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都是行政事業編制,是否有必要一個辭職出來創業?可行否?

行政事業單位工作穩定,但薪酬相對較為一般,這是不爭的事實。

如果夫妻兩個都是行政事業單位人員,為了改善生活質量,是否有必要其中一個辭職創業呢?

以下是個人針對題目的解讀。

一.行政事業單位的特點

夫妻都是行政事業編制,是否有必要一個辭職出來創業?可行否?

因為中國特有的政治體制,行政和事業單位常常不分家,合稱為行政事業單位。

行政事業單位是國家財政部門撥款發工資,因此薪資較為穩定富足,待遇也是相對不錯。

按照《公務員法》規定,除非嚴重違規違紀,或者觸犯法律,人事部門不能以其他理由開除正式職工,可以說行政事業單位工作最大的特點無非就是一個字“穩”,這也是無數人想要進入體制內工作的最大誘因。

每年的公務員考試堪比高考,多少人擠破頭想要考公務員,這就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在國人的傳統觀念裡,行政事業單位就有如古代的衙門,工作體面而受人尊崇。

相比入職競爭態勢嚴峻的企業,沒有足夠的能力與經驗恐怕就會被拒之門外,而行政事業單位則是不然。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後,才堪搏得行政事業單位的一席之地,自然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

除去職業穩定外,行政事業單位通常朝九晚五,少有加班,工作較為輕鬆,上升空間也較大,在一些人眼中這份工作無疑就是穩定無憂的“鐵飯碗”。

二.改善生活質量的需要

夫妻都是行政事業編制,是否有必要一個辭職出來創業?可行否?

誠然,行政事業單位的工資著實不低,但置之於現代社會其收入也談不上有多高,如果同處於行政事業單位夫妻二人組成了那種標準的雙職工家庭,那麼他們確實有改善生活質量的需要。

從有限的信息裡,我們難以得出具體的薪資水平,但行政事業單位的純工資收入顯然在今天這個時代顯得有那麼一些捉襟見肘。

除此之外,沒有人會嫌自己的生活質量太好,擁有相對殷實富足的生活,也會追求更為優質的生活。

這種“一山還望一山高”的慾望帶給我們源源不竭的驅動力,使得我們跳出整天忙忙碌碌、一成不變的生活圈,幫助我們走向更理想的未來。

生活很廣、人生很長,“不將就”如此過完自己的人生,才能擁有“不將就”的人生。

三. 一人辭職創業的選擇

夫妻都是行政事業編制,是否有必要一個辭職出來創業?可行否?

假如雙職工家庭夫妻中的一人選擇辭職創業,他或她需要實現從公務員到創業者的巨大角色轉變,這種身份的變更則是多數行政單位人員一時所難以適應的。

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較為穩定,工作於此的職工本應也習慣瞭如此平淡無奇的生活方式;

但創業則不然,創業揹負著凡人難以承受的重壓,並要憑藉著自己的實力一次次向突破口發起衝擊,創業者的生活方式可以說是“永無寧日”。

兩者身份差異懸殊,這絕不是短暫的適應就可以輕言成就的。

喬·海瑞狄斯曾認為:“變化是生命的根本所在。”人生於社會中,就不能讓自己沉淪於“安穩”,因為這種“安穩”就是平庸的代名詞。

世界終究是在不斷變化發展的,選擇了安穩就是選擇了逐漸被世界淘汰,唯有改變才能順應潮流,走向更為廣闊的未來。

每個工作都有自己存在的意義,並不是說行政事業單位就是個死水般的工作,

而是這個世界還有很多改變的機會。如果你不甘於現狀,心有變革的慾望,那便不要錯失了這些機會,勇敢地踏上創業的征途。

四.其他改變現狀的可能

正如上文所述,行政事業單位較為穩定,福利制度也相對完備,工資水平只是一般,屬於性價比不低的傳統崗位。

題中的雙職工家庭存在改善生活質量的需要,但並不是迫切地需要改變現狀,因此做出其中一人辭職創業的決定,可能並不是最佳選擇。

在經濟些微放緩的今天,穩定的工作更是來之不易、值得珍惜,夫妻倆的“鐵飯碗”失去一口,便多了一份難料的變數。如果不確定家庭能夠承擔創業所帶來的風險,那麼做出決斷前還需慎之又慎。

在互聯網時代,穩定的工作也能有其他改變現狀的可能,夫妻二人可以充分利用起你們的空閒時間,開闢家庭實現價值的新途徑,其中內容創作、電商、自媒體等都是可行的途徑。

在額外兼職中,你們不僅可以通過努力滿足家庭的經濟需求,也能在工作範圍內獲得一些樂趣。這些工作不會干擾到你們行政事業單位的本職工作,而且兩個部分相互結合,反倒可以更好地作用於兩者本身,創造出相得益彰的效果。相較於辭職創業,這些選擇無疑風險較小,也更適合家庭生活質量的穩定提升。

如果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講過的每一話,做過的一個舉動,

曾在你的心裡蕩起漣漪,那至少說明在逝去的歲月裡,

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著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

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如果你喜歡鄙文,那就在下面點個贊呀,也可以轉發或讚賞!

您的鼓勵是老夏最大的動力和支持,歲月靜好,願你幸福,一起都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