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状元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

漠苦祥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经典的诗词阐述了古人的最高追求境界。在古代想要求取功名利禄,有一条捷径,那就是通过科举考试,金榜题名后入朝为官。



自从隋朝文帝开皇7年(公元587年)首开科举考试以来,直到清朝末年,前后总共经历了1300多年历史。我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办法。

科举制度的出现,打破了以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改变了因血缘世袭关系和贵族世族之间的垄断关系。让部分社会中下层(草根阶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封建社会上层,让他们的才华得已施展发挥。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宋朝·汪洙

科举制度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了雏形,科举制度真正成型的是在隋唐时期。到了宋代,科举制度正式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三级考试制度:州试、省试、殿试。殿试成为了科举制最高一级考试,通过殿试后,是直接授官,不须再经过吏部考核后再上岗。

据说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在一次殿试后,有考生在通过殿试后,很是激动,于是就感谢这些考官们,他分别对其他考官称作“老师”,唯独不敢把主考官赵匡胤称为“老师”。

宋太祖赵匡胤有点生气,就颁布圣旨下令,所有考生考试及第后,不准再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就这样,所有及第之人就名正言顺的成了天子门生。



到了南宋以后,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完成后,分三甲放榜。皇帝还会亲临现场,举行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典礼完成后,皇帝还要在琼苑设宴招待这些登科进士们。这一做法被以后历朝历代所效仿,成为了科举考试最后的一道程序。

到了明朝以后,科举考试则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各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考试分三场进行,考中的考生称为举人。

明朝的会试是由礼部牵头主持的全国性考试,所以又被称之为礼闱。会试的考生必须是乡试通过后的举人才有资格参加。会试也是考三场,通过后的考生被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只考时务策一题。这里需要解释一下的是,贡生在参加殿试后是不会落榜的,殿试的最终目的就是由皇帝亲自给贡生重新安排名次。殿试完毕后,第二天皇帝才读卷,第三天才放榜。

“金榜题名”上的名单是贡生前三甲,这三甲统称进士。一甲中分三名,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三甲赐进士出身。

在科举考试中,如果连中三元,那可了不起了。连中三元包括乡试中解元,会试中会元,殿试中状元。在整个明代连中三元的只有区区2人,所以连中三元在科举考试场中被视为佳话。

那么古代的状元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呢?

每年的高考成绩公布后,每个省份都会发布某某考生以多少分喜获某某高考状元。这些状元都是省状元,会成为国内一流大学优先择录的对象。但这些状元跟古代的状元比,简直就是弱爆了,还有一个词可以形容就是小巫见大巫。

古代的状元到底有多厉害,可能并没有太多人深入了解过。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从全国无数学子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的第一名,这个压力要比现在一年一次的高考要大得多。

古代的状元是可以直接做官的,并且是进入翰林院,翰林院主要是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在这里任职已经是很接近皇族集团的权力中心了。

在历史上有很多的状元郎先是做翰林学士,然后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这个职位相当于现如今国务院总理的级别,由此可见现在的状元根本无法和古代的状元相比。

即便是二甲三甲的榜眼和探花,也会被直接录用成为一名不大不小的官员,有才学的出相入将也不是问题。就连最简单的乡试中的秀才,他们考中后,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也会受到地方人的尊敬。参考《范进中举》这篇文章,当时的举人也就等同于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水平。

说到底,古代的科举制度还是有点像我们现在的高考、考研、考博相似。古代的状元已经是当时最高的“学历”了,如果放到现在也应该等同于博士生。



古代和现代考上后的待遇有天壤之别,主要是因为在古代文化教育普及率很低,文盲遍地都是,再加上古代科举考试的难度要比现在大很多,所以才有了古代中状元后,可以直接在朝廷做高官的例子。


观景说史


溥仪在退位之后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在上户口时他只填了初中,但他的这个初中和咱们现在的初中概念可大不一样,毕竟人家受的是皇家八股文的教育,放到现在大概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吧。溥仪不用像部分平民百姓一样整日以考取功名为目标实属难得,既然一个初中秀才的含金量都如此之高,那状元的含金量,着实会更高。

科举分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到了明清时期各项体系都很成熟了。童试即童生试对应到现在就是九年义务教育,你要想往上爬,无论年龄多大,都得先参加童试,所以有时间我们看到一群孩子在陪一个老大爷一起考试也能理解其中的缘由了。那么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再想上高中可就不是学区房的问题了,你得参加中考,按成绩上学校,所以考上重点高中,你算当上了秀才。

秀才参加省级考试也就是乡试通过的便是举人,想当年范进就是如此,乡试考中的举人就有就机会当县令、县丞等小官了,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接着举人参加全国考试,通过之后就是进士(老范进又中了),放在现代,这就是大学生的水平了。

进士考试的殿试第一名,才可以称为状元,二三名就是榜眼和探花了。状元并不能与学历来沦为一谈,状元更多意义代表着考试成绩,毕竟仅此一人亿分之一的概率。你说他是硕士学历也可以,说博士或者是博士后也没问题。


逻辑文史游


状元,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求取功名的终极目标,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中状元者,又称“大魁天下”,是科名中的最高荣誉,那么古代的状元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呢?


要想高中状元,难度系数丝毫不亚于“过五关斩六将”,全国无数的读书人,要经过童试、府试,会试最后到殿试,多达十几二十万的读书人在争抢这份荣耀,其过程之激烈可想而知,有些人,从青春少年一直考成白发老翁。状元之路漫漫长,犹如蜀道之难。



“状元”这个称谓,一直到明清时期才确定下来,在这之前状元也叫“状头”,居首者因曰状头,也叫状元。经过了乡试,省试的层层选拔,最后成功突围进京参加殿试的这些人已是凤毛麟角,可谓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殿试,是由皇帝亲自出题,大臣监考,决出殿试前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成为状元,就等于拿到了功名利禄的入场券,从此以后鱼跃龙门,光宗耀祖,所谓“学而优则仕”,古代大部分的读书人,其实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求取功名,登堂入室成为高人一等的官宦人家。


要想进击状元之路,其过程既漫长又艰辛。需要先经过童试(县级)、府试(州级)、院试(省级),在院试脱颖而出者,才有资格进京赶考,然后再经过一轮残酷的会试,胜出者才能参加最为重要的殿试。



乡试每三年举办一次,因其常在秋天考试,故又称为“秋闱科考”,大体上相当于我们今天各省的自主高考。考上了,就叫举人,就有资格参加会试,会试考试合格者,就叫做贡士或贡生,贡士的人数有着严格的控制,名额少到一届只有300名左右,“僧多粥少”,可想而知竞争有多激烈。贡士虽然不如进士,但实际上已经获得了进士的功名,只是这个功名,他们还需要参加殿试这一场终极考试来获得。



殿试的考试地点在京城皇宫的太和殿,也叫御前考试,考场戒备森严,一般很难作弊,监考的都是三品以上大员。经过前几轮残酷的淘汰考试,能够跻身最高殿堂参加考试的学子们,只需在殿试正常发挥,一般都能获得进士功名。当然了,大家最想获得的,自然就是状元这一最高荣誉。殿试也是要排坐次的,第一名就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为“探花”,总称“鼎甲”。取得进士资格后,大部分的进士都可以由吏部安排做官,算是正式准入了官场。

古代的状元还分文状元、武状元。文状元用的是脑,武状元则是脑手并用。经过上文陈述,我们知道了古代科举考试的流程,其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但是,采用八股文的科举考试毕竟和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是有巨大区别的,二者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可比性的。




如果非要与之对应,或许状元和过去我们的全国高考“状元”相类似。但是以状元饱读诗书,实际水平应该类同于我们今天的博士,榜眼类同于我们今天的硕士,探花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学士。


大国布衣


要问中国古代状元相当于什么学历,要看看中国古代读书人的金字塔结构。

这里先驳斥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古代童生=小学生,秀才=初中生,举人=高中生,进士=大学生。这么一算,状元就是现在的高考全国状元,也没什么了不起。实际上,这个对比拿到建国初期可能还比较合理,那时候读书人金贵。放到21世纪绝对是大大低估古代科举知识分子的能量了。


先说童生。童生在古代是最入门的读书人,不限名额。但是古代读书本来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并非人人可行。而现代我国已经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上大部分人都能初中毕业。所以,古代的童生大概相当于现在的高中生或普通大学生水平。


再说秀才。古代的秀才拥有很多特权。经济上,一个秀才可以免除家里3个人的劳役,还能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的粮食和副食品。政治上,秀才可以不受地方官的刑责,进衙门可以和县太爷拱手。这在县令百里侯,破家县令灭门府尹的年代是极为厉害的。所以,秀才至少相当于985硕士生,或者普通博士生的水平。


而举人,是三年一考才能考中的。举人理论上如果不继续考,是可以立刻去吏部报道做官的。虽然是从八九品的小官做起,但那是官,不是吏。所以举人至少也相当于现在985或者211博士的水平。

进士是三年录取三百个,所有进士都能直接被皇帝面试。进士中水平差的会被安排当县令,水平高的进入翰林院,直接奔着中央领导培训。所以,进士中能入翰林院的,基本上相当于中央党校高才班的级别,这已经不是“学历”能够涵盖的了。

当然,进士中的状元,其实未必比其他一甲二甲进士要牛多少。比如嘉靖二十六年的状元是李春芳,他曾经担任过内阁首辅。但他的同学二甲十二名张居正显然成就比他大得多。


巴山夜雨涮锅


中国古代(清朝及之前),考上状元,是非常困难的,程度不压于获得博士后称谓。

我们来看看:

古代科学考试分为六等,分别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第一,凡是读书的人,自动被人称为童生,童生就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和小学前半段。

第二,县试、府试、院试三级差别不大,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成绩合格者,就是秀才了。

到这一阶段,就可以当开私塾,教书育人了。

这个相当于全市中考。

第三,乡试,每三年举办一次,连考三天。考中者,就是举人了。考中举人,就能够当官作老爷了。不过都是县长以下(不含县长)的职位。

这个相当于现在的高考。

第四,会试。全国性的考试,每三年举办一次。考中者,就是贡士了。贡士就了不得了,起码一放官,就是副县长、县长级别。

这个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毕业考。

第五,殿试。会试考中者,一月后可参加殿试。考中者,统称进士。但前三名是状元、榜眼、探花。

武考,也大同小异,只是称谓不同。

进士就不得了了,以后几乎个个是朝廷重臣。

这个相当于研究生毕业考试了。前三名者,那自然是博士后了。

古代说,寒窗十年苦读,一朝考中,说的是中举人。那就得十年,看看后边,还得六年,才有机会中状元,十六年,那得多幸运。因此,最终中进士的,五六十岁的人,几乎占一半。

所以,古时候的科举,比现在考试,艰难太多了。


董江波


古代的状元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这个怎么比呢?状元相当于政府官员的招聘考试中的第一名。做什么官,还不一定,但肯定有官做。至于说什么学历,四书五经烂熟于心,再加上艺能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再加上智、仁、圣、义、忠、和,六德的培养,再加上孝、友、睦、姻、任、恤,六行的教育。六德六行六艺完成,然后开始四书五经的认识和见解阐述学习。应用四书五经的儒家思想,实施安邦济世的思想报负。如此算来,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党校博士研究生毕业考试第一名。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状元638名状元,武状元148名。包括了五代十国,辽,金等在内。历时千年之久。在这些状元中,做到宰相的有四十五人,其它状元的官职都小不了。中国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用他的学历来和现在比较会有较为接近的学历对比。他中状元以后,进入日本东京法政大学深造。有兴趣进一步了解的朋友,自己动手去查询一下日本的这个大学是所何种等级的院校,就会更清楚的知道状元相当于现代的什么学历。


子衿书法


武状元一般都授6品兰翎侍卫前锋校、护军校、骁骑校之类的官职级别不高也就相当于现在的营长或副团吧。

宋以前并没有“武状元”之设,武科举出名的有唐代的郭子仪(唐玄宗开元初年武举异等),但是考中之后也只是得以起家为军官,先是补左卫长史,后来逐步升迁为边防军将领。宋代考中武举的按照考试成绩,优等的直接送枢密院试用为低级武官;其余的按成绩进入武学上舍、或外舍学习。武学讲授“诸家兵法”以及“历代用兵成败、前世忠义之节”,学制3年。毕业考试及格后授予初级武官官职。 南宋明确武科状元之称,状元愿意从军,授予正将之职,第二、三名副将,第四、五名准备将。 但是在当时重文抑武的风气下,很多人只是为谋一当官出身而已,考取后不愿从军,即使是武状元,也并不一定担任军职,比如1235年武状元朱熠,起家是“阁门舍人,差知沅州”,担任了地方行政官,后来以担任监察御史敢于弹劾权臣而闻名。

明朝武科起先没有殿试,因此没有武状元之称,不过有很多名人出身武举比如戚继光、俞大猷甚至还有吴三桂。 到崇祯朝设立状元名称,授予副总兵职位。一般都是外放。 清初明确,一甲进士或授副将、参将、游击、都司,二、三甲进士授守备、署守备。以后武状元授一等侍卫,榜眼、探花授二等侍卫,二、三甲进士授三等及蓝翎侍卫,获得这些官衔后,再到兵部选实职官。不过就清朝制度而言,规定武科举出身的军官只是“杂途”出身,升迁不如“正途”行伍出身的军官顺利。


馆长先生


状元和学历没有关系。

如果非要类比的话,状元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第一名。而且是全国最高分。

中国古代教育,没有学历的明确概念。只有学术水平的高低。


就算一天学没上过,在家里自学成才,只要能考上功名,那就是有水平。

中国古代的学生的学习层次只有两种,一个小学,一个大学。小学8岁入学,主要学习识文断句。这是基础。大学一般15岁左右入学,学习儒家经典的奥义。这就很高深了

自学成才的,没人指点,很难学的通。所以大部分人还是去私塾、公学、书院等学习,经过名师的指点,才能学业有成。

我国历朝历代都很重视教育,推行教化,地方上都设置“学政”,主管一个地方的教育。

条件好的地区会建立公学,有钱的大户人家会建立私塾。

此外,还有一些著名的书院,比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府书院等等。这些书院就像现在的名牌学校一样。是古代的高考工厂。

学业有成以后,就能参加科举考试了。这个科举考试对年龄似乎没有明确的限制。

只要有才学,年纪小也没关系。只要还能动,年纪大也没关系。一视同仁,都能参加,这很好。


但是科举之路,非常艰难。以明朝科举为例,考生要连过四关。考生要先参加童生试,考中了叫秀才;再参加乡试,考中了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员;再参加会试,考中了叫贡生,第一名叫会员;殿试考中了叫进士,第一名就是状元。

如果三级考试都一次通过并且都是第一名,叫做连中三元。说实话,比中五百万难多了。

所以说,状元和学历没什么关系。但是状元的学术水平,之少是博士后+学科带头人。


上将嗳福斯


“状元”一词不仅在古代科举制度中出现,在当今社会中也有状元,但是呢,此状元非彼状元,古代的状元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呢?


我们先来聊聊咱当今的状元,现代我们多将高考第一名称为“状元”,一般是什么省状元、文科状元、理科状元。我们当下的高考制度与古代的科举制度有着很大的区别,高考是针对全国的学生没错,但是各个省份又根据情况而各有不同,所以当今是没有全国状元的。而“状元”在古代科举考试中就相当于是获得了全国第一的成绩,可以直接入朝当官,从此改变个人命运,走上人生巅峰。

古时候的状元分为文状元和武状元,今天我们就专来掰扯掰扯这文状元。全国的书生都以考取文状元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寒窗苦读十余载就为了能够改变个人命运,达到光宗耀祖的家族目的。这一点呢与现代高考也是有相似之处的,现代高考也是改变命运的方式,而且也因以分数为考核标准和异常严格的考察被称为是最公平的考试。



仔细来分析古人的科举之路,也跟我们现在的升学制度有些相似之处,只是相对科举要困难的多。

古代最低级别的考试是“童试”,也就是取得生源的入学考试,如果通过了这个考试进去府学或县学的,则称为进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秀才。而秀才呢就相当于我们如今通过了小学考试和升初中的考试,成为一名中学生了。

不满足于做秀才的人,会再往上考,参加省级的考试,如果通过了省级考试那就成为高中生了,在那个时候称作举人。在古代,成为“高中生”了是可以在朝中谋得一官半职当个小官的。很多人一般到了举人的位置就停滞不前了,满足于做一个小官,但总有人胸怀大志,想要到达顶峰,这顶峰呢就是所谓的状元。

要想成为状元,就要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如同我们现在的高考,考过之后就相当于考上了“大学”,接着参加殿试,殿试是皇帝出面命题的,只要在所有参加殿试的人中获得第一名,就中了状元。所以古代的状元那也是百里挑一,中了状元也就完成了学业,成为了国之栋梁。状元也就相当于我们现在获得了研究生学历一样。

但按照严格定义上来说,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为选拔官员而服务的,也就类似于当今的公务员考试,所以说状元它并不只是一个学历,只不过考察内容是以书本知识为主而已。所以从另一方面也可以勉强说,状元郎就相当于参加全国公务员考试并且总成绩为第一名的学霸。


小姐姐讲史


古代状元,即是当年科举考试全国第一名。

现代教育考试不同于古代。在一个学年度,一般不会选出一个全国第一来。

现代最高学历是本科毕业。最高学位是博士。

每年的本科毕业人数成千上万。获得博士学位的也决不止一人二人。

公务员考试涵盖了学历和学位。但公务员考试,也难以确定全国第一名。

所以,只能结合上述分析,介定状元是当年基于本科毕业,并获取博士学位的最优秀者。

欢迎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