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在这些方面越“败家”,孩子将来更容易出人头地,家人应支持

文|西红柿妈妈

晓梦的女儿已经5岁了,她和婆婆的战争彻底爆发了,主要是两个人的育儿观念不同。晓梦是个地道的北京女孩,家境优渥,老公是来自农村的穷小子。晓梦生完女儿以后,老公就把自己的母亲接来照顾孩子。自从婆婆来到北京就对晓梦各种吐槽。

晓梦给孩子买件衣服,她说:“孩子长得这么快,天天买新衣服有什么用?很快就穿不下了。”晓梦给女儿报了个绘画班,婆婆说:“画个画一万多块钱,不是败家是什么?”晓梦让女儿帮自己做点家务,婆婆更是直接说她:“什么活都想让孩子干,就没见过这么懒的婆娘!真是不配当妈!”

妈妈在这些方面越“败家”,孩子将来更容易出人头地,家人应支持

晓梦和婆婆两个人年龄、文化水平的差距,城乡生活习惯不同,在养育孩子的观念上不断发生矛盾。是应该像婆婆一样勤俭持家呢,还是晓梦这种比较“烧钱”的育儿方式比较好呢?相信很多妈妈都是赞同晓梦的做法的。

婆婆过惯了清贫的生活,把自己养育孩子的那一套再用到孙女的身上,显然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了。

晓梦面对婆婆的各种指责,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教育理念,虽然现在婆婆说自己“不配当妈”,但是,她相信女儿大了,一定会感激自己现在的做法的。

晓梦看似很“败家”的教育方法,却对孩子更有帮助,利于孩子长大后出人头地

一、妈妈在孩子穿衣打扮方面越“败家”,孩子将来越容易有出息。

很多上年纪的人小时候都是怎么长大的呢?他们常年不买一件新衣服,衣服都是哥哥穿完弟弟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妈妈在这些方面越“败家”,孩子将来更容易出人头地,家人应支持

所以,当儿媳妇给孩子买新衣服,婆婆往往会抱怨:“孩子长这么快,买那么多衣服干嘛?”奢侈浪费当然不对,适当给孩子买新衣服还是应该的。

1、能提高孩子审美观好。

吴冠中先生不是说过吗,“美盲比文盲更可怕”。培养孩子发现美的眼睛,和让他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一样重要。

小文是个来自农村的女孩子,她考上了重点大学,然后在深圳工作。小文业务能力很强,工作也很认真,但是她在公司里却总是被边缘化,有什么重要的活动,她总是被派往后勤等不起眼的地方。后来,公司的一个王姐就对她说:“你进入公司,穿衣服不要太随意,个人形象也是很重要的。”

妈妈在这些方面越“败家”,孩子将来更容易出人头地,家人应支持

小文很节俭,从小到大就是穿姐姐穿剩下的衣服,她的审美观更是一塌糊涂。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好了,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干干净净,孩子才能有品位和眼光。

2、孩子更加乐观自信。

经常给孩子穿上干净漂亮的服饰,可以让孩子更有自信。经济条件允许的话,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家很穷,买不起新衣服,邋里邋遢的外表会让孩子有自卑感,人缘差。

二、妈妈在培养孩子兴趣方面越“败家”,孩子将来更能成大器。

我们经常听家长抱怨,现在的培训班真是太贵了,上不起。也有的家长觉得,孩子上学已经很累了,不应该再增加孩子的负担。

妈妈在这些方面越“败家”,孩子将来更容易出人头地,家人应支持

其实孩子学一两样兴趣爱好,还是很不错的。孩子的学习和兴趣爱好并不冲突。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调剂枯燥的学习生活。另外,兴趣爱好如果可以得到好的发展,可以增加孩子各个方面的才干,孩子将来的人生更有自信心,成就也会越大。

三、妈妈在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方面越“败家”,孩子将来越有能力。

晓梦让女儿干活,婆婆觉得是妈妈太懒,不配当妈。让隔辈的老人带孩子,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娇养孩子、什么也不让孩子干。这样做是很不好的,不让孩子做家务,也是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多做家务对孩子的好处可不少。

1、劳动让孩子变得成熟。

孩子从小被妈妈培养做家务,孩子在劳动中,更能体会爸爸妈妈的辛苦。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让孩子的心智更成熟。那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更蛮横幼稚。

妈妈在这些方面越“败家”,孩子将来更容易出人头地,家人应支持

2、孩子自理能力强。

网上经常有爆料,大学生生活不能自理,宿舍如同垃圾场。博士生生活不能自理,被校方退学等等新闻。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离父母越来越远的过程,父母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最好的教育来源于生活,衣食住行无小事。妈妈越在以上三个方面“败家”,越能成就孩子。当然这个“败家”并非真的奢侈,而是在合适的原则上的。

今日话题:今天你为孩子“败家”了吗?

妈妈在这些方面越“败家”,孩子将来更容易出人头地,家人应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