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老爷子拍新闻30年 转型做自媒体4年:照片要经得起时代的考验


#自拍我的故事#上个月去城固参加人民摄影“金镜头”新闻摄影作品颁奖典礼,获奖名单上有几位和我一样都是自由摄影师。 自由摄影师属于体制外的摄影人,就像庙里的和尚,坐在庙里念经,出来就是个普通人,但吃喝拉撒大家都是一样的。

体制内是不认可“金镜头”这个奖,没哪个媒体记者拿着这个获奖证书去申报职称,但这个奖在新闻摄影圈里很有分量,它不管你是哪个庙里出来的和尚,只要作品真实客观都有机会获奖,连续举办了28届,确实给民间自由摄影师提供了公平的舞台。

说起来离开报社四年了,我在记者这个行当干了二三十年,现在失业了。当时有点想不明白,记者咋可能下岗?但仔细琢磨,原来是互联网发展太快了,手机里什么新闻都能看到,谁还愿花钱去买报纸。所以,很多记者改行了。

看到有同行哥们挣钱了,我也想在大风大浪里施展一下自己的才华。但走着走着就走不动了,并非是智商出了问题,而是在媒体干了这些年,脑子里这根筋总是转不过弯来,看到那些底层挣扎的草根,好像记录这条路还要走下去。

在报社工作期间,我好像还有点能耐,可如今什么都不是了,何必去折腾?但自从做了自媒体,发现“记者”这个行当并非是某个领域里的专利,其实记者就是记录者,法律赋予每个公民都有知情权,只要把真实的展现出来,佐证这个时代,他就是记者。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记者,哪怕你吃个肉包子拍下来发到朋友圈,也是在传播,只是受众面大小而已。比方我就加了好几个朋友圈,平时拍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发上去,哥们看到后,都知道我今天吃肉包子了。

这些年来我一直没停下,只要符合我的采访对象,并且接受我的采访,我就会赶过去。和草根比较好打交道,并非是我能给他们带来多少实惠,而是不想让他们感到孤独,甚至看到了一丝希望。

比起在报社,现在的自由度更大了,我想去哪就去哪,没人管,不像以往什么稿子都要去采访;这里搞个剪彩、那里评个先进,好人好事铺天盖地。 

出来后搞了个《草根》公众号,这还把人给拴住了,整天想着写点啥、拍点啥,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过去了好几年。 如今还真要感谢互联网救了我,不然这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找不到出口,虽然《草根》的受众面有限,但总有同路人,公众号里的留言大多是支持和鼓励,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有人说我是在做公益,还有人说是在做慈善,我觉得都称不上,无非是给别人帮点小忙,参加了几次公益活动而已,其实我一直在做记录者。公益慈善和记录者是有区别的,严格地说,记录者不能选边站,必须真实客观地展现,留给他人去思考和理解,如果带有主观偏见,它就不客观了,甚至会造假,这顶帽子我戴不起。

自媒体走到今天是互联网在推动,虽然是个体思维,但肩负着一种责任,采写的稿子必须经得起时代的考验,绝不能以造假毁于一旦,不然,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受众的吐沫都能把你给淹死。


至于个人能力那是另一码事,过去在报社采写的稿子要经过多道关,现在要独立完成,压力确实很大,逼得自己要脚踏实地去认真做事。

我不太在意别人说我是记者,还是自媒体人,只要我采写的稿子能给受众带来一点能量,哪怕是苦涩的触动,那我也是在追求事实的真相,实在不行,它至少影响了我一个人,让我读懂了一些社会现象。

今天是记者节,也是全民记录的节日,推动社会进步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只有文明社会才能体现出人的尊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