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為知己者死

公子光打算殺死吳王僚自立為王,伍子胥將自己的好友,勇士專諸介紹給公子光。

專諸見到公子光後,

“欲成其事,必先有利器。”

公子光拿出自己珍藏許久的魚腸劍,遞給專諸。

專諸看這把劍長約七寸,寬寸餘,雖短小,卻閃閃發光寒氣逼人,不由脫口稱讚,

“果然是把好劍!”又問,

“吳王有何愛好?”

公子光想了下回答說,

“吳王僚極喜好美食。”

專諸繼續問,

“美食中最喜好什麼?”

公子光回答說,

“美食中最好吃魚”。

專諸說,

“我現在要去太湖學烹魚去了,今後請公子多照顧我的母親和家人!”

公子光點頭答應,

“壯士請放心,我公子光的身體,也就是您的身體,您身後的事都由我負責了”。

士為知己者死

幾年後,專諸學成歸來。伍子胥認為是時候了。

於是公子光去找專諸,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專諸,見專諸似乎有些猶豫,詢問之下,專諸這才開口,

“這幾年來,我老母親和家人深受公子照顧,專諸自感激不盡,這件事情我是沒有問題的。只是人常說,身體受之於父母,不能自己決定,需要問過母親後才能決定。”

專諸回家後,將事情告訴了母親。

母親含著眼淚對他講,

“兒啊,自從你結識公子第一天開始,為娘就已經知道會有這麼一天。這幾年來,我們家深受公子照顧之恩,無以回報,無功受祿,寢食難安。所謂士當為知己者死,況且大丈夫一生當成就一番事業,又能留得身後名聲,有何不可?”

見專諸遲疑不定,知道是專諸心中放心不下自己,便趁專諸短暫離開之際,懸樑自縊了。

專諸見到母親已死,知道母親是不想讓自己有太多顧忌,心中感動卻又萬分慚愧,大哭一場後埋葬了母親。

深夜時,專諸對自己的妻子講,

“我決定去做一件大事,事成後,雖舍我一人,但可換回你母子後半生的榮華富貴”,隨後不由勸說告別了妻兒。

見到公子光後,專諸跟公子光講,

“我之前一直未答應你,主要是老母親尚在,心裡放心不下。如今母親已死,我心再無其它牽掛,唯有妻兒。希望事成之後,公子替我照顧好妻兒,九泉之下,我專諸定當感恩不盡。”

公子光大為感動,於是俯身行大禮,叩謝,

“君為我而死,我定不負君之託付。若我公子光幸運成就事業,必拜壯士之子為卿。”

是日,公子光在府中備辦宴席宴請吳王僚。吳王僚為了安全,不但帶了許多衛士,身上還特意穿了甲冑以防萬一。

酒過三巡時,公子光假裝不小心扭傷腳,藉故暫時離席。

這時,專諸親自端上烤魚,稱自己烹飪的為人間最美味烤魚。吳王僚滿心歡喜期待美味,但有些將信將疑,

“若寡人嘗過之後覺得不好,當如何?”

“若大王嘗過之後,覺得不好,可以欺君之罪殺掉小人”,專諸面不改色回應道。

吳王僚大喜,正準備享受美食,專諸一旁制止了他。

“大王,此絕味美食,有一套專門的吃法,按此方法順序,才更能體會到其絕佳美味。”

吳王僚一聽興起,忙問,

“當如何吃法?”

“從魚腸處開始吃起,如此這般。。。”,專諸邊說,邊迅速從魚腸處抽出那把魚腸短劍。

說時遲那時快,吳王僚還未反應過來,就見一寒光刺過來。吳王慌亂想轉身逃離,卻見那短劍已刺入後頸。

士為知己者死

吳王僚“啊”大聲慘叫,撲通一下摔倒在地上。

屋外衛士聽見屋中有響聲,隨後又聽見傳來的打鬥聲,慌忙闖進來,見到吳王僚已倒在地上,身邊專諸正一手拿著短劍,眾人便一哄而上,刺死了專諸。

府外這時候突然殺聲四起,原是那公子光事先在四周埋伏好的武士,已將整個府包圍起來,這些人衝進府中後,見人就砍,不一會就將吳王僚帶來的那幫衛士殺了精光。

殺死吳王僚後,公子光自立為王,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吳王闔閭。

吳王闔閭不忘專諸之功,封專諸之子為卿。那把魚腸劍也徹底封存,永不再用。

數月後的某一日,伍子胥見吳王惆悵似有所思,便問道,

“大王可有心事?”

吳王嘆了口氣,

“我自登基稱王,別無他煩惱。只是那公子慶忌,知我殺其父,必將一心尋思報仇,如此怎能不令寡人寢食難安啊”。

伍子胥回答,

“慶忌此人生來勇猛,素有第一勇士的美稱,先前在吳國也是頗得人心。今逃往衛國,據探子密報,其現在艾城招兵買馬,聯絡諸侯,假以時日,必成我吳國大患”。

“愛卿所言極是,寡人正是為此憂慮”,吳王說完,眼神更加暗淡下來。

伍子胥回答說,

“大王不必憂慮,臣有有一好友,名要離,擅長劍術,人又智慧,願引薦給大王,完成刺殺慶忌之患”。

吳王聽此,立馬來了精神,

“趕快宣召,寡人要儘快見到要離”!

吳國大殿上,要離拜見吳王。

闔廬見那要離,身高僅五尺有餘,面色黝黑,活脫脫一侏儒樣,即使不能同專諸九尺身高相比,但兩者差距也太巨大,吳王心中不由大失所望。

那要離見狀,已心中明白了幾分。未等吳王開口,便先自出聲,

“大王,所謂人不可貌相,況智勇不在於其表。若大王相信,小人有一計,定能幫大王完成心願。”

於是要離上前,將自己的全盤想法一一告知對方,吳王聽後大為讚賞,只是面帶愧色,

“只是要難為壯士了!”隨後下令,

“要離劍術非凡,即日起入宮陪寡人練劍”!

一天,要離在宮中陪吳王練劍。

突然一不小心,劍身越過吳王手腕,幸好吳王躲閃及時,否則差點刺中吳王。

吳王闔廬見此,不由大怒,

“大膽蠢材,膽敢刺殺寡人!”說話間,便揮劍劈了過去,要離因剛才差點誤傷吳王,正惶恐間,躲閃不及,被一劍砍掉左臂,痛的在地上打滾。

吳王還不解恨,又命人將要離關入監獄。

卻不料這要離,在獄中不久便上下熟悉。某一日趁獄卒不注意時,竟從獄中逃跑了。

吳王聞訊後,更加怒不可遏,

“這要離簡直大膽包天,我關他監獄只是想給他點懲罰,不成想他卻不識抬舉,竟然越獄逃走!”不由分說,

“來人!”

“將要離家人一併綁來,誅滅他全家,以示懲罰,看今後誰還再敢違背寡人之令!”

要離從吳國逃出後,便向衛國奔去。一路上見人便哭訴,罵吳王闔廬刻薄寡恩,如同那商紂王,似人命如草菅。

不久,來到艾城。公子慶忌久聞劍術超群,但一直擔憂要離是吳王派來的刺客,遲遲不敢下決心。但見要離如今被吳王砍傷致殘,妻兒被殺家破人亡,不由相信不已,召見要離,要其幫自己訓練兵士。

數月後,慶忌自覺時機已到,便率兵馬軍船順流而下,準備攻打吳國,奪回吳王之位。

黃昏時候,月亮已爬上天空。慶忌站在艦前,眼望著即將到達吳國,為父報仇就在近日,不由心中澎拜,感概不已。

卻不防身後正有一人,藉著月光,慢慢靠近。

士為知己者死

突然此人揮劍猛然向前一擊,慶忌不防,被刺中後背,轉身一把將來人抓住。此人一掙脫,手劃了下來,只抓住腳踝,慶忌本就勇猛,這時一提溜,

“走!”

來人便被倒掛起來,浸入那江水中。又見那慶忌喊,

“起!”

來人又被從江中拖起,如此反覆幾次,來人如落湯雞,加上江水寒冷,被水浸溼後渾身發抖,狼狽不堪。

這時眾人聽見響聲,急火火奔到船首,將來人拖在船上,撕開其黑紗,眾人不由大驚。

原來此人並不是別人,正是公子慶忌數月來無比信賴並訓練兵士的要離!

眾人憤怒不已,齊齊要殺掉要離。

卻見那公子慶忌,已癱坐下來,這時看到是要離,便急忙制止了眾人,

“不可!我慶忌素有勇士之稱,敢殺我慶忌的,也都是英雄!”隨後問,

“可是那姬光派你來刺殺我?”

要離點頭。

慶忌繼續問,

“這麼說,先前那姬光砍傷你臂,殺你妻兒,誅你全家,可都是你們苦肉之計?”

要離回稱,

“不錯!這一切都是我要離甘願所做。”

慶忌聞聽後,心中不由一陣悲憤,

“我慶忌,素有第一勇士之稱,想我父王被那姬光派人殺死,如今我亦如此下場,本欲回國為父報仇雪恨,如今卻性命不保,天意如此,絕我父子,我又奈何!”說話間,一口鮮血噴出來。

眾人見狀圍上來,紛紛叫道,

“公子!公子!”

人群中有人悲憤不已,拔出劍來,要殺掉要離。慶忌又制止道,

“務必保全他性命!我今日將死無疑,一日之內,怎可有兩位英雄死去?”

說完,便倒頭死了。

這要離見狀,不由仰天長嘆,

“我要離忍辱負重,殺公子慶忌,是為吳國社稷安寧,百姓安居,今慶忌已死,我若回去,必受吳王封賞,他人一定會以為我是貪圖富貴享受,我若不回,後人一定又以為我貪圖名聲。況公子待我向來不薄,今又仁義不殺我,我豈能一人苟活於世上?”

說完,便拔劍自刎了。

士為知己者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