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神剧”和神剧之间,差了一个用心的导演

最近有一部战争剧,虽然只播出了几集,但是反响还是不错的,至少没见到什么靠谱的负面评价。尤其是剧中的诸多老面孔,让人一秒就入戏,不带快进的。

原来,“神剧”和神剧之间,差了一个用心的导演

《河山》是一部由王新军执导,秦海璐监制,李雪健、张嘉译、申军谊、王辉等一众老戏骨加盟的抗战剧。该剧以抗日战争的山西战场为背景,串联起西安事变、国共合作等一系列历史事件,以陕军团长卫大河为视角,讲述了民族危亡时刻的众生群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说起来,王新军当导演是头一次,头一次就有妻子来保驾护航,也算是夫妻店了。

原来,“神剧”和神剧之间,差了一个用心的导演

王新军作为演员,我们有时候也许叫不出名字,但是他演过很多角色是很让人印象深刻的,尤其是爱看战争题材电视剧的朋友,对这个硬汉,肯定是有记忆的。

他塑造过许许多多的军人形象,有古代的,也有现代和当代的,而最让人诟病的,就是王新军饰演的太极高手、八路队长王牧风,没错,就是那个我们称之为神剧的《抗日奇侠》。

原来,“神剧”和神剧之间,差了一个用心的导演

连王新军自己都说自己是抗日神剧“本神”,是抗战神剧专业户,但是,我们很欣喜的看到了王导在新角色上的探索,这部五年磨一剑的作品,想必不会让人失望!

如果说王新军的导演水平有多么多么高,怕是尬吹居多,可是《河山》让我们知道,一部好的作品,不一定需要多么多么专业的导演,只要足够用心,我们就可以去掉神剧的双引号。

我有一个美好的愿景,重新定义抗战剧

抗战剧要想拍得好,有一部叫《亮剑》的同类型剧,绝对是摆在所有抗战剧之前的丰碑,观众会不自觉的拿来比。

原来,“神剧”和神剧之间,差了一个用心的导演

《河山》历时五年,算是精雕细琢,细心打磨了。

其实,《河山》的故事不算曲折,情节也没多少反转,就是一群人在武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英勇抗日,不惧牺牲的故事,没有什么飞檐走壁的噱头,也没有什么新奇斗艳。

这样的故事要拍出新意,王导选择了从人物入手,对每一个人物的塑造都不吝笔墨,尤其是在卫大河的性格塑造上,不惜花费几集的时间,从他的生长环境、家庭、成长经历等方面分别予以说明。

原来,“神剧”和神剧之间,差了一个用心的导演

几集下来,我们就会发现卫大河是一个老派的、懂规矩的、传统的、有侠义精神的、冲动的、粗中有细的关中汉子,所以这样的人后来会有一些偏执、有一些坚持,甚至有一些在今天看来“傻”得举动。

比起《亮剑》,《河山》的人物塑造也非常有特色,我们现在看到的,无论是卫大河还是卫父,无论是高小山还是姜雅真,每一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不盲从不趋众,鲜明而让人难忘。

到了这个年纪,我要拍戏,我就要拍能够留得下来的戏。

这是李雪健老师对王新军说的话!

他们俩的相识要上溯到十五年前的《历史的天空》,那时候,李雪健饰演王新军的领导,游击队司令杨庭辉。

原来,“神剧”和神剧之间,差了一个用心的导演

这次算是他们的第二次合作了,显然,李雪健老师不是什么样的戏都接的,而这无疑也是在另一方面对《河山》的肯定。

回到剧中,李老师饰演的卫父跟卫大河的几段对手戏,特别是两段室内对话戏,无一不显示了超高的表演和台词功底。

而据王新军坦言,卫父这个角色就是照着李雪健老师写的!这是个真正的中国式家长,中国式的父亲

原来,“神剧”和神剧之间,差了一个用心的导演

所以,“神剧”演员也可以导出非常优秀的抗战剧,关键看用不用心了。那种流水线作品,巅峰期的横店每个月都产好几部,但是多数连播出都困难。

以王新军演抗日剧的经验,若要拍一部神剧,我想,大致是用不了五年的吧!


最后,以大柳镇父老在送子弟东进抗日的时候,有个卫氏宗祠老者的独白作为结尾。

这算是送行祷词吧,但这段话无疑才是本剧最核心的灵魂。

原来,“神剧”和神剧之间,差了一个用心的导演

自盘古开天,三皇定国,五帝开疆,凡国遇大事,男必在祀与戎泯躯祭国!

即燹骨成丘,溢血成河,亦不可辱国之土,丧国之疆!

士披肝沥胆,将寄身刀锋,帅槊血满袖,王利刃辉光,吾不分老幼尊卑,不分先后贵贱,必同心竭力,倾黄河之水,决东海之波,征胡虏之地,剿倭奴之穴,讨欺吾之寇,伐蛮夷之戮!

遂沧海横流,儿立身无愧,任尸覆遍野,唯精魂可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