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商业发达?看看威尼斯共和国吧,这才是真正的工商业

新的风暴已经出现,怎么能够停滞不前。

——《奇迹再现》

大航海时代开始之后,商路快速由东地中海向环非洲航线转移,葡萄牙人依靠强大的远洋武力,在香料贸易中获利如云,而意大利的商贸城市,也因此纷纷叫苦不迭。

然而一向以精明和变通著称的威尼斯共和国,可不会这样束手待毙,相反在大航海时代开始之后,他们至少还维持了一个世纪以上的繁华。

宋朝商业发达?看看威尼斯共和国吧,这才是真正的工商业

威尼斯人曾利用与伊斯兰教徒的合作,顽强地和葡萄牙商人进行竞争;但仅仅靠着海贸上的挣扎,绝不足以弥补新时代来临导致的损失,当威尼斯由城邦国家转型为领土国家,圣马可雄狮以本土产业的崛起在地中海世界打出响亮的招牌,实现了整体经济的多元化,才是它能继续在商海弄潮踏波的关键所在。

从商业到手工业

人们常说商业和手工业不分家,可“海都”威尼斯的贵族们曾有着非同寻常的骄傲。

16世纪以前,他们将经商视作贵族的天职,却对积极从事丝、毛纺织业的佛罗伦萨贵族们嗤之以鼻;他们虽然也对本国手工业做些投资,却几乎不参与经营。

这也确实是因为威尼斯起始领土逼仄,其本土只有亚得里亚海西岸沿海的一线之地。但当威尼斯人合并了维罗纳、帕多瓦等北意大利大邦,将肥沃的波河中下游平原几乎全部收入囊中,他们也就拥有了大规模发展手工业的原产地和人力、资源基础。

宋朝商业发达?看看威尼斯共和国吧,这才是真正的工商业

1506年,当香料贸易陷入危机时,威尼斯政府成立了“通商五人委员会”,提出了振兴手工业的计划。根据委员会的方案,政府降低了原料的运输费和关税,退出开拓原料新市场和保障工人权益等政策。

16世纪初,意大利战争的烽火席卷了整个亚平宁半岛。因为过于激进的扩张政策,威尼斯在康布雷同盟战争中遭遇惨败。然而由于威尼斯人顽强地守住了近半领土未受战火侵犯,浮于潟湖上的威尼斯本城更是得以安然无恙,比起遭到烽烟侵扰得鸡犬不宁的伦巴第、托斯卡纳等地区,威尼斯反而在经营手工业,尤其是获利颇丰的毛纺织业上打开了新的世界。

纺织业的辉煌

羊毛纺织品又称作呢绒,在欧洲,人们热爱呢绒制作的衣物。而羊毛编织的挂毯和地毯,更是欧洲贵族们缔造高雅气氛不可缺乏的妆点。

意大利战争中,战火破坏了北意大利的工厂,原料和成品的流通陷入停滞,工人们失去工作,毛纺织品产量大幅减少。混乱的局势,让资本家们失去了投资的欲望,工人们丧失了劳动的意愿。

宋朝商业发达?看看威尼斯共和国吧,这才是真正的工商业

在伦巴第、托斯卡纳等地,拥有资本者大多属于统治阶级,利益与国家息息相关,无法轻易移居外国;而无钱一身轻的劳动阶层,则对政局稳定的威尼斯趋之若鹜,令威尼斯获得了大量的技术人才。

在政策的鼓励下,威尼斯的毛纺织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疯长。1516年威尼斯的毛纺品年产量是2000匹,50年后年产量增加了10倍,达到两万匹,到1569年这个数据更新到了2.6万匹。到1598年,产量依然以每年平均9.6%的速度增长,进入高速增长期。

威尼斯向来擅长利用全世界的供需局势来调整产业。16世纪后期,西班牙的羊毛产量超过了在中世纪以羊毛生产著称的英国。由于西班牙距离威尼斯更近,原料的运输成本因此大大降低,使得威尼斯在扩大产业方面极为有利。

宋朝商业发达?看看威尼斯共和国吧,这才是真正的工商业

丝织品产业也在威尼斯得以勃兴。大量的丝线从波斯运集到叙利亚的阿勒颇,在威尼斯经过加工转化为成品,贩运到欧洲各地,或是循着原料运来的反向路线,回到东方,或是进入奥斯曼帝国的都城君士坦丁堡。

轻如雾软如风的丝绸源自遥远的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欧洲。拜占庭人在欧陆最早开辟成体系的丝织产业。在16世纪,地中海世界丝线原料的产地主要还是西亚地区,然而近东世界的丝织品工艺竟被西欧远远超过,以至于要大量购买威尼斯人生产的丝织品。

16世纪,威尼斯的丝织品功业劳工人数比以前整整增加了三倍,已经超过了造船行业的木匠和油漆工。这与威尼斯政府能够敏锐地把握机会并以恰当的政策引导生产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灿烂的出版业

16世纪时文艺复兴的最后灿烂时代。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失去了扶持文艺的热情而热衷于将僭主制转化为君主世袭制,米兰的斯福尔扎家族也在意大利战争的拉锯中失去了权力。但在这美丽岁月的尾巴上,热衷于利益的威尼斯人却将文艺与商业结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光芒。

宋朝商业发达?看看威尼斯共和国吧,这才是真正的工商业

随着佛罗伦萨文化的衰落,大量艺术家来到思想开朗,热爱享乐的威尼斯。威尼斯画派吸收了文艺复兴鼎盛期画家的精华,是文艺复兴绘画艺术的集大成者,在文艺复兴绘画中最富于感官魅力。乔尔乔内,提香,都是影响力持续到当代的伟大画家。

威尼斯能够抓住文艺复兴的尾巴,取得灿烂的文化成就,与其发达的出版业不无关系。铅活字印刷术是在15世纪中叶由德国人古登堡发明的,仅仅20多年后威尼斯就引入了这项技术,而16世纪更是已经广泛推行。

通过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威尼斯从拜占庭帝国获得了大量希腊罗马的古典作品,拜占庭灭亡前,枢机主教约翰内斯·贝萨里翁逃亡到威尼斯,又给威尼斯带来了大量的珍贵藏书。威尼斯国立图书馆拥有着许多珍品孤本,也成为其出版业名高一时的基础。

宋朝商业发达?看看威尼斯共和国吧,这才是真正的工商业

对于文化的奖掖政策,使得威尼斯聚集了大量能够校对原本中错误的有识之士,具备这方面的人才优势。开明的国家政策,宽容的宗教政策,则使得威尼斯有着独立当时的言论自由,甚至能排除罗马教廷的干涉;只要不是反对威尼斯政府的内容,哪怕是教廷的禁书也能够得以在威尼斯出版。

马丁路德、马基雅维利、布鲁诺、伽利略的著作均能在当时的威尼斯找到。色情书籍在威尼斯不但没有被禁,反而满地开花。言论自由的威尼斯,很早就承认了出版权这一概念。

自1495年起的97年间,整个欧洲出版了1821种新书,其中的447本是在威尼斯出版的;而出版量位居第二的巴黎只有181本。威尼斯出版业巅峰时期的16世纪后期,威尼斯113家出版社在50年内,合计出版新书4416种,数量位居欧洲之首。

宋朝商业发达?看看威尼斯共和国吧,这才是真正的工商业

出版社要健康运转,还需要强大的再版能力。在当时的威尼斯,拥有再版20次以上书籍的出版社超过了50家,10家以上出版社拥有再版了40次以上的书籍,更有甚者手中握有再版132次的常年畅销书。

具备商业头脑的威尼斯人,为了降低书籍的价格,使得更多人能够享受知识的盛宴,发明了小开本的口袋书,又使用硬板纸制作较为简陋的封面。这样一来,阅读变得更加平民化,依赖于威尼斯人的勠力经营,知识的海洋能够接待越来越多的来客。

毋庸置疑地,威尼斯出版业在内的灿烂文化,为欧洲文艺复兴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威尼斯的工会

资本主义的背后往往是淋漓的鲜血,然而威尼斯不是殖民国家,并不能像列强那样从亚洲和非洲攫取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作为消耗品。从全意大利乃至全欧洲艰辛招募而来的技术人才,也经不起过分的压榨,因此威尼斯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注重保护工人权益,体现出这个意大利强邦的人文关怀。

宋朝商业发达?看看威尼斯共和国吧,这才是真正的工商业

中世纪工商业同业公会被称作“基尔特”,这种公会在威尼斯异常发达。威尼斯的工会非常重视新技术的引进,对于威尼斯本土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积极作用。

威尼斯的工人们有着很高的地位。当商人们试图以固定的月薪买断工人的生产力时,工会便向政府申诉,认为这会让技工失去进取心和竞争意识,也不利于外来优秀人才的引入。最后,工人们胜诉,薪资被决定按照产出量决定。

为了防止寡头的产生,威尼斯政府还有每个丝织工拥有的纺织机最多不能超过六台的规定,以避免有丝织工企业家通过大量雇佣工人,扩大生产摊薄薪资的方式,挤占其他丝织工的生存空间。当有人违反这一规定时,工会便对政府提起投诉,元老院于是重申了规定。

宋朝商业发达?看看威尼斯共和国吧,这才是真正的工商业

除此之外,罢工、要求加薪之类的事件,在威尼斯也不胜枚举。依赖于强大的工会,工人们得以挺起腰杆,以威尼斯国家繁华的缔造者身份,自豪地生活着。

当国家面临危机时,工人们也拿起刀剑,以国家公民的身份走上战场。威尼斯政府以工会为单位,分配兵役义务,入伍参军人人平等。威尼斯的海上霸权,就由这些光荣的劳动者守护着。

威尼斯工会对于工人权益的保护,确实不利于向近代资本主义转型,甚至略有“吃大锅饭”的嫌疑。然而如果我们将威尼斯制度与当代的工人保护比较,会惊奇地发现威尼斯人的先进性。放弃了资本主义背后的淋漓鲜血,凭借着温情来做最后的坚持,威尼斯的产业发展模式,值得我们去敬重。

宋朝商业发达?看看威尼斯共和国吧,这才是真正的工商业

结语

威尼斯最后还是衰落了,没有参加大殖民的威尼斯,在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来回鏖战中,曾走过无数荣耀,也流尽了男儿的鲜血。1797年,威尼斯共和国被拿破仑所灭亡,在此之前100年,威尼斯就已经失去了曾经的意气风发。

宋朝商业发达?看看威尼斯共和国吧,这才是真正的工商业

但当欧洲各强国都在收割被殖民地区的血泪时,曾经的海上儿女威尼斯人却将重心转移回大陆,凭借本土产业又维持了一百多年的繁华,为欧洲的经济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波河的细浪,亚得里亚海的波涛,似乎还时时诉说着威尼斯人的辛劳和执着。这一颗东北意大利的明珠,现在依然焕发着明亮的光芒,这纯粹的光芒,宣誓着他们在那个风暴汹涌的时代中做出的选择,无愧无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