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選課物理化學歷史怎麼樣?

null116909127山東


物理化學歷史組合,號稱最難的組合,選擇這個組合的學生確實不多,但是在我看來,這個組合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組合,尤其對於學霸來說,這個組合不必理化生組合差。

前兩天我和一個選擇理化史組合學生聊天,她給我說其實她的這個組合,比理化生組合更好,比如高二這次期末考試,她的物理和化學,和其他尖子生都沒拉開差距,但是歷史卻成了她的提分科目,所以這次總成績比選擇理化生組合的學生更高,考了總分年級第一名。

一、理化史組合,難在哪裡?

我們先來看看山東省2017級選科數據,選擇物理+化學+歷史組合的學生僅有10894人,佔比2.04%,在所有組合中排名倒數。

為什麼選擇這個組合的人數少?其主要原因就在於這個組合最難!

物理難學,歷史難考,這是一個普遍的認識,物理是選考科目中思維要求最高的科目,這是大家的共識,不再多說。但是,說歷史是難考的科目,也許有人並不認可。

歷史的難,並不是難學,而是難考!對於成績好的學生來說,物理考90分以上並不難,但是歷史考90分以上,可能就非常困難了。歷史學科考查學生的五個素養: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這五個素養,對學生來說,實際上要求是非常高的。因為高考題目是大學教授命題,再加上主觀性強,命題沒有邊界,這對高中的歷史學習甚至是歷史教學都產生很大的衝擊,歷史題目過難,導致大家都有一種”學什麼不考什麼,學了沒有用“的感覺,尤其是2014年左右,全國卷的歷史題平均分只有40多分,也說明了這個問題,好在後來幾年,命題專家們認識到這個問題,逐漸降低難度,歷史成績才逐漸提升。

歷史學科的這個特點,對於學霸來說,顯然不如生物更有把握,因為生物是客觀性非常強的科目,而且難度比物理和化學少,所以深得學霸喜愛。

因此,選擇理化生組合的學生,山東省有接近7萬人,而選擇理化史組合的學生只有1萬人多一點。

二、理化史組合,好在哪裡?

但是,理化史組合,也有自己的優勢:

1、物理和歷史相互補充,學起來並不難:以前文理分班時,有一個共識:歷史學得好的學生,基本上都選擇理科了。理科的理性思維,對於學習歷史非常有幫助,歷史這門學科,需要記憶,但是並非只靠記憶,理解非常重要。另外,歷史學科培養的學生髮散性思維和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等素養,對於學習物理也非常有幫助,有利於培養創新型人才,這一點要比生物對理科生的貢獻更大。

2、歷史的賦分優勢,是生物無法比的。我們這裡有次考試,生物命題過於簡單,評價範圍又比較小,導致一種結果就是學生的賦分差距非常大,95分的可能會賦分95分以上,而94分的可能就會賦分成80多分,原始分差距1分,賦分差距10分甚至更多,這種可能是有的,尤其會出現在下面這種情況:學霸多,試題難度小。由於選擇生物的學霸比較多,如果你的生物不是非常有優勢,賦分低的可能性會有的。

而選擇歷史的學生中,學霸不多,雖然歷史考80多分,比生物的90分要少,但是如果賦分後,歷史就可能賦分成90多分,而生物則可能賦分成80多分。

3、選擇理化生和理化史組合,選擇的專業差不多。只有極個別的專業,需要學生選擇生物,絕大多數理工科專業,只要選擇物理和化學,或者只需要選擇物理就可以,所以只要選擇了物理化學,就能保證專業選擇,那麼歷史和生物,哪個更有利於賦高分或者對以後發展有幫助,就可以選擇哪個組合。

三、高中選科,應該避免哪幾個誤區?

山東經歷了兩屆選科了,從學生選科情況看,學生選科有很大的盲目性,這對於一個十四五的孩子來說,確實是一個非常難的課題,所以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都需要提前學習選科的相關知識,理性選科,應該避免以下幾種誤區:

1、隨大流選科:

進入這種誤區的學生是最多的,比如成績優秀的學生,看到別的學生選擇理化生組合,自己就要選擇理化生組合,選擇別的組合,好像就會變成學習不好的學生一樣,殊不知,在賦分模式下,這種隨大流選科危害是非常大的。比如這次全市統考,選擇物理的學生,因為100分的學生比較多,所以99分學生就被賦分成91分,92分的學生就被賦分成70多分,那些考80分的學生,會被賦分成多少分呢?

比如你以後打算學計算機,只要選擇物理就可以了,後面兩科一定要選擇對自己提分有利的學科,何必隨大流去選理化生組合呢?

2、逃避性選科:

選擇歷史化學生物這個奇葩組合的學生,多數都屬於逃避性選科的學生,因為既然打算學習理科,怎麼能不選物理呢?選擇歷史和這兩門理科搭配,既不倫不類,又得不償失。物理不好,要想辦法把物理學好,可以不選化學,“理化不同選”,選擇物理加上兩門學習相對容易,作業相對較少的學科,集中把物理攻上去,是沒有問題的。如果物理確實不好,那就做好選擇文史類專業的準備,除非這三科都能幫你提分,否則這樣的組合,在你報考志願時就會領悟:這時留下的淚,都是選科時腦子進的水。

3、隨意性選科:選擇政治歷史化學怎麼樣?這個比化生史組合更加糟糕,但是也有學生選擇,因為這個學生高一是化學課代表,自認為化學學得還可以,而且深得老師喜愛,喜歡學習化學這門學科,但是物理和生物都不好,所以選擇了這個組合,然而年級選擇這個組合只有幾個學生,那麼這些學生必然要走班,而據我瞭解,他的化學只是相對物理和生物好一些而已,平時只能考70分左右,賦分一點優勢沒有,這個組合,也基本上不會選擇理工科專業,如果賦分更低,選這個組合,有何意義?

所以,學生選科,要堅持這麼幾個原則:能學的、想學的、要學的、競爭小的,學校實力強的,綜合這幾個因素進行選科,才能選擇最適合的組合。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如果對你有幫助,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高中選科同時可以選擇物理和歷史,說明這是執行的3+3模式,現在最典型的是山東省。山東省去年就出臺了相關選科政策,也就是說2020年,他們將迎來新高考方案執行後的第一屆高考生。

3+3高考模式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模糊了文理科的概念,從6門課中選3課,可以任意選擇,文理搭配,只要你喜歡,任何搭配都可以。而3+1+2的方案也說不分文理,但,事實上,因為要求了必選物理或者歷史,而且教育部又同時出臺了3+1+2模式下的將來報考對應的對專的相關選科規定,實際上是意味著還是分文理的,而種文理分科事實上也是適應將來大學的需要。

題主說選課選擇了物理化學歷史三門課,看起來似乎很好,可以遊刃有餘,將來報考專業的時候可文可理,但事實上,等你真的上了大學,可能會發現自己想要上生化方面的專業的時候,沒有選擇生物是有欠缺的。而如果選擇純文科類的專業,可能又會覺得自己政、地科目上存在欠缺,而高中學得那麼辛苦的物理和化學到了大學卻沒有什麼用。

高考改革喊了好些年,去年好多省份都說在改革,最後大都推遲了,可能問題就出在這裡,說明3+3的模式並不是成熟的模式,不宜推廣。而今年改革的省份,基本上都是實行了3+1+2的模式,這也從某種程度上說明,後一種模式將來更適合高校的需要。畢竟,

對於我們考生來說,考大學只是一種手段,把大學讀好才是目的。從手段上來,你的選擇沒有問題,現在都還沒有考過,誰也不知道結果會是如何,但是實際的目的來說,可能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蘇小妮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693339813292032264/

考生得先了解自己,瞭解自己的興趣所在,瞭解自己最擅長的是什麼。未來要讀什麼專業,與選科關係緊密!

選科數據:

理+化+史 可報專業比例99.9%

理+化+地 可報專業比例99.4%

理+生+史 可報專業比例99.3%

理+政+史 可報專業比例99.3%

理+史+地 可報專業比例99.0%

理+生+政 可報專業比例99.0%

理+政+地 可報專業比例99.0%

理+化+政 可報專業比例98.9%

理+化+生 可報專業比例97.4%

其中:

物理可選專業:熱能與動力工程、工程力學、測控技術與儀器、理論與應用力學、地球物理學、材料科學類、機械類、核工程與核技術學、海洋科學類、應用物理學、信息與電子科學類、航天航空類和武器類、電子科學類;

化學可選專業:核工程類、生物科學類、地質學類、食品科學與工程類、材料類、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林業工程類、應用化學、醫學技術類、化工與製藥類;

生物可選專業:生物工程類、植物生產類、動物醫學類、動物生產類、醫學類、科學類、草業科學類、環境生態類、水產類、森林資源類、環境科學類;

政治可選專業:馬克思主義理論類、法學類、公共管理類、教育學類、工商管理類、哲學類、經濟學類、歷史學類、政治學類、社會學類;

歷史可選專業:考古學、民族學、漢語言文學、歷史學、政治學科、地理學科、文物保護技術、世界歷史、中國共產黨歷史、馬克思主義研究等;

地理可選專業:氣象類專業、水利水電類、旅遊類、資源管理類、城市規劃類、酒店管理類、地質勘探類、地理教育類、地圖測繪類

學科難度比較(均衡來看)學科難度 物理>化學>地理>生物>歷史>技術>政治高校優勢專業學科需求 物理>化學>技術>生物>地理>歷史>政治總體競爭強度 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技術>政治(生物、地理競爭激烈,技術競爭強度上升

希望以上的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青少年機器人創客


新高考改革以來,有的地區實行3+3模式,而有的地區實行3+1+2模式!而題主選擇的是物理化學歷史,那就排除了3+1+2模式。



新高考3+3模式的好處就是選科靈活,對於偏科的人來說最佔優勢。但有利也有弊,都選擇自己的長處,競爭肯定也非常激烈。因此在選科的時候也要因人而異,學生在選科時,必須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優勢進行選擇,不可盲目跟隨大流選取一些熱門學科,競爭力大,不利於自己的發展。


那麼選擇物理、化學、歷史怎麼樣?我個人覺得這一選擇非常不好。因為這一選擇競爭太激烈,物理+化學+歷史是一種偏理科的選擇,是很多學生願意選的組合,但也是所有20種選擇裡難度最大的一種組合。所以競爭非常大,除非你對這幾門學科有比較大的把握,否則很難上自己心儀的大學!

以上觀點純屬個人愚見,僅供參考!如果是你,你會如何選擇後三呢?歡迎各位留言吐槽!


山村老師看教育


這個看你興趣愛好了。 上高中時我理科很差,不過好的大學在河南一共有一萬多人,百分之八十招的都是理科生,只有百分之二十招的文科生,加上班內男生大多報的理科,也就選擇理科,理科是一門興趣學科,不是你努力就可以提高的,還要有專門的老師來輔導,幫助你提高每個知識點,高考時理科很差,上高三用大半年時間提高理科很難的。
建議選擇你喜歡的學科,你有優勢的學科,這樣高考時才有優勢,不管選文還是選理。高考其實就是和本省幾十萬考生比成績,不管用什麼方法,提高成績才是主要的,分高了,就是你選大學,而不是大學選你。


八零後不哭


第一,根據目前的3➕1➕2政策,物理和歷史不能同時選擇。

其次,物理作為科技開發和應用的基礎學科是具備優勢的。

第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其載體是中華文化和對華夏民族的自我認同。歷史就是基本要素,未來比重會增加。

第四,化學作為材料科學的基礎,也是國家鼓勵的學科,但是專業選擇範圍不如物理廣闊。

當前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國家需要大量的物理化學人才來從事自主研發,自主創新。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科技大國轉化,也需要更多的物理化學人才。所以在就業上物理化學潛力很大。同時競爭會非常激烈,但是科技創造財富的機會也比任何時候都高。

歷史作為人文文化的基礎,不但在意識形態領域和民族復興上有重要作用,而且在人類社會組織管理和規則制定方面都有相當的借鑑意義。


越野周生


物理和歷史能同時選,那就意味著不是3+1+2,而是3+3.

物理是自然學科的基礎,歷史是人文學科的基礎。這樣的選擇個人認為很不錯,算是文理綜合,上了大學能選擇的專業很多。

當然選專業更多的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擅長來選,再綜合考慮一下就業,你既然這樣問,那說明你想對更喜歡和擅長這三科,這樣的選擇在我看來完全沒問題。


重慶子成教育


因為本人學理科,就是物化生的那種,所以覺得歷史很難記,初中的時候,我們那個歷史老師很厲害,每天上課不帶書,上課前都要提問,我們上黑板答題,不會就打手心,他自己編了很多記憶口訣,那個時候覺得歷史真實簡單啊,後來上高中,自己不太會記憶方法,就覺得記不住。這個看你個人吧,咱也不清楚你的情況,反正感覺這麼選的話,挺累的。


在東北的四川人


看個人愛好吧,一般來說男生都比較喜歡歷史,對歷史中的名人故事感興趣,同時也對史上名將的英雄事蹟感興趣。化學的話屬於理科類型,如果你是學理科的,可以選擇歷史,因為在花費腦力學習理科之後,可以看看歷史,既能達到放鬆的目的,也能學習其知識。


氣勢如虹


本人理科,物化生,文科是政史地,歷史這東西主要靠興趣,有興趣看的多了就記住了,比如說,乾隆和華盛頓是一年的人,比如徐福為秦始皇找不老藥,感興趣之後就會自己去找歷史方面的東西去看,看的多了就知道的多了,讀史使人明智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