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孩子欺負奶奶,為何媽媽不再讓奶奶看孩子?背後原因令人不安

明明孩子欺負奶奶,為何媽媽不再讓奶奶看孩子?背後原因令人不安

現代家庭教育很多時候不再侷限於父母教育孩子,更多的時候是老人在帶孩子,老人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教育意義更大。但一些老人身上常常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果父母不能留心察覺甄別這些行為,孩子很可能會“毀在”老人手裡。

團團今年三歲半了,因為夫妻二人工作太忙的緣故,團團從一歲時就由奶奶幫忙照看。如今已經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團團卻不願意去。儘管幼兒園已經報上了名額,但團團每次到幼兒園就大哭大鬧、滿地打滾不進幼兒園。

有兩次是夫妻二人硬是將孩子留在了幼兒園,幼兒園的班主任也告訴夫妻二人,孩子總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讓他們送完孩子後就快點離開,不然孩子看到爸媽還在只會越鬧越厲害。可聽說孫子在幼兒園的“遭遇”奶奶卻坐不住了,堅持要跟過來親眼看看。沒想到看到孫子在地上亂哭亂鬧的樣子心疼不已,根本不顧夫妻兩人和幼兒園老師的勸阻,執意要求帶孫子回家,甚至揚言這個幼兒園先不上了,等孩子大一點、能適應了再帶回來上幼兒園。

明明孩子欺負奶奶,為何媽媽不再讓奶奶看孩子?背後原因令人不安

聽著團團嘴裡誇著一口一個“好奶奶”、“我最愛奶奶了”,奶奶嘴上笑得合不攏。寶媽卻陰沉著臉上班去了,而寶爸也很無奈,不知道該如何張口勸說老人。就這樣,團團只是在幼兒園留了一個“掛名”,真正去上幼兒園的天數用一隻手掌都能數得過來。

按理說,寶媽應該感謝奶奶這麼多年辛辛苦苦幫忙帶孩子,確實為夫妻二人分擔了很大的壓力。無論是時間上的壓力,還是精力和物質上的壓力,奶奶在幫忙帶孩子這件事上可謂是勞苦功高。可寶媽卻不知道該怎麼對丈夫張口,總覺得奶奶這樣溺愛孩子不妥,但這話又說不出口。畢竟老人給子女帶孩子從來不是義務而是恩情,若在帶孩子這件事上奶奶付出了辛苦後還落得埋怨,總有些情理上說不過去。可該來的,總是要來的,寶媽因為一件事徹底情緒爆發,決心不再讓奶奶帶孩子。

事情起因竟然是孩子欺負奶奶,因為奶奶擔心團團的蟲子牙就沒給他買喜歡吃的奶片,沒想到團團竟然生氣了。回家的路上始終不肯搭理奶奶,甚至回到家後還大發脾氣,把沙發墊都扔在了地上。不止如此,甚至當奶奶上前勸說時,竟然一把將奶奶推倒在沙發上。幸好奶奶是倒在沙發上,要是一下子摔在地上可能會受傷。可奶奶還是扭到了腰,雖然不嚴重,但卻也把奶奶惹急了。

被孩子氣急的奶奶沒有真的教訓孩子,只是在一旁說落著:“你鬧,你接著鬧,沒心沒肺的白眼狼,我算是白疼你了。等你爸媽回來,看他們怎麼收拾你……”就這樣,奶奶在一旁生氣地沒完沒了地數落著孫子,團團則在另一旁邊哭著邊用手裡的沙發墊猛砸地面。

明明孩子欺負奶奶,為何媽媽不再讓奶奶看孩子?背後原因令人不安

等寶媽來接團團時,奶奶就大肆告狀,說團團如何不懂事,剛才自己被推到時有多危險,差一點就把自己的老腰扭傷徹底動彈不了了。甚至還添油加醋地說著團團平日裡多難帶,自己帶這個孫子有多麼不容易。寶媽除了一直道歉、安慰,實在不知道該如何接話。奶奶確實帶孩子受累也受了很多委屈,可如今團團早就可以送去幼兒園了,卻也是奶奶百般阻撓才被留在家裡的。

就這樣,一個小時後寶爸回到家裡,瞭解事情的經過後上前就要揍兒子。這時奶奶的腰又“不疼了”,一閃身就將孫子摟在懷裡指著寶爸呵斥道,“打孩子幹嘛,有話不會好好說嗎?孩子又不是不懂事,你得教育,別動不動就要打孩子。”數落完兒子的不是,奶奶又安撫摟在懷裡的團團,一個勁說:“孫子不怕,有奶奶在這了,有奶奶保護你,你爸不敢打你。”

看到這一幕,寶媽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直接對奶奶說:“媽,剛您還數落孩子,現在又這麼護著他,你這是在害了他。”聽到寶媽的話,奶奶立馬翻臉:“我會害我孫子?我任勞任怨的幫你們帶孩子,哦,現在倒成了我的不是,我甚至還成了害孫子的壞老太婆了是嗎?”

明明孩子欺負奶奶,為何媽媽不再讓奶奶看孩子?背後原因令人不安

最後,婆媳大吵一架,寶媽堅決不再讓奶奶帶孩子,奶奶也委屈地哭著把夫妻兩人連帶孩子趕出了門,隨後越想越委屈。在回家的路上,寶媽面對寶爸的埋怨,只說了一句:“我後悔了。”儘管當著孩子的面,寶媽沒有說明具體後悔什麼,可寶爸明白寶媽的意思,她後悔把兒子交給奶奶帶。

那麼,孩子到底要不要教給老人帶?如果老人帶孩子沒帶好,是老人的錯還是孩子爸媽的錯?做為孩子的爸媽,有資格怪罪老人嗎?

一、“有毒”的老人和“無毒”老人的區別。

明明孩子欺負奶奶,為何媽媽不再讓奶奶看孩子?背後原因令人不安

① 總愛講大道理卻管不好孩子的老人不適合帶孩子

很多老人能養孩子,但不會教育孩子。做為孩子發的爸媽,如果發現老人總愛給孩子講一堆大道理,但孩子調皮的時候只會跺腳、無奈,根本管不住孩子。事後接著講沒用的大道理,讓孩子都聽煩了,但一點作用也沒有。

這樣的老人,儘量不要把孩子交給他們來帶。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孩子會因為討厭他們講沒用的大道理而變得心煩氣躁、甚至是故意搗亂髮洩內心莫名的情緒。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些老人就像是唐僧給孫悟空念緊箍咒,最後只會把孩子逼得發瘋、淘氣。

愛講大道理是一種“毒”,有這種愛好的老人會慢慢的“毒害”了孩子。真正厲害的老人,他們很少給孩子講大道理,而是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有些不妥的行為,比如體罰孩子,他們會先做了再在事後告訴孩子的爸媽為什麼體罰孩子。孩子在這些老人手裡會變得守規矩,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

明明孩子欺負奶奶,為何媽媽不再讓奶奶看孩子?背後原因令人不安

② 喜歡胡攪蠻纏的老人不適合帶孩子

很多老人喜歡胡攪蠻纏,帶孩子的過程中一旦自己犯錯了,事後常常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大打“苦情牌”用以逃避責任。這類老人,儘量別把孩子交給他們帶。原因很簡單,很多時候老人帶孩子犯錯是經常有的事情,大部分錯誤也無關痛癢。

有時候做為子女,會提醒一下老人在哪些帶孩子的細節上需要稍加註意。這並非是指責老人的不是,只是一種簡簡單單的溝通而已。但老人立馬變得很敏感,立刻大打苦情牌,甚至反過來指責子女不盡責任、不帶孩子。這樣的老人,性格敏感、脆弱,容易焦慮,而且內心常常帶著不少的怨憤、積蓄著負能量。建議,別讓孩子和這樣的老人久呆。

相反,一些老人在兒女指出自己帶孩子的某些細節不妥後,不會急著辯解而是想一想後表示會注意一下。即便這些老人心中反對,也會直接和子女溝通,或者私下裡找自己的兒子或女兒單獨溝通。這樣的老人,絕對可以放心的把孩子交給他們帶。因為這樣的老人不會推卸責任,而且處事妥當。孩子在這樣的老人身邊久了,反而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到很多東西。

明明孩子欺負奶奶,為何媽媽不再讓奶奶看孩子?背後原因令人不安

③ 貪小便宜、做事小家子氣的老人不適合帶孩子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一些愛貪便宜的老人,像是在超市裡買菜時會當著孩子的面把菜的最外層包開扔掉,只留下整棵菜最好的部分過稱。有時為了一點點價格,老人會磨著老闆砍價。很多父母對此不以為然,覺得老人以前過的日子太苦才會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甚至一些父母還讓孩子跟老人學,要懂得節儉。

可這些父母從沒有想過,孩子一旦跟老人學,學會的就是為一點點價格斤斤計較、浪費幾十分鐘甚至一個小時只為了塊八毛的便宜。孩子學會的是把菜的外皮包開扔掉,自己只留下菜的最好的部分這種損人利己、自私自利的做事風格。若是遇到愛貪小便宜、做事小家子氣的老人,父母最好不要把孩子交給他們帶。

相反,那些買菜、做事不小家子氣,甚至還會告訴孩子什麼錢應該花、不能省,什麼錢沒必要花、能省就省的老人,才是真正能教會孩子如何過日子、如何接人待物的老人。這樣的老人,對孩子而言是最好的生活老師,能令孩子懂得一輩子都受益的常識。

明明孩子欺負奶奶,為何媽媽不再讓奶奶看孩子?背後原因令人不安

④ 搬弄是非、總是裝好人的老人不適合帶孩子

有些老人喜歡搬弄是非,樂於打聽家長裡短的是非事。甚至經常在父母面前告孩子的狀,可當把孩子父母脾氣鼓動起來後,又在孩子面前當起了和事佬、裝好人。或者,這般“神操作”常常用於挑撥夫妻兩人的關係。這樣的老人,絕對不能把孩子交給他們帶,因為這類老人“心術不正”。

如果老人從來不打聽是非事,甚至都不想聽是非事,只是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把生活中所有複雜的問題都簡簡單單的處理、應對。這樣的老人有“道行”,把孩子交給他們絕對沒錯。這種老人通常看起來很簡單,可恰恰是這份簡單才是真正的不簡單。此話怎講?

世界本來就是複雜的,只是有些人面對這份複雜時選擇視而不見,用一種粗魯的方式讓一切變得簡單。但另一類人,能看到世界的複雜,並且知道該如何用簡單的方式回應複雜的世界,讓原本複雜的一切慢慢變得簡單、直白。而上述這類老人,恰恰屬於後者。

明明孩子欺負奶奶,為何媽媽不再讓奶奶看孩子?背後原因令人不安

⑤ 不懂好賴人的老人不適合帶孩子

有些老人不懂好賴話,他們通常沒有屬於自己的思想,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甚至和這類老人溝通時,會感覺很累。很多話他們真的無法理解也聽不懂,這類老人儘量還是不要把孩子交給他們帶。原因很簡單,孩子從這類老人身上學不到東西。這裡的學不是特意去學什麼,而是人與人之間相處久了以後潛移默化的影響。毫無疑問,這類不懂好賴、甚至常常聽不懂話中想表達什麼意思的老人,真的不適合帶孩子。

有情商的老人,帶孩子會有一套自己的邏輯和方法。而情商低的老人,帶孩子的過程常常會讓孩子無意中染上一些“壞毛病”。所以,情商不是老人帶孩子的硬性標準,但情商過低的老人不適合帶孩子。

二、感恩父母不只是說說,這些細節都是感恩的機會

明明孩子欺負奶奶,為何媽媽不再讓奶奶看孩子?背後原因令人不安

① 感恩父母就是老人發點小脾氣要學會不爭辯

很多夫妻一談到老人幫忙帶孩子就滿滿的感恩之情,可當老人稍稍發點小脾氣、做的某些事情稍有不得當,就與老人爭辯。又或者回家向老公或老婆告狀,數落對方父母的不是。這就叫感恩嗎?

切記,如果老人幫忙帶孩子花錢又受累,無論老人做錯了什麼,只要不是天大的錯,子女無權埋怨老人。甚至說,子女沒資格埋怨老人。不要講什麼公平不公平,因為老人幫子女帶孩子不是義務是恩德,如果又給孩子花錢、又無償幫忙帶孩子,即便做兒子的、做兒媳的受一點委屈也應該的。因為,這是欠父母的,得還。

如果想不通這一點,那就問問自己究竟怎麼感恩父母的?又為父母做過什麼?不要提逢年過節捎去的那一點禮物、每年給父母包的那個紅包,這些不叫感恩,而是應該的。想明白這一點的人,起碼有感恩的心。想不明白的人,不可能懂什麼叫感恩。

明明孩子欺負奶奶,為何媽媽不再讓奶奶看孩子?背後原因令人不安

② 對老人心生不滿怎麼辦

感恩父母,不是不可以抱怨父母。但是,不要在老人面前抱怨他們,也不要在對象面前抱怨老人的不是。想抱怨,找個沒人的地方自言自語,或者拉著閨蜜、哥們去抱怨。總之,不要把抱怨留給家人。同樣的,能不抱怨,儘量學會自己消化這份情緒。可以通過運動、音樂等等方式,把情緒化解掉。這就是感恩,就這麼簡單,不需要多麼轟轟烈烈的偉大報恩。

③ 不喜歡老人幫忙帶孩子怎麼辦?

如果感恩老人幫忙帶孩子的同時,不喜歡老人帶孩子的方式怎麼辦?不要奢望老人改變自己,因為人到了五六十歲時很難再改變自己了。這時最好的選擇就是,讓老人的兒子或女兒去溝通,但在溝通前要找好溝通的方式、語氣。如果溝通不順利,也不用埋怨老人,自己帶孩子,或者把孩子交給外邊的託管班去帶。就這麼簡單,自己私下安安靜靜的解決,不要非爭論個是非對錯、鬧得沸沸揚揚。

最後來回答一個問題,明明孩子欺負奶奶,為何媽媽不再讓奶奶看孩子?原因很簡單,老人是孩子的奶奶,但不是一個合格的好奶奶。孩子的媽媽以前選擇逃避、忽視,為的是省心。但現在不願再逃避了,因為孩子的媽媽看到孩子正在被老人“毀掉”,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必須儘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