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任滿3年,朱元璋特意交代:不滿9年不給升官,終成一代名臣

明朝洪武二十五年三月,明太祖朱元璋收到一份來自吏部的奏摺,朱元璋看過之後,立即命人把吏部尚書詹徽請來,對詹徽說:“朕看了你送來的官員升遷名單,基本沒有問題,只有一人暫時不可升遷,此人就是蹇義。”蹇義是明朝舉足輕重的大人物,他是歷經六朝,盡忠職守,是明朝的一代名臣。不過,此時的蹇義還是一位經驗不足的中書舍人,只能算是個小人物。

大臣任滿3年,朱元璋特意交代:不滿9年不給升官,終成一代名臣

朱元璋為何不讓蹇義升遷呢?吏部尚書詹徽也不明白,詹徽當了三年吏部尚書,為官清廉,為人正直,他深知蹇義是個人才,為了不埋沒人才,詹徽挺直腰板問朱元璋:“臣斗膽問陛下,蹇義素來勤勉,如今任滿3年,不知犯了何錯,卻不準升遷呢?”《明史·蹇義傳》給出了答案:

滿三載當遷,特命滿九載,曰:“朕且用義。”

也就是說,蹇義3年任期已滿,本應該升遷,但朱元璋要重點培養蹇義,所以故意不給他升官,讓他幹滿9年再提升官的事情。下面我們來說說這個蹇義。

大臣任滿3年,朱元璋特意交代:不滿9年不給升官,終成一代名臣

蹇義,重慶人,本名叫蹇瑢。蹇義小時候是個“神童”,才華卓然,當時的重慶知府曾評價蹇義:“這個孩子以後的成就肯定超過我!”洪武十八年,22歲的蹇義一舉考中進士,入職翰林院。朱元璋是一位脾氣剛硬的帝王,大臣們的奏摺,稍微不順朱元璋心意,便會遭到朱元璋怒斥。蹇義給朱元璋上過幾次奏摺,都非常符合朱元璋的心意,因此引起了朱元璋對他的重視。

大臣任滿3年,朱元璋特意交代:不滿9年不給升官,終成一代名臣

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召見蹇義談論政務,蹇義將自己的想法有條不紊地向朱元璋闡述,朱元璋感受到了蹇義一腔抱負,他問蹇義:“姓蹇的大臣不多,你是蹇叔的後代嗎?”蹇義只是向朱元璋磕頭,不敢回答。蹇叔是春秋時秦穆公手下著名的政治家,和百里奚齊名,蹇義並不是蹇叔的後代,所以他不敢回答。通過此事,朱元璋覺得蹇義非常誠實,就賜他一個“義”字為名,從此改名叫蹇義。並且升任蹇義為中書舍人,兼任徵事郎。

大臣任滿3年,朱元璋特意交代:不滿9年不給升官,終成一代名臣

一轉眼三年過去了,蹇義在任上十分勤勉,屢次得到上司們的褒獎。按照吏部的慣例,三年任滿,就可以被提拔了。也就是這時,吏部呈報給蹇義升官的奏摺,被朱元璋否決了。朱元璋認為,像蹇義這樣的人才,應該多在底層歷練,磨鍊一下心性,以後方能大用。因此朱元璋向吏部下令,蹇義必須滿9年才能升官。

洪武三十一年,蹇義終於在任上熬過了9年,這九年,蹇義的身心得到了極大的鍛鍊,只是,九年過後,朱元璋駕崩,建文帝登基。登基後的建文帝,為了履行朱元璋之前的承諾,提拔蹇義為吏部侍郎。只是,建文帝身邊有了齊泰、黃子澄等心腹大臣,他對蹇義並不信任。建文帝聽取齊泰等人的建議,不僅力主削藩,還改變了許多朱元璋制定的國政,蹇義雖然不同意,但也無力阻止。隨後,靖難之役爆發,朱棣的大軍歷經三年多,攻入南京,皇位易主。

大臣任滿3年,朱元璋特意交代:不滿9年不給升官,終成一代名臣

朱棣在用人方面的才能要遠遠超過建文帝,他剛一登基,就重用蹇義,幾個月後,升任蹇義為吏部尚書。當時很多人建議把建文帝制定的政令都廢除掉,蹇義對朱棣直言說:“建文帝的政令並不是完全都是錯誤的,有的也非常合適,不建議全部廢除。”朱棣聽從了蹇義的意見,對蹇義信任有加。

大臣任滿3年,朱元璋特意交代:不滿9年不給升官,終成一代名臣

朱棣執政時期,屢次對外征討,蹇義輔佐太子朱高熾施行仁政,減輕賦稅,為明朝百姓辦了許多事實。明仁宗、明宣宗時期,蹇義身為老臣,為“仁宣之治”貢獻出傑出的政治智慧。另外,蹇義的情商極高,他為官50年,從不背後說人壞話,也不曾和任何一位同僚有過爭吵,人緣極好。明朝的“三楊”雖然有時候意見不一,但對蹇義卻都十分尊敬(下圖為蹇義墓)。

大臣任滿3年,朱元璋特意交代:不滿9年不給升官,終成一代名臣

蹇義一人歷經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六朝,為官50年,親眼目睹明朝的“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三大治世,並且為後兩者做出過巨大的貢獻。但回過頭來看,朱元璋當年看人還是比較精準的,若無朱元璋故意歷練蹇義9年,蹇義或許不會取得如此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