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巴州警方通报女教师坠亡事件 不予立案引发舆论争议

四川巴州警方通报女教师坠亡事件 不予立案引发舆论争议

舆情综述

11月4日凌晨3时许,四川巴中市公安局巴州分局官微“@平安巴州”发布通报,对女教师何某坠亡事件作出调查结论。称事发当日何某与丈夫两人饮酒后因琐事争执,何某在争吵后情绪激动翻越楼道窗户跳楼身亡;警方认定何某坠楼身亡系自杀,排除刑事案件,作出不予立案的决定。

该通报迅速吸引网民关注,事件原委经过媒体回顾再次回归舆论场。据四川本地媒体“巴中看点”9月1日报道,8月28日凌晨,巴中市26岁女教师何某从小区14 层高楼坠落身亡。监控视频显示何某与丈夫陈某某在电梯中发生激烈打斗,出电梯一段时间后何某坠亡。据何某闺蜜透露,何某曾称其婚后多次遭到陈某某殴打,并流露出轻生想法。何某父亲蔡某某则称,巴中警方已介入案件调查。对此,不少网民猜测何某坠亡与陈某某家暴行为有关,呼吁对陈某某追责。10月8日,澎湃新闻跟踪报道称,警方初步认定何某系自杀,陈某某只有民事责任没有刑事责任,何某家人对这一说法表示质疑,认为“电梯监控有盲区”,需查清期间发生何事。该事件并未掀起较大舆论波澜,舆论关注度一度沉寂,直至巴州公安给出不立案结论。

对于警方结论,何某家人表示不接受,称将“继续讨说法”。何某父亲对媒体表示,该事件仍存较多疑点,拒绝与陈某某和解,已聘请律师向上级部门申诉。11月5日,何某生前录音曝光,其曾称丈夫“把我按在地上,踩我头发、掐我脖子,我当时有想死的冲动”。陈某某接受媒体采访并撰写长文回应否认,自称其已通过测谎等。相关内容引起舆论热议,中国网等媒体认为,警方没有对“陈某某行为与何某跳楼行为有无刑法上直接的因果关系”这一关键问题作出说明。网民多质疑涉事男子“说谎”,认为法律对婚姻内遭受家暴的女性保护仍有不足;部分声音不满网民“舆论审判”,不顾警方结论而强行认定男子“有罪”;还有网民将此案与李心草案联系对比,追问“如果李心草跟那个男人有结婚证,是不是也是不予立案”。

截至11月7日12时,与此事有关的媒体报道共2500余篇,微博4.1万余条,微信近4560篇。新浪微博话题“#26岁女教师坠亡警方不予立案#”“坠楼女教师生前录音#”等阅读量逾8亿次。

四川巴州警方通报女教师坠亡事件 不予立案引发舆论争议

法制网舆情分析师点评

本案从一开始受到关注,到后来澎湃新闻曝光案件进展,再到公安机关发布情况通报,舆论情绪也一点点堆积、沉淀,最终在警方不立案结论公布后爆发。在舆情酝酿阶段,网上流传的图片、语音以及亲友的讲述等令舆论形成了“何某不堪家暴自杀”的主观认定。公安部门在历时两个月的调查后给出“排除他杀、不予立案”结论,与之前舆论认知差距较大,因此立即遭到了舆情“回击”。更重要的是,警方“不予立案”所依据的“没有犯罪事实”说法有些单薄,只是解释了何某坠楼不是陈某某推下去的,并不能说明其死亡与陈某某不存在因果关联,尤其是陈某某身上还背着长期家暴的“指控”。而这恰恰是本案立案与否的关键,也是家属和舆论质疑最为集中之处。

目前,舆论场上流传的各种均来自于涉事双方当事人或家属,警方暂无更多回应,权威声音缺失可能会导致舆论关注失焦,目前已有转向女性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及司法实践不足的苗头。而死者家属坚持申诉,也会为此后的舆情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后续处理家属申诉的公安、检察等部门还需做好直面舆情的准备,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死者坠亡前是否遭遇家暴、自杀倾向是否与遭受家暴有关等疑点进行权威回应,以更充分的信息披露和完整的证据链条回应家属关切,熨平公众疑虑,避免舆情再度复燃。

来源:法制网舆情中心(ID:fzwyqzx)

分析师:王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