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歷史:為什麼澳大利亞當年只是英國用來流放犯人的地方

1770年,詹姆斯·庫克船長沿東海岸航行了2000英里,在植物學灣(他的名字)登陸,並短暫停留在現在的昆士蘭海岸。他宣稱整個海岸線歸英國所有,但又過了18年才有人試圖在植物灣建立殖民地。他認為南海岸讓人想起了南威爾士,從那以後,“新南威爾士”就一直是這樣。

還原歷史:為什麼澳大利亞當年只是英國用來流放犯人的地方

詹姆斯·庫克船長的肖像

一個完美的殖民地?

澳大利亞之所以成為殖民的理想之地,是因為它是一塊未被開發的、空曠的大陸,英國人可以毫無異議地佔領它。儘管荷蘭航海家早在庫克到達之前就發現了澳大利亞的部分地區,但他們的同胞並沒有試圖在那裡定居。庫克注意到當地有土著居民,但事實證明他們大多很溫順,無意抵抗歐洲人的任何入侵。

另一方面,正如第一批定居者很快發現的那樣,這個新大陸被證明是一個不友好的寄主。當地人是狩獵採集者,他們沒有試圖耕種土地或建立定居社區,所以沒有基礎設施來接管或模仿。野生動物是不可能被馴服或飼養的(你不能給袋鼠擠奶),而且有許多種類的蛇、蜘蛛和蠍子都帶有致命的毒液。在遠離海岸的地方,氣候酷熱難耐,儘管有幾條相當大的河流在靠近植物灣的地方流入大海,但其他河流卻被證明具有很強的季節性,一年中有好幾個月完全乾涸。沒有明顯的自然資源,任何人都想要開發並運回英國。那麼想要殖民這個地方的原因是什麼呢?

答案恰恰是它的遙遠和嚴酷。當這個古老的國家想要出口它最麻煩的商品,即罪犯和不受歡迎的人,這些財產正是他們所需要的。澳大利亞非常適合成為流放地。

還原歷史:為什麼澳大利亞當年只是英國用來流放犯人的地方

澳大利亞成立

送英國罪犯的地方

美國的殖民地,尤其是佐治亞和卡羅來納的殖民地,以前就承擔了這一職能,儘管紐芬蘭也被用於這一目的。隨著美國的獨立,需要一個新的罪犯定居點,植物學灣聽起來剛剛好,儘管附近的悉尼灣更適合建造一個定居點。

1785年4月25日的《索爾茲伯裡和溫徹斯特日報》說:“邁克爾·丹尼森(來自普爾),因為他撬開了一艘單桅帆船,從中偷了幾篇文章,被判處7年監禁。”他乘坐“亞歷山大號”,這是“第一艦隊”的一艘船,於1788年1月抵達目的地,艦隊上有大約數千人包括罪犯、士兵和官員。儘管亞歷山大號上有28名囚犯在航行中死亡,但邁克爾·丹尼森(Michael Dennison)倖存了下來,成為首批澳大利亞白人。

還原歷史:為什麼澳大利亞當年只是英國用來流放犯人的地方

第一艦隊進入港口傑克遜

罪犯是誰?

一般說來,這些罪犯都來自英國社會地位最低的階層,他們過著艱苦的生活,用拳頭解決糾紛。

雖然這些罪犯通常都是很粗暴的人,他們因為犯罪而被流放,但是今天我們看到的許多罪行都是極端溫和的。只要偷一先令,作為初犯,就有可能在澳大利亞落腳。有這樣一個例子,一個15歲的女孩被要求為一個男人牽著馬,這個男人剛剛在她站的地方下了馬。那匹馬被偷了,當警察趕到時,她因擁有贓物而被捕。這個女孩後來成為澳大利亞的女家長之一,也是澳大利亞一個偉大王朝的祖先。

在19世紀,許多被流放的人都是政治犯,其中最著名的是來自多塞特的“托爾普德爾殉道者”,他們在1834年因為組織了一個農業工會而被流放。他們後來得到了緩刑,回到了英國。

還原歷史:為什麼澳大利亞當年只是英國用來流放犯人的地方

植物園灣的罪犯

堅持下去

在澳大利亞,雖然也有其他殖民地,比如附近的諾福克島(Norfolk Island),由於政權的殘暴,那裡的生活更加艱難,但紀律往往很嚴。如果有人能在澳大利亞生存並謀生,英國刑事法庭就會很好地選擇他們的候選人。囚犯們很快就明白了,既然無處可逃,逃走是不可能的,那麼,所以他們最好還是做好一份不好的工作。儘管流放通常不是終身的,七年幾乎是普遍的期限,但是服刑的罪犯常常選擇不回國,寧願在新的國家為自己謀生。

有人建議說,流放地實際上最初是作為一個殖民機構來規劃的,而且總是打算在世界的另一邊建立一個帝國的前哨。這很難確定,因為在第一艦隊的時候,沒有人知道那裡會有什麼條件,甚至根本不知道是否有可能生存。與囚犯們同行的官員和士兵們一定和他們所指控的犯人一樣憂心忡忡。

還原歷史:為什麼澳大利亞當年只是英國用來流放犯人的地方

罪犯將在悉尼附近工作

建立新的殖民地

後來,艦隊攜帶了補給,這使得建立永久殖民地的可能性更大。這些補給品包括牛和羊,事實證明它們比人們想象的更能適應環境。有一個故事,當探險家試圖通過很艱難的藍色山脈找到通往內陸的路線時,他們在另一邊發現了一群野牛,這些野牛是原始牛的後代,他們在環礁中找到了自己的出路。而不是穿越山脈

隨著時間的推移,澳大利亞確實揭示了其自然資源,例如黃金,藍寶石,蛋白石,煤炭和鐵(後來發現的鈾和天然氣更多)。這比早期僅僅是一個將流亡者從母國拋棄的地方更有價值。不久之後,澳大利亞就成為了想要重新開始的人們的自願移民之地,在1851年至1861年之間,有超過50萬的殖民者從英國來到這裡。多年來,為了說服人們去那裡,政府提供了許多激勵措施,直到最近才對移民設置了上限。

到新南威爾士州的路在1840年通,那時這個殖民地已經成為自由人民的家園。

澳洲大陸從來都不是歐洲列強之間的殖民競爭,非英國移民直到20世紀才為人所知,直到20世紀。澳大利亞殖民地成為英國人不可逾越的保留地,英國是其唯一的出口市場,也是商品進口的唯一來源。殖民者的生活方式幾乎全是英國人,但他們也變得討厭打板球!

1931年獲內政、外交獨立自主權,成為英聯邦內的獨立國家。

1986年,英國女王在澳大利亞簽署了《與澳大利亞關係法》。據此,澳大利亞最高法院享有終審權,終止了英國議會和政府對澳大利亞各州的權力,英國法律對澳大利亞不再有效。澳大利亞的聯邦議會是立法機構 ,由英國女王、眾議院和參議院組成。英國女王為澳大利亞國家元首。總督是英國女王的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