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釣著魚,漂目卻自己上升了,這該怎麼解決?

懸墜底釣時,釣著釣著,浮漂自動高出一目二目,這就是自動長目。初學者也許覺得不可思議,因為他們所學到的、聽到的釣魚知識都是說浮漂不可避免都要“吃水”,連釣線也會少量吃水,所以浮漂目數應該是越釣越少才對,怎麼會自動長目呢?

正釣著魚,漂目卻自己上升了,這該怎麼解決?

浮漂長目是客觀事實,但由於各種原因,浮漂自動長目的真相被釣手自己給掩蓋了,所以感到疑惑不解,其中也包括一些老釣手。少量的長目誤以會是釣點有深淺或者自己調的釣目不準;更換過子線後,以為是子線加長了;也有釣者認為釣點魚多,魚托住了魚鉤沉不下去了。分析浮漂自動長目的真正原因有三個,應採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才能保持釣組原有的靈敏度,才能釣出好的效果。

正釣著魚,漂目卻自己上升了,這該怎麼解決?

水底的水密度增大使鉤餌變輕

這種情況往往在競技漁場或高密度魚塘休閒釣時發生,野釣較少。釣手連續不斷拋餌引魚,商品粉餌霧化,大批魚進窩攪動,使水底的水質變得渾濁不堪,水的密度下層比上中層加大,鉤餌到達這裡所產生的浮力自然就增大,浮漂就到不了原定的釣目。也有的釣場,底部淤泥和殘存的食料較厚,魚爭食新餌時不斷攪動使其水底同樣變濁。應對方法有四種:

1 在懸墜上加少量鉛片,釣目不變;

2 改變原定釣目,延長水線、上移浮漂;

3 減少鉛片(或不變)加大調目釣離底;

4 不改變調目和釣目,但拋鉤要離開餌窩中心區域、改釣窩邊沿,過一段時間再釣中心區。

四種方法各有特點,根據大師和高手們的經驗,採用後面兩種方法通常較好。

正釣著魚,漂目卻自己上升了,這該怎麼解決?

水面有懸浮物,風線沒有沉下去

調漂時壓線入水,釣的過程中遇到油汙等懸浮物,風線漂在水上沉不下去,或者水淺怕驚嚇到魚不敢壓竿入水,致使釣目抬升。這個原因比較好理解,但應對方法如果錯,將帶來負面效果:

原來魚訊雖少總還有,調錯了方向有可能一點魚訊都沒有。比如原先釣二目,魚咬鉤很有規律,長目到三目後,情況變壞,那應把浮漂往上移一目改釣四目,而不能往下移一目試圖恢復釣二目。否則會適得其反,把已經上抬餌鉤再提高,進一步惡化了魚就食的良好條件。當然主線用比重大的碳素線不壓竿,風線也能自然沉下去,這種情況就不會存在了。

正釣著魚,漂目卻自己上升了,這該怎麼解決?

釣線的延伸

尼龍線具有較大的延伸性,這是釣友都有體驗的。與彈性不同,延伸後的釣線不會再縮短。當釣到大魚或者連續釣上較多較大規格的對象魚後,釣線不可避免的都要延伸一定的長度。浮漂以下的主線和子線的延伸反映到浮漂上就是長目。釣點越深,長目現象就越明顯。

所以釣者在關注子線的同時,要十分注意主線的使用壽命。釣線延伸引起的自動長目後果大多是魚訊變少、抬漂增多、魚易脫鉤等。應對的辦法就是重新找底複核一下,下移浮漂,找到適宜釣目就可以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