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名塔」第一百三十二座:山西代縣阿育王塔


第一百三十二座,山西代縣阿育王塔,坐落在代縣城內古城圓果寺內,俗稱白塔。

該座阿育王塔始建於隋仁壽元年,即公元601年,原為木結構,稱“龍興”,到了唐朝會昌二年,即公元842年,遭遇大規模的滅佛運動,該塔被毀,直到唐宣宗大中元年,即公元847年重建,並改“龍興”為“圓果”。

到了北宋元豐二年,即公元1079年,再次被焚,宋徽宗崇寧元年,即公元1102年再次重建。而到了南宋嘉定十一年,即公元1079年,元兵南下,該塔再次毀於戰火之中。該塔在修建之後的600多年中歷遭三劫,直到元至元十二年,即公元1275年改建成為磚塔。

塔為圓錐體、佛教藏式造型,塔基平面為長方形,南北長50米,東西30米,高1.5米,塔建於塔基正中央。

塔平面為圓形,磚砌,周長60米,高40米,作覆仰蓮瓣及重澀混肚與方澀的須彌座式,雕刻著各種花飾、荷瓣和印度的“陀羅尼經”。

塔身上施曲尺形彌座,座上承剎杆,原有磚作相輪十三層,兩層已毀,上覆蓋盤,中裝金頂寶珠,造型秀美,雄健挺拔,雕藝高超,堪為我國藏式塔中之佳作。

該塔共分四層,各層簷下均配置華麗的磚仿木構斗拱,一至三層平面作八角形,底層中部磚制斗拱,北側闢一券門。

二、三層均設平座,除各正面闢拱形券門外,還在各側面雕以斜欞假窗、方形佛龕。第三層平座甚大,而塔身顯著縮小,簷上拐角處均雕力士像,以承託塔身的第四層。第四層平面略呈圓形,外觀如同一圓錐體,這是塔的主要部分,也是塔的精華所在。

大美中國古建築之“中國古代名塔”系列,感謝關注,感受中國古建築之美!

大美中國古建築系列內容,等待你的支持,別忘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