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設備領域會出現“寧德時代”嗎?

2019-11-09 09:16:15 閱讀:42

絕對龍頭企業是那種在市場上一呼百應,能制定行業規範的強者。其一舉一動,競爭對手都會發動敏感的神經,擔心手中蛋糕被蠶食。

如同諾貝爾經濟學獎約翰納什提出的“智豬博弈”理論。絕對龍頭企業就像按控制按鈕的大豬,冒險去開疆闢土,搞技術創新,投入鉅額資金做研發,給行業指引發展方向。那些暫時落後的企業,則跟在後面搭便車,享受前者的經驗積累紅利。

這一點在動力電池領域已經非常明顯,寧德時代就是典型代表。但在鋰電設備領域,卻還並沒有出現。

鋰電設備的“寧德時代”,擁有強大的市場份額大和“壟斷”性質的號召力。它可以是整線,也可以是大部分,但共同點是製造的設備被當成標準,可分解量化生產。就像繪製3D/2D圖紙時,制定公差,平面度,粗糙度等規範的國標。

高工鋰電近期集中訪談了多家鋰電設備從業人士,他們的一致結論都是:鋰電設備行業還沒出現,現在只是有幾家規模大,實力強,相對話語權強的行業先鋒。至於制定行業規範,讓其餘鋰電設備企業死心塌地效仿,還有一段距離。

解釋起來原因很複雜,主要是兩個。第一像先導這樣的行業翹楚,已經做到了整線集成。直白點說是種類做上來了,並且有些工序段還做到了市場份額第一。然而由於電池企業的工藝沒確定下來,設備又跟著工藝走,暫時無法定標準。

第二動力電池工藝複雜,技術難度都比較大,對鋰電設備自動化水平要求高。現階段一時半會不能完全克服,實現標準化製造。

一家頭部鋰電設備企業高層人士表示,距離成為像“寧德時代”這樣的鋰電設備絕對龍頭還有一段距離。眼下受行業洗牌,降本增效壓力影響,先深度綁定電池企業寧德時代等龍頭,專注做好一段工序設備,在溫飽的基礎上,謀求後續發展。

目前,鋰電設備各個細分領域均出現了代表性的頭部企業,同時也開始湧現個別提供整線能力的優秀企業。但並沒有一家實力特別強、大部分設備市場佔比遙遙領先的企業,這跟動力電池和設備企業的經營策略有很大關係。

一方面電池企業為平攤採購風險,避免被獨家鋰電設備企業綁架,不願將所有全包給一家設備企業做。原因是動力電池投資巨大,一旦鋰電設備供應出現問題,就會耽誤產能落地。再加上市場步伐和環境瞬息萬變,電池企業一般不敢這麼做。

電池企業現在做法是將工序切段分包給不同鋰電設備企業。這導致幾乎沒有一家擁有絕對優勢的製造能力。自然也沒有極強實力的鋰電設備企業,有能力去制定規範。

換而言之,是電池企業需求方面多樣化,不太願意讓鋰電設備供應商議價能力過強,影響市場經營發展。

另一方面有實力的鋰電頭部設備企業基於對工藝的瞭解以及對成本的把控,沒有選擇整線拓展。而是將經營重心放在先做好單一或一段工序,進而先把能做的電池型號規格做齊做全。

理由是鋰電池製造過程中,單一工序的設備能做精,成為標準化,就已經特別厲害了。至於完全標準化,顯然需要成本和時間的平衡。

當然也有企業重心是放在整線設備,計劃先把產品種類補全,然後再做強,成為像 “寧德時代”這樣的龍頭。不過這對技術積累、資本實力、運營能力等要求都特別高。從日韓和全球的情況來看,鋰電裝備製造業暫時不可能全部由一家完成。

還有一位深耕鋰電設備多年的業內人士認為,主要是鋰電池的尺寸還沒統一。即使有相應的標準尺寸,但因為標準太寬,各家參考標準不統一。

在動力鋰電池標準尚未完善情況下,工序段鋰電設備的標準化就無從談起。即便經過一段時間後,鋰電設備的標準化能得到改善,但鋰電設備製造規範絕對不會只由一家設備企業說了算。

值得一提的是,每個工序對應的鋰電設備企業已逐步有龍頭出現,或者集中度比較高(幾乎前五或者前十佔據了絕對的市場份額)。

在整線方面,也有先導智能、大族激光這類企業在做,但整線目前還不能作為市場的主流。因此對整線鋰電設備領域“寧德時代”的定義及發展趨勢,有點不太好說,也比較難以定義。

尤其是近年政策補貼大幅滑坡,行業加速進入洗牌階段,降本增效壓力蔓延整個產業鏈。對鋰電設備企業而言,現在就如同一場冬天的降雪,所有參與其中的鋰電設備企業都在想盡一切辦法發展壯大。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身在鋰電設備領域的企業,某種程度都想成為“寧德時代”這樣的龍頭。

這裡要提醒的是,成為“寧德時代”這樣的龍頭,主導行業走勢,並非一朝一夕。

一般而言,至少要具備三個條件。第一是客戶積累,鋰電設備企業必須跟主流動力電池廠商綁定,擁有強大的市場份額,要比電池企業客戶更懂工藝痛點。

第二是鋰電設備技術沉澱,擁有從前段,中段,後段所有的標準化經驗。

第三是人才儲備,能為鋰電設備的標準化做支撐,擁有強大持續研發投入的實力。

就現狀而言,先從中段工序標準化做起不失為一種選擇。

據一名業內設備企業高層介紹,鋰電池製造前段和後段工序標準化程度已經很高,完全標準化的難度相對低。原因是前段和後段涉及的工藝和設備動作相對簡單統一,牽扯的電池材料變化不大。

而中段工序對應的材料有正極片,負極片,極耳,隔膜,鋁塑膜,方形鋁殼等,動作有激光模切、卷繞/疊片、熱壓、包膜等流程,標準化難度很大。

還有就是未來動力電池企業減少過多的電池型號規格。例如圓柱電池,經過一番市場洗禮,最後讓18650型號成為標準配置。這能讓鋰電設備企業更能專注於生產某一款電芯,持續打磨技術,將其做精做細,加速鋰電設備標準化。

總之,鋰電設備領域出現“寧德時代”需要很多苛刻的複雜條件。就算這些條件都具備,那也會隨著電池企業的市場波動而變化。畢竟能力越大,挑戰越多。

未來有無限可能性。鋰電設備領域,會不會出現“寧德時代”、何時出現、最有可能是哪家依舊是個需要時間揭曉的謎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