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第一家族:连平县颜氏家族

以颜希深(云南巡抚、正一品)、颜检(直隶总督、从一品)、颜伯焘(闽浙总督、从一品)为代表的连平县颜氏家族在清代曾以“一门三世四节钺,五部十省八花翎。”的显赫家世成为当时全国“二十八世家”之一。如此显赫的家族,在河源乃至广东、全国都是罕见的。难能可贵的是,颜氏三代均以“三十六字《官箴》”为家训,且政绩卓著,官声良好,在当时,与武将世家赖家并称“文颜武赖”。

河源第一家族:连平县颜氏家族

在清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年间,颜氏一门走出了“一抚三督”:颜希深官至云南巡抚,诰授光禄大夫(正一品);其子颜检官至直隶总督,诰授荣禄大夫(从一品);孙颜伯焘官至闽浙总督,诰授荣禄大夫(从一品);孙颜以燠(颜伯焘堂弟)官至东河总督,授资政大夫(二品)。祖孙四人曾任职于清代六部中的五部(礼部、户部、工部、刑部、兵部),在十省(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云南、贵州、福建、浙江、湖南)中担任过重要官职。其中颜检得到了清王朝的最高殊荣——赐穿黄马褂和最高嘉奖——赏戴花翎,颜希深、颜伯焘也分别被赏戴花翎。除以上三人外,颜氏一门还有五人得到朝廷赏戴的花翎:颜培尊、颜培文、颜培高、颜培瑚和颜仲俊,共计“八花翎”。故有“一门三世四节钺,五部十省八花翎”之称。

连平颜氏家族,自崇祯年间由福建漳州府迁徙而来,至第三代始方有子弟通过科举步入仕途;第五世颜希深在泰安知府任上发现《官箴》碑后,将此定为家族为官必遵循之家训,不但自己做了一代清官,还培养子孙数十人成为廉吏,从祖父到孙辈,均官至总督、巡抚,成为清代有名望的二十八世家之一。“一门三世四节钺,五部十省八花翎”,这副原挂在连平颜氏故居“宫保第”的对联,概括和蕴藉了这一显赫官宦世家的历史和殊荣。

三十六字【官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河源第一家族:连平县颜氏家族

【译文】属下不惧怕我严格,可是敬佩我清正廉洁;百姓不一定佩服我有多大的本领,但会佩服我公正无私。公正无私百姓就不至于心存轻蔑;为官勤廉,属下就不敢犯上或蒙骗。公正无私产生明察,为官清廉产生威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