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我国取了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你知道为什么吗?

我们时常以中华儿女自称,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在清王朝落没后,中国又称中华民国,当地政府也叫做中华民国政府。现在的中国则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是你们发现没有,好像无论我国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怎么变化,都离不开“中华”二字。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两个字的起源吧~

秦始皇为我国取了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你知道为什么吗?

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六国后,秦始皇认为自己功高盖五帝,压三皇,所以称自己为“皇帝”,是以三皇五帝合称之。这个称号一直为后世的君王所沿用,直到清王朝覆灭。其实,秦始皇还为当时的的中国取了一个名字,那就是“中华”。这个名字不仅经历了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而未消失,就算到了现在,我们依旧称呼自己为中华儿女。

秦始皇为我国取了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你知道为什么吗?

那么,秦始皇为何取名“中华”呢?在古代,古人认为世界是“天园”“地方”的,且加上我国的国力十分强盛,所有就觉得中国是全世界的中心,这也就是“中”的来源。在唐朝时,这种感觉时最明显的,那是的唐王朝十分的强盛,但是却不屑于周边的民族争夺土地,这是建立在极度强大的自信上才会做出的举动。

秦始皇为我国取了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你知道为什么吗?

中在古代的意思是中庸,中间也有正统的含义。古人认为天圆地方,以自己居住的地方为中,而黄河地区的中原更是正统的象征,是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必争之地。而“华”字从何而来呢?华有繁荣昌盛之意,秦始皇希望自己建立的秦朝能经历万事而不灭,所以便取名为华。但是十分遗憾的是,强大的秦王朝只经历了两世便灭亡了。

秦始皇为我国取了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你知道为什么吗?

在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后,还统一了度量衡、语言、文字,这是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一次全国大一统。之后秦始皇便把国家命名为“中华”,不过在当时来说,中华仅代表了华夏一带。直到汉朝乃至两晋时期,这个名字才真正意义上的代表全国,且从没改变,一直延续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