复,并修建了龙宫围墙。修复后的北天第一门三开间,中间宽3.50米,通宽6.60米,进深4.50米,高9米,雄踞北关。正堂供奉“李氏始祖利贞公”、“李氏先祖李耳公”、“李氏先祖李崇公”、“李氏先祖李琼公”之位,供族人祭祀。西主殿南北两侧墙上绘着李氏始祖利贞公“食李维生”、李耳公“西出散关”的壁画;西主殿、南北两侧殿门顶绘有“伯阳故里”、“谥号老聃”、“礼答尼山”、“守藏室史”、“函谷迎宾”、“关尹从风”、“深谷牧牛”、“终南授徒”、“著道德经”等人物画。龙宫现存脊兽均为北宋时期的砖雕,其雕工精细,形态生动,线条流畅,保存完整,为一组精美的艺术珍品,极具文物价值和考古价值。李家龙宫院内一株盘曲低徊、多年枯萎的沙柳,极似一条欲飞或像一条降临的苍龙,人们称它为“龙树”。或许是逢世的巧合,或许是“龙气”的凝生,在龙宫重建修茸之际,百年龙树枯枝上泛出点点新绿,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迎接着一批又一批来李家龙宫的游人和李姓儿女。



陇西堂位于县城南郊,渭河之滨的仁寿山公园内。主祭堂为重檐歇山顶式结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陇西堂是海内外李氏后裔寻根访祖梦寐以求的“圣地”,“陇西堂”是世界人文历史的精粹。

甘肃历史上的文化中心——陇西

近年来,相继有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菲律宾、美国、荷兰、印度尼西亚、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及大陆各省、市、区的李氏组织和李氏族人数十万人到陇西旅游观光和寻根祭祖。原国家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国家统计局长李德水等领导也先后到陇西视察指导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