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禁运的影响有多大,为何二战时会逼反德意日

提起石油禁运,人们都不陌生,因为这是很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惯用的手段。实际上,这种手段由来已久。二战时,英法美就曾因为石油禁运逼反了德国、日本和意大利,对二战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那么石油禁运的影响有多大,为何二战时会逼反德意日三国?

石油禁运的影响有多大,为何二战时会逼反德意日

​二战前,世界已经进入了石油时代,石油已经成为了现代经济和工业的主要能源。不管是工业生产还是交通运输,几乎全都要用到石油。没有石油,别说工业生产,就是军事领域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没有石油,现代军事装备飞机、坦克和军舰可以说就是废铜烂铁,所以石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二战前各国都在疯狂寻找石油,或者想方设法的从国外进口和储备石油。

石油禁运的影响有多大,为何二战时会逼反德意日

​而当时世界主要产油国就那么几个,大部分都掌握在美国、英国和苏联的手中,所以其他工业国家只能从这几个国家或者一些较小的产油国进口,比如墨西哥和罗马尼亚。不过即使那些较小的产油国,实际上油田的控制权仍然在美英的手中。所以没有美英点头,想要从国际市场上获得原油是非常困难的。而对于德国、日本和意大利这样的后起工业国而言,由于他们没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而本国的石油需求量又非常巨大,所以只能从国际市场上进口。20-30年代,由于世界局势比较平稳,所以三国能从国际上非常便利地进口石油。但在30年代中期,由于欧洲和亚洲局势日益紧张,德意日三国不断向外扩张,所以英美两国开始对三国进行制裁。他们制裁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石油禁运。


石油禁运的影响有多大,为何二战时会逼反德意日

​石油对于三国的影响不言而喻,美英的制裁很快造成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1939年随着二战的爆发,英国联合法国开始收紧石油出口,尤其是英法美控制的罗马尼亚油田,石油库存几乎全被英国人和法国人买走了,导致德国无油可用,因为德国大部分石油都来自罗马尼亚。尽管德国从美国、墨西哥及苏联进口了大量的石油来应急,但仍然存在着巨大的缺口。如果油荒持续下去,德国将无油可用,战争也将无法维持。最终,德国人忍无可忍对英法宣战,并在法国战役中击败了英法军队,把法国的石油储备掠夺一空。随后,德国人迅速东进,利用苏联人侵略罗马尼亚的契机,拉拢罗马尼亚倒向自己,成功获得了罗马尼亚这块产油地。

石油禁运的影响有多大,为何二战时会逼反德意日

​很快,德国依托罗马尼亚的石油发动了更大规模的战争,在1941年6月22日全面进攻苏联,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也为德国的战败埋下了伏笔。按照德国的预想,德国军队将在1941年底石油储备枯竭前解决苏联,但没有想到,苏联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苏联糟糕的地形和气候又超出了德国人的想象,最终导致战争陷入僵持。随着石油储备的耗尽,德国的煤变油工厂和油田又遭到了美英的轰炸,所以德国陷入了严重的油荒中。由于没有足够的石油,德国机械化部队作战效能大打折扣,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德军在苏联战场的失败。德国战败可以说和缺乏石油有很大关系。

石油禁运的影响有多大,为何二战时会逼反德意日

​日本和意大利的情况与德国类似,两国石油同样严重依赖进口。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英法主导的国联开始制裁意大利。尽管国联没有把石油列入禁运的范畴,但国联的制裁导致意大利倒向德国。当意大利和德国靠近后,英法开始制裁意大利,对意大利实行石油禁运,导致双方的冲突加剧,最终彻底闹翻。由于无法从国际上获得石油,意大利的石油主要靠德国接济。而日本同样面临石油禁运的问题。太平洋战争前,日本的石油主要依赖于南洋和美国两地。但在1941年,美国为了打压日本,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导致日本陷入油荒中。

石油禁运的影响有多大,为何二战时会逼反德意日

​如果没有石油,日本将不得不停止正在进行的侵略战争,甚至放弃已经到手的利益。恼羞成怒的日本人因此狗急跳墙,决定对美英动手,南下抢夺欧美列强在东南亚的殖民地,获得东南亚的油田及橡胶等资源,以继续维持战争。但很明显,日本人打错了算盘,因为美国人早就想卷入战争,只是缺少一个合理的借口而已。日本人的鲁莽行动正好给美国人制造了机会,美国人趁机卷入战争,成为二战最大的赢家。

参考资料:《全球通史》、《二战史》、《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