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價千萬的CEO深夜含淚,坦言:創業是把刀,切開了現實的真面目

序章

今天跟Eric第一次喝完一瓶完整的酒,實屬難得,用他的話說:“不知道為什麼永遠這麼多事,感覺全世界都等著我去拯救”。

Eric是我搬到新辦公室認識的一個朋友,看著他從一無所有,到負債掙扎,再到現在融資進入C輪,已經在我們圈子算得上非常成功的。

離上市可能也就一個D輪的距離,說身價幾千萬,可能還算保守的。

身價千萬的CEO深夜含淚,坦言:創業是把刀,切開了現實的真面目

成功者的無病呻吟

今天Eric突然給我打電話,讓我過來陪他喝酒,我本以為是聊工作的事情。結果一到辦公室,發現他把櫃子裡面的一瓶“藍帶”拿出來了。

看見我過來了,他還是一如既往笑嘻嘻的說:“今天就我們兩個,手機關機,喝完它”。好吧,好歹我平時要仰仗他的地方不少,就捨命陪了。

喝完酒後,彷彿進入了一點狀態,Eric開始憶苦思甜了。他就跟所有成功者一樣,訴說著這麼多年的不易,訴說著自己怎麼一步一步克服困難走到今天。

是啊,明天他就要去籤C輪的融資協議了,C輪在很多創業者看來,就是融資的一個大限,跨過去了,就離上市不遠了。90%的項目都是死在C輪前。

現在Eric在我面前的絮絮叨叨,在我看來就是一場無病呻吟。

身價千萬的CEO深夜含淚,坦言:創業是把刀,切開了現實的真面目

該死的現實,狠狠地揍了我一拳

“你知道今天有多少個電話請我吃飯,喝酒嗎?我手機都快被打爆了”

“那我真是榮幸了,Eric,集萬千寵愛,卻獨寵我一人”

“我為什麼找你,你是唯一一個問我明天合作方案,而不是恭喜我的人,你情商很低,但是你很簡單,簡單到我一度覺得你不適合創業。”

“你這是誇我呢,還是損我呢”我心裡罵道。

“我沒有說你不好,真的,我的意思是,你知道那些請我吃飯,恭喜我的人,在這之前是怎樣一個面孔嗎?”

“三年前,我窮的一個人在辦公室吃泡麵,在門外堵著我要錢,要打我的,也是這群人,我當時就差點跪下了。”

這倒是真事,我那個時候還幫忙過去解圍了。

“那群自稱兄弟的人,當年把我損的一文不值,都拼命要把投資的錢拿回去,跑到公司來找財務支錢,嚇得小女孩在那裡哭。她在那邊哭,我在這邊哭。”

身價千萬的CEO深夜含淚,坦言:創業是把刀,切開了現實的真面目

不知道是酒精的作用,還是情緒的積累,Eric的眼睛已經紅了,我不想打斷他。

想著讓他把這麼多年的情緒都發洩完,我知道他這口氣憋了多少年。

“還有我老婆,我本以為哪怕所有的人都唾棄我,她也應該是最支持我的那個。”

“前兩個月還好,在第三個月終於爆發了,要我選擇,是繼續創業,還是回來打工。如果再拿不出錢給家裡,就各過各的。”

“真的是沒想到,讀書的時候,她也是陪我吃過苦的,怎麼反而創業後會這樣。”

“如果說老婆是我的傷口,那爸媽真的是戳中了我的心。當年說我淨瞎折騰了,沒點出息,搞成現在這個樣子,在親戚朋友面前都抬不起頭。”

“你說,這是我父母啊,為什麼也不支持理解我...”

明顯已經感覺到Eric已經出現一道淚痕,他一直不斷的壓低腦袋,不讓我看清他的臉。

“不過我現在明白了,我也不怪他們,真的不怪。”

“只能說,這就是現實而已,現實不是電視劇,也不是電影。”

“創業,只不過幫我把他扒開了。”

“我真想揍自己一頓,為什麼要創業,我如果沒有創業,兄弟依然是‘情同手足’的,老婆子依然是我堅定的後方。”

“這些假象就像一個個泡沫,被創業這把刀,一下一下的戳破了。”

誰也給不了你支撐,學會面對現實

其實一直以來,我何嘗不是感同身受,年輕的時候,一大群“兄弟”,喝完酒後在廣場上大喊:“我們要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當這一切最後被現實打敗後,你才會發現,這不過是酒後的一場集體“自嗨”。

就好像一個男人在最動情的時候對女朋友說:“我會把世界上最好的給你,我會愛你一輩子”。

當幾年後,這個男人愛上了另外一個女生,他可能會很委屈的說:“當年說的都是真心話,但是愛上別人也是真心的。”

“苟富貴,無相忘”的誓言,都是我們真心的表達,若干年後,害怕失去的心態,也是出自真心

都沒有錯,但是,這就是現實,該死的現實。

結尾

Eric終於在絮叨中打起了呼嚕,我給他老婆打了電話,讓她來接下。

她老婆在電話裡嘟囔著:“讓他不要這麼辛苦,錢夠花就好了,非要這麼拼。”

Eric已經快完成了他創業的九九八十一難,我的劫,不知道何時能渡完。

身價千萬的CEO深夜含淚,坦言:創業是把刀,切開了現實的真面目

寫在最後的感悟

創業這件事太難了,真的太難了。

創業後要學會現實,對所有人都需要抱著懷疑的態度。

1.任何人入股,兄弟也好,朋友也好,一定白紙黑字寫清楚協議。既要獲得利益,也要承擔相應的風險。

2.不論什麼時候,留足家中的費用。我以前非常傻,公司缺錢,拼命把家裡錢拿出墊資。公司有錢也捨不得還給自己,最後弄的家裡雞飛狗跳。

3.不要聽信任何合作方,供應商的口頭承諾,全部以合同為準。也不要在他們對你阿諛奉承的時候,把這些話當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