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今年豬肉類產品進口量預期超300萬噸

預計今年通過豬肉及副產品的進口量將超過300萬噸,牛羊肉禽肉等替代品的進口總量將達到270萬噸。明年的進口會進一步增長。

11月7日,在第二屆進口博覽會配套活動第十屆中國國際肉類大會上,受去年8月開始非洲豬瘟影響,豬肉成了國內外都關心的話題。

世界肉類組織主席、法國豬肉聯盟主席胡儒表示,明年全球有可能面臨豬肉短缺現象。今年以來國際肉類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目前豬肉進口價格到岸價也已經達到了5000美元左右,比四五月份漲了一倍。

中國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副司長王斌介紹,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豬肉產量3181萬噸,同比下降17.2%,第三季度下降了40%。第三季度下降明顯主要是在留存種豬,表現為存欄量上升,預測2020年下半年將恢復釋放產能。

大會上,王斌指出,中國的豬肉產量去年是5408萬噸,需求方面,受價格大幅上升的影響,豬肉消費的擠出效應十分明顯。十月上旬以來,商務部一直在關注並評估豬肉消費的下降,總體判斷是下降了20%-30%。各地的情況不同,北方的豬肉價相對低一點,南方部分省份的豬肉價高,消費量下降也比較大。

他表示,隨著冬季到來,消費量會逐漸進入一個小旺季,特別是春節、元旦,需求會進一步增加。王斌希望各進口商、供應商和中國的採購商積極合作,“現在是最佳的時機,可以多籤一點豬肉的合約。在春節元旦還是明年一季度的這個黃金季節,可以佔領中國市場,最終滿足供應的短缺。”他說。

在需求方面,王斌指出,預計今年通過豬肉及副產品的進口量將超過300萬噸,牛羊肉禽肉等替代品的進口總量將達到270萬噸。明年的進口會進一步增長。“我們團隊也有具體詳細的數據測算,我們要看到,今年以來國際肉類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目前豬肉進口價格到岸價也已經達到了5000美元左右,比四五月份漲了一倍。”

王斌表示,“希望廣大國際肉類貿易企業能夠有長遠眼光,合理地確定出口價格,和我們的採購商建立長期、穩定、可持續的貿易關係。這樣才能比較平穩地進入中國市場,不要借當前中國豬肉大幅漲價,而失去在中國市場長期發展的大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