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夫妻賣“非遺小吃”燈盞糕23年,一天賣300個,食客:吃了上癮

提起溫州,大家可能會想到溫州人那了不起的經商頭腦,會想到難懂的方言,不過溫州的美食也很多。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當地一個經典特色小吃,在2014年這款小吃更是被列入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它就是燈盞糕。

溫州夫妻賣“非遺小吃”燈盞糕23年,一天賣300個,食客:吃了上癮

在溫州的一對夫妻就是做燈盞糕的,兩個人已經做了23年,由於賣的年頭長,老顧客非常多,再加上大家口口相傳,每天排隊來吃的人很多,一天可以賣300個。

溫州夫妻賣“非遺小吃”燈盞糕23年,一天賣300個,食客:吃了上癮

一大早,當別人還在夢鄉時,二人就起床準備食材。先是將大米和黃豆浸泡兩個小時,然後把它們用石磨磨成米漿,加入麵粉和調料攪勻。接著大姐會去準備主料,一般是蘿蔔絲、肉絲、雞蛋。

溫州夫妻賣“非遺小吃”燈盞糕23年,一天賣300個,食客:吃了上癮

在這裡要說一下蘿蔔絲,這看似簡單的食材卻是燈盞糕的主材,所以他們在製作時一定會選擇新鮮的蘿蔔絲,絕不會用幹蘿蔔絲,以此來保證燈盞糕的鮮嫩多汁的口感。許多顧客都說有些商販為了方便就用剩下的幹蘿蔔絲,而他家這麼多年還保持著外焦裡嫩的口感。

溫州夫妻賣“非遺小吃”燈盞糕23年,一天賣300個,食客:吃了上癮

食材準備好,夫妻倆就開始賣了,一般上午人很少,到下午兩點左右,人開始增多,也是他們最忙碌的時候。

溫州夫妻賣“非遺小吃”燈盞糕23年,一天賣300個,食客:吃了上癮

只見大哥拿出一個特質的模具,在裡面抹上一層油,用湯勺舀入一些準備好的米漿,再放入調好的蘿蔔絲餡,最後淋上一層面糊,將模具放進油鍋裡進行煎炸。

溫州夫妻賣“非遺小吃”燈盞糕23年,一天賣300個,食客:吃了上癮

大哥做時間長了,油溫把控非常精準,漫溢成原狀的米漿在油不斷加熱中迅速發酵,充氣成圓形,離開模具浮在表面,金黃色的燈盞糕非常養眼。

溫州夫妻賣“非遺小吃”燈盞糕23年,一天賣300個,食客:吃了上癮

做好後,大姐便準備打包,有時二人輪流做。他家的燈盞糕外皮鬆脆,圓邊酥軟,新鮮的蘿蔔絲非常爽口,獨具風味。剛出油鍋的燈盞糕,濃香撲鼻,金黃誘人,吃一口令人回味無窮。

溫州夫妻賣“非遺小吃”燈盞糕23年,一天賣300個,食客:吃了上癮

夫妻倆每天都這樣忙碌著,但二人臉上看不出疲憊,辛勤的勞動和一心為顧客的匠心讓他們的生意非常火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