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知识丨旋律(三分钟学会)


乐理知识丨旋律(三分钟学会)

相信大家都喜欢各种各样的音乐,比如古典、流行、爵士、摇滚等等,那有没有想过这些音乐是怎么来的,是不是作曲家随便哼唱就能做出伟大的作品?其实说音乐复杂,它就复杂,说音乐简单,它也简单。作曲也一样,技术性方法也许简单,但相互间的融会贯通以及创作灵感可不是一般人能找到的。

今天呢,我就来为喜爱音乐的朋友们打开音乐的第一扇门,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让你们感受一个不一样的音乐世界。

音乐是什么?

我们大致可以把音乐拆成旋律和节奏两部分(这样分是相当的不专业,但便于理解)。旋律,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也许很多朋友误认为旋律就是音乐,但音乐只有旋律是不够的,只有给予旋律一定的节奏,才会成为一支完整的音乐。

节奏,即是旋律运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再专业一点,是节奏在把控着旋律,让旋律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向前推进,不同高低的音同时也是不同长短和不同强弱的音,因此旋律必须与节奏齐头并进。

乐理知识丨旋律(三分钟学会)


今天先来讲讲大家最熟悉的旋律,希望大家在了解后,不只是会听旋律、会唱旋律,也能透过现象看到浅显的本质,知道旋律的背后是什么。
音高
大家都知道,声音是振动产生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听上去越尖细,相反频率越低,音调越低,音高就越低沉。以钢琴键盘为例,琴键从左往右,音高依次上升,而表示它们的方法就是大家熟知的do、re、mi、fa、sol、la、si,这一组就叫做对应琴键的唱名。相对应的,还有一套音名C、D、E、F、G、A、B,这些与唱名一一匹配。大家会疑问,为什么do从C开始,而不是A?因为国际标准音是a1,振动频率440Hz,它是国际通用的音乐标准高度,音名由此开始。
乐理知识丨旋律(三分钟学会)


音的分组
大家会发现钢琴的键盘排列是在有规律的重复,我们就把这些重复的部分叫做一组。从C、D依次到A、B,直到下一个C,这一个循环就称作一个八度。同理从低音区的D到下一个D也是一个八度。在音列最中央的一组叫做小字一组。它的音级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比如中央c1。比小字一组高的组顺次定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比小字一组低的组,依次定名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及大字二组。这样对音列进行分组,可以最简单的区分出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音,方便表述与创作。
音律
那为什么一个八度要规定为7个相邻连续的白键,再加上期间夹着的5个黑键,总共12个键呢?这就要说说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亦称“十二等程律”,世界上通用的把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振动数之比完全相等,每一等份称为一个半音。
乐理知识丨旋律(三分钟学会)


追踪十二平均律的发现,首先就到了中国明朝中叶,皇族世子朱载堉发明以珠算开方的办法,求得律制上的等比数列,具体说来就是:用发音体的长度计算音高,假定黄钟正律为1尺,求出低八度的音高弦长为2尺,然后将2开12次方得频率公比数1.059463094,该公比自乘12次即得十二律中各律音高,且黄钟正好还原。用这种方法第一次解决了十二律自由旋宫转调的千古难题。
在朱载堉发表十二平均律理论后52年,Pere Marin Mersenne在(1636年)其所著《谐声通论》中发表相似的理论。
德国作曲家巴赫于1722年发表的《谐和音律曲集》(另或译为《十二平均律曲集》),有可能就是为十二平均律的键盘乐器所著。可以说巴赫是推广十二平均律的西方音乐第一人,随后的大部分古典乐曲都是基于此规律而创作的。
乐理知识丨旋律(三分钟学会)


再来看看钢琴键盘,我们发现半音是十二平均律系统中最小的音高距离。两音间的距离等于两个半音的就是全音。八度内包括十二个半音,也就是六个全音。在音列中的基本音级中间,除了E到F、B到C是半音外,其余相邻两音间的距离都是全音。
乐理知识丨旋律(三分钟学会)


音域和音区
总的音域是指音列的总范围,在从它的最低音C2到最高音c5间的距离。人声或乐器的音域是指在整个音域中所能够达到的那一部分,如钢琴的音域是A2至c5。

大家在平时K歌中经常会发现有些朋友特别能唱高音,而很少有人能唱得很低,这里所说的“高音”、“唱得低”,就是指个人音区的不同。音区是音域中的一部分,有高音区、低音区、中音区三种。在整个音域中,小字组、小字一组和小字二组属于中音区。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和小字五组属高音区。大字组、大字一组和大字二组属低音区。
乐理知识丨旋律(三分钟学会)


各音区的特性音色在音乐表现中有着重大的意义。高音区一般具有清脆、嘹亮、尖锐的特性;而低音区则往往给人以浑厚、笨重之感。下次K歌时,大家可听听自己和朋友们的最低音和最高音都能落在哪些音区内。

音色和力度
这两个概念很好理解,音色即是不同乐器或人声做发出的不同品质的声音感受,而力度就是这些声音的响度或强度。他们来自物理中声音的三要素,只不过在音乐中特指乐器或声乐。
乐理知识丨旋律(三分钟学会)


乐理知识丨旋律(三分钟学会)


旋律
以上只是音乐中旋律知识的第一扇门,这后面还要很多更复杂、更深奥的专业乐理。如果你打算开启音乐学习的专业道路,这些只是第一课,更多相关的知识需要结合乐器学习得以更好地理解;而如果你是一名音乐爱好者,不妨也尝试了解音乐旋律的基本原理,方便你今后更好地唱歌,欣赏更多的音乐。

喜欢唱歌的朋友可以点击文章下面(评论上方)的“了解更多”进行系统的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