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這個古村落曾叫“小杭州”,還有永康第一古橋……

說到古村落,

很多永康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後吳村。

其實在永康,

古建築還真不少。

其中,

古山鎮坑口村就有一百多處。

永康這個古村落曾叫“小杭州”,還有永康第一古橋……


坑口村,又名金城坑、金城川、金川,位於永康古山鎮東部,距城區約23公里。古稱沛國郡二十六都,曾有“小杭州”“黃花澗”的美譽。相傳明朝時,劉基、宋濂等學者還曾召集各地知名詩人在黃花澗聚會吟詩,一時聞名遐邇。

坑口村左抱棲霞山,右挹華釜山,自古就有永康二十八坑的明珠之稱。

永康這個古村落曾叫“小杭州”,還有永康第一古橋……


這裡群山環抱,

山清水秀,

風光旖旎,

人傑地靈。

永康這個古村落曾叫“小杭州”,還有永康第一古橋……


唐代詩仙李白曾盛讚這裡“風景如畫”。

禮部尚書程文德稱這裡“出於華釜棲霞間,潛溪會石泉,遍地黃花而得名”。他還稱讚金城川是“永康為婺之最,潛溪為邑之勝也”。

明代開國元勳劉基雲遊華釜諸峰後,也讚美這裡“崇山峻嶺,山勢陡峭,是藏龍臥虎之地,是永康之巨族也,居此可發矣”。

明朝通儀大夫李棠也稱讚“永康為婺之大邑,素為文獻之邦,而金城川則為邑中文獻之地,朱氏又為文獻家之大族也”。

永康這個古村落曾叫“小杭州”,還有永康第一古橋……


近日,記者一行走進坑口村。只見整個村莊都被青山環繞,翠色掩目,猶如世外桃源,安謐而靜幽。村中,古建築遍佈,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牆黛瓦,參差錯落。

永康這個古村落曾叫“小杭州”,還有永康第一古橋……


永康這個古村落曾叫“小杭州”,還有永康第一古橋……


坑口村村委會主任朱金洪告訴記者,坑口建村於元末仁宗大德年間,是一個有近千年歷史的古村落。在村中,還保存100多處古建築。

這裡,以名祠、名橋、名牌坊為主要特色。

永康這個古村落曾叫“小杭州”,還有永康第一古橋……



永康第一古橋:衍慶橋


坑口村沿潛溪而建,潛溪蜿蜒曲折,溪水清澈,溪中還有紅鯉魚在恣意嬉戲。潛溪上建了不少古橋,如永康第一古橋衍慶橋、被稱為姐妹橋的“上潛溪橋”和“下潛溪橋”......

永康這個古村落曾叫“小杭州”,還有永康第一古橋……


位於村中心的這座衍慶橋原名“西津”,用條石砌成,建橋至今已有六百年。明宣德年間改名為“衍慶”,寓意水上造橋成功。衍慶橋橋長8.8米,寬5米,《永康縣誌》中稱之為“古橋翹楚”,是名副其實的永康第一古橋

永康這個古村落曾叫“小杭州”,還有永康第一古橋……


古時,坑口村是商旅之地,這座衍慶橋還曾是重要的交通要道,連接著金麗溫和杭嘉湖,也是義烏、東陽、磐安等地客商的必經之地,還建有驛站、客棧等。

永康這個古村落曾叫“小杭州”,還有永康第一古橋……


隨著歷史的變遷,如今,衍慶橋已成為坑口村的一座標誌性建築。

保留完整的明清祠堂:叔賢公祠


沿著潛溪往南走,有一古祠傍溪而築——叔賢公祠。這座古祠建於明朝萬曆壬辰年(公元1592年),是永康歷史最悠久的古祠之一。

叔賢公祠建於明朝,由朱氏誠公輩為朱鑥而建,俗稱"誠祠"。是坑口村原有的十五座祠堂中至今保留完整的唯一一座明清古建築。

朱鑥,字叔賢,才德俊美,娶妻黃氏,聰慧孝敬,論孟孑教子,書不習而能成誦。循禮度,柔順從容,甚得坤儀之體。宗族敬之曰"淑賢"。曾孫為弘揚祖輩功德而建祠,並賜名曰"叔賢公祠"。


永康這個古村落曾叫“小杭州”,還有永康第一古橋……


“詩書不可不讀,禮儀不可不知。子孫不可不教,童僕不可不恤......”走近叔賢公祠,門前一側牆上刻著的《朱子家訓》十分醒目。

永康這個古村落曾叫“小杭州”,還有永康第一古橋……


叔賢公祠的門前,佇立著一座朱沺像。朱沺,字留耕,是坑口村的始祖、以孝聞名,一生興修水利、改溪造田,變溪灘為糧倉,還十分重視教育,對坑口村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


在祠內,廂院連貫、廳堂相依,還有合抱的柱子,大氣的開間,精美的細雕:龍鳳柱、喜鵲簷、老鷹頂、雙鳳戲珠......經歷了歲月洗禮,留下了濃郁的人文氣息。

永康這個古村落曾叫“小杭州”,還有永康第一古橋……


永康這個古村落曾叫“小杭州”,還有永康第一古橋……


叔賢公祠的雕刻特別講究。祠堂梁桁上雕刻著掌扇、漁鼓、竹笛、葫蘆、寶劍、荷花、檀板、花籃八件物品的圖案栩栩如生,分別代表漢鍾離、韓湘子、張果老、呂洞賓、曹國舅、藍採荷、何仙姑等八位神仙形態逼真,意在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永康這個古村落曾叫“小杭州”,還有永康第一古橋……


永康第一戲臺:古戲臺


叔賢公祠大門正中廳前,巍然屹立著一座莊重古樸的大戲臺。這是永康至今保留最完整、歷史最悠久、造型最考究的永康第一戲臺

永康這個古村落曾叫“小杭州”,還有永康第一古橋……


這座古戲臺共有三層,寬3.75米,深4.25米。頂柱為方形,柱頂上雕刻著人物、獅子、虎、鹿等花卉圖案,栩栩如生。

永康這個古村落曾叫“小杭州”,還有永康第一古橋……


站在這座古樸秀麗的古戲臺前,領略時光沉澱後的精彩。鑼鼓喧天,絲竹盈耳,多少波瀾壯闊、哀婉纏綿、忠孝節義的故事曾在這裡粉墨登場。

永康這個古村落曾叫“小杭州”,還有永康第一古橋……


永康第一牌樓:朱氏大宗祠

沿著村中婉轉曲折的小路一直走,便能看到古樸渾厚的朱氏大宗祠。

朱氏大宗祠建造於清乾隆丁丑年(公元1757年),至今有五百年的歷史。宗祠西北寬21米,東西長48米,佔地面積近2000平方米。

永康這個古村落曾叫“小杭州”,還有永康第一古橋……


現在的朱氏大宗祠只剩重修後的牌樓。牌樓工藝精良,莊重古樸,氣勢非凡,被稱為永康第一牌樓

永康這個古村落曾叫“小杭州”,還有永康第一古橋……


牌樓為磚質,建築為四柱三重簷。中間為石門框臺門,樓身高為九米,額坊正面刻有"朱氏宗祠"四個遒勁大字。

保存完好的古民居


在坑口村,還保留著不少明清時期的古民居。這些古民居都是用條石修砌,不少古民居內還有村民居住。

永康這個古村落曾叫“小杭州”,還有永康第一古橋……


今年70多歲的朱大娘就住在一座名為新屋堂的古民居里。見到記者一行,她熱情地與我們聊起了家常:“我們這個民居已經有300多年曆史了,從建起居住到我孫子這一輩已經第15代了。別看現在只有老人住在這裡,早些年間,院子還有20來個孩子,可熱鬧了。”

永康這個古村落曾叫“小杭州”,還有永康第一古橋……


這座古民居為四合院式,磚木結構,每個開間還保存著雕著花格的杉木窗子,做工十分精美。

永康這個古村落曾叫“小杭州”,還有永康第一古橋……


永康這個古村落曾叫“小杭州”,還有永康第一古橋……


永康這個古村落曾叫“小杭州”,還有永康第一古橋……


坑口村的年糕在永康也十分有名。

永康這個古村落曾叫“小杭州”,還有永康第一古橋……


永康特產歌裡唱著“十二月裡過年忙,磨翁年糕炒米胖”。一到冬季,也常有小販走街串巷地吆喝“坑口年糕~坑口年糕~”。

永康這個古村落曾叫“小杭州”,還有永康第一古橋……


在坑口村的曬場,家家戶戶都忙著攤曬熱氣騰騰的年糕。

永康這個古村落曾叫“小杭州”,還有永康第一古橋……


在坑口村,100年曆史以上的古建築有23處。坑口村兩委十分重視古建築的保護工作,在今年年底之前將完成修復5處。

朱金洪告訴記者,除了保護好村中的古建築資源,下一步,坑口村還將建設田園風光,相信不久之後村莊會更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