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吃蜂蜜的蒼蠅,準會溺死在蜜漿裡。

貪吃蜂蜜的蒼蠅,準會溺死在蜜漿裡。

無論任何時代,人性都是自私貪婪的,但是過分的貪婪就是無恥。人若有羞恥之心,就不會那麼貪婪,如果貪婪控制了羞恥就會變得格外的貪婪。

但是我也相信人性中的美好,比如善良、憐憫、奉獻和給予,但我同樣知道人性存在的自私、貪婪、無限制的索取,甚至是傷害。我以為,看不見後者,你就無法真正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人是有人性的,什麼叫人性呢?這個怎麼跟你解釋呢?打個比方,水是無色透明的,石頭是堅硬的,無色透明是水的本質特性,堅硬是石頭的本質特性,那麼自私便是人的本質特性,只不過人的本性是在特定的環境下才顯現,有事情的時候才顯現,特別是出現利益的時候,不然為什麼別人拿你的東西和錢的時候你的內心會難受,要是你你會要好受還是難受,有生命的東西總是要好受的,人的本性是不可變的,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

人究竟是什麼?人性、人的本性、人的本質是怎樣的?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都對這個問題有過思考。只是,中西方文化有不同的理解角度,我們可以嘗試著進行武斷的區分。

中國文化偏向於從道德層面上來說明,將人界定為“道德生命體”。可以說,人之初,性本善;可以說,人之初,性本惡;可以說,人之初,無善惡。但個體終需經社會化,必須成為道德生命體。

言外之意,人是有生命的,這一點跟動物一樣,但人是講道德的生命,這一就與動物區分了出來。只有講道德的生命體,才可以稱為“人”。所以,當一個人道德敗壞到一定程度,我們會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禽獸不如”。開個玩笑的話,禽獸是躺著中槍的,你們人不行了,還侮辱一下禽獸。

西方文化往往從理性—慾望的角度來說明人,認為人就是“理性慾望結合體”,以理性來滿足自己的慾望,構成人全部社會活動的準則。言外之意,人都是有慾望的,都是自私的,這一點跟動物一樣,但是用理性來滿足自己慾望的才是人,這一點就與動物區分了出來。

只要人是理性的,他的慾望有多大,能在多大程度上滿足,都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這種理想的慾望,這種理性的自私無關乎道德。

當前一種觀點流行開來,那就是人都是自私的,都是有慾望的,都是貪婪的,這是人的本性,你改變不了,必須得順應它,所有的制度設計都要圍繞著剋制人的這種本性展開,都要把人想象成這種人。

如果你把人想象成先人後己、捨己為人、大公無私的,你所有的制度設計都註定是烏托邦的想象,註定是表面上一套冠冕堂皇、道貌岸然的口號,背後卻幹著權錢交易、男盜女娼的骯髒事。

我們已經沒有辦法離開這種“人”去思考問題,而這恰恰是西方文化人性觀的邏輯演繹,對受傳統文化道德生命體認識影響的國人來說,難免會感嘆人心不古,人性缺失,人格不保等等。但很多人是通過經驗觀察到的,對此深信不疑,並把這種人性觀作為自己思考社會、政治的前提。

我們要問的是,人註定是本性自私的嗎?註定是貪婪無度的人嗎?這種人註定沒有辦法改變嗎?

人是現實的人,是社會中的人,是一定社會關係的產物。人不是生來如此的超驗的存在,沒有抽象的恆定的人的本質,但我們在思考中往往把人抽象化、一般化,把一定社會關係下的人當成永恆的人。

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是市場經濟不夠完善、資本邏輯運行的社會。市場經濟運行的前提是有著獨特的利益,並能運用理性去實現他的利益的自利主體。一些西方道德哲學家普遍認為,自利是人的本性,“每個人生來首先和主要關心自己”,市場經濟是最符合人的自利本性的,因此是最值得稱頌的經濟形態。

其中的邏輯是有問題的,似乎利己是本性,是天生如此,先有了自利本性,後來的市場經濟符合了這種本性。這其實是一種顛倒,不是人的自利的本性推動著市場經濟的建立,相反人的自利本性是市場經濟運行的必然結果,自利的經濟人正是市場經濟塑造出來的歷史的產物。

如果說市場經濟培育出來的是著眼於個人私利的經濟人,那麼資本邏輯支配之下的市場經濟培育出來的則是永不滿足的貪婪之人。

資本在滿足人的需求的同時刺激出來的是人的無止境的欲求,這種欲求驅使人們不惜一切代價去追逐利潤。它的優點在於刺激人們不斷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缺點是增加了人的貪婪以及對自然外界的無所限制的佔有慾,使人的慾望成為了“沒有限制的慾望”。

人創造資本,資本改造人。我們可以用“資本人”來形容受資本邏輯支配的社會主體,這種人看待社會現實、社會問題,往往都是從有沒有利潤、有沒有利益、有沒有好處、有沒有金錢的標準來思考,忙碌於佔有更多的錢,用更多的錢再生更多的錢。永遠沒有錢多的時候,成為人的日常生活生活方式。

“資本人”居住在資本所創造的海市蜃樓中,自願加入商品拜物教、貨幣拜物教、資本拜物教這些“邪教”,並甘心情願成為聽任其擺佈的“教徒”,其他一切都毫不關己。這正是現代人生存的真實境遇。

但我們不能因為看到資本邏輯支配下的人是自私自利的,是貪婪的,就相信人永遠都是自私自利的,就相信這種人就是全部,會貫穿於人類社會的所有階段。

我們必須要相信,人性是可以改造的,不然的話,我們就註定生活在所有人以所有人為敵的狀態,人人互為手段,人與人之間註定是各種利益的敵對性的對立、鬥爭、戰爭,我們的生活將變成一種博弈,一場廝殺,我們對美好社會的嚮往就註定永遠不可能實現,因為這樣的“人”,自私自利、貪婪無度、窮奢極欲,為了目的不擇手段,再好的制度、再好的社會也會被糟蹋。

人是可以改造的,可以通過社會制度的完善,通過生產關係、社會關係的改變加以改造。隨著物質財富的豐富,政治制度、法律規範的完善,社會公平正義的漸趨實現,將使人擺脫自私、貪婪,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富有的人。

共產主義涉及到人性的改造,如果你已經認定人性已經沉淪且不可能改變,你是註定不可能理解它的。只有你理解了隨著社會條件的改變,人真得能夠成為不自私自利的人,你才會對未來有美好的想象。

不要覺得天下無賊,也不要認為人生處處是陷阱。理智地認知人性中的美好和暗黑,是實事求是,符合辯證法。奧地利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心理動力論中對本我、自我與超我的論述和解釋:“本我”代表慾望,受意識遏抑;“自我”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超我”是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

看起來有點晦澀難懂。舉個例子:老王承包了一個池塘,魚兒活蹦亂跳,每年收入不菲。鄰居老李對此豔羨不已,潛意識欲將其佔為己有,這就是“本我”;此時,“超我”就會出來干預,從道德、法律的層面阻止;而面對“本我”與“超我”之間的衝突時,“自我”將會出面,選擇折中的辦法,比如老李會經常去池塘溜達、看看而已或是跟老王學習養魚的方法,看看有沒有其他致富的途徑。如果“自我“調解不成功,“本我”戰勝了“超我”,老李就可能會成為施害者,成為一個不擇手段的惡人。

當然以上僅僅是一種關於人性的理論體系,理論上每個人都有成為惡人的可能,從而對社會或他人造成傷害。於是就有了那句老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告訴我們凡事凡時提高一點警惕,有百利而無一害。

有時候,我總以為不會發生什麼事兒,大多時候也確實沒有發生什麼事兒。但沒有充足的預防,就可能會發生一些什麼。就比如,很多人在辦公室或者寢室沒有鎖抽屜的習慣,有時物件沒了,當然這不一定是人性中的惡在作怪,也許就是你沒在的時候被人暫時借用,但它卻沒再回來。我向來以為,鎖抽屜、在容易混淆的物件上做記號,是對人性的尊重,對身邊人的尊重,也是對人性中的惡的提醒。

馬里奧·普佐的《教父》中,當老教父唐·柯里昂遭槍擊,未來教父、二兒子邁克爾·柯里昂提議,利用與對手談判“做掉”兇手時說了這樣一句話:把意外當成對自己尊嚴侮辱的人,永遠不會遭遇意外。

這話說得有些絕對,但卻從一方面告訴我們要做好“預防”,包括對人性的預防。嚴重點說,看不見人性中的自私和貪婪,就無法真正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說到人性,我們大多數人張口就來“人之初,性本善。”我們從小就被《三字經》中的經典名言洗淨了腦袋,淨化了思想。可現實的種種殘酷不得不讓我對一經典名言產生懷疑。隨著社會閱歷的不斷加深,越來越多殘酷的現實我用“人性本善”卻無法得到準確的解答,然而,“人性本惡”卻能對當今社會的種種不良現象進行徹底決解。

中國其實早就有關於“人性本惡”的論述。戰國末期的著名思想家荀子就是主張“人性本惡”的代表。荀子在《性惡篇》的開篇便寫到: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只可惜荀子的聲音最終沒能成為主流,統治者所推崇的儒家正統思想並沒有吸納荀子的觀點,人性本善對中國人的思想統治得以延續至今。讀到這裡,可能你會對我的言論標示懷疑,那麼接下來的各種案例一定能讓你為之不寒而慄。

在金錢面前,其實你我都很真實。錢是情感的照妖鏡。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因為失業或是遇到棘手問題時,我們經常會想到跟朋友借錢,但是你之前認為最鐵最好的朋友,卻會想出一千個理由來拒絕你。很多時候,在牽扯到金錢問題上,才能真正考驗一個人的善良。

在利益面前,其實我們都很自私。我們是否經常有這樣一種心理,叫“見不得你比我好。”朋友剛剛買了一輛車,你肯定會說,他的錢一定來歷不明,肯定是收了其他人的賄賂;同事剛剛得了單位領導的表揚,你會在心裡默默生氣,“為什麼我做的比她好一千倍,領導幹嘛不表揚我,她肯定是私下給領導什麼好處了。”已是你不在和她講話了。

在感情面前,我們真的殘忍。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父母給了我們生命,供我們讀書,可為了自己的一點點私心,有人甚至對自己親生母親痛下殺手;朋友之間的一點點誤會,有人竟然對其投毒;夫妻本是同林鳥,當丈夫為了掙錢養家不能照顧家庭時,妻子竟然暗地與人私會。

那麼人性為什麼會變惡呢?環境的改變。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因必有果,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條件下就會產生什麼樣的人。善人群裡多出善人,惡人谷中多出惡人。還記得孟母三遷的故事嗎?孟子小的時候非常調皮,他的媽媽為了讓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裡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招待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像極了!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喜歡讀書。這個時候,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後來,大家就用“孟母三遷”來表示人應該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其實人的善惡也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

後天教育。人之初性不一定善良,天生的嫉妒,恨,貪,也有愛和慈,所以人剛出生是一個半成品,只有經過自身的修養身心才可以讓自己逐漸完美,善良是一門很大的學問,不是與生俱來的!否則還修煉什麼?正因為這樣,我們從小便要接受學校的教育,讓我們從小養成尊老愛幼,尊敬守法的習慣。

人類進化的過程。人性之根本,是人的動物性。現在人們都承認人是從古猿進化來的,那麼追根朔源,人性是猿性。古猿只是動物的一個分支,猿性也是動物性。從動物的本質來說,是無所謂善惡的。人性之所以要區分善惡,是因為人類智慧進化,形成新的社會組織結構,需要用善惡是非來維繫規範社會秩序。從認知上來說,王守仁先生的心學“四句教”己經把人性說的非常直白了。

總之,我們不否認人性的餓,但也不完全認為人性的善,善惡分兩邊,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善良的人吧!因為人生因善良而精彩。

大多數,這些人說出來的話都是冠冕堂皇,悅耳動聽。聽者聽了都會十分感動。但是真正到了涉及自我利益的時候,很多人就會忘記自己曾承諾的話,忘記了別人對自己的好,忘記了自己的本性。而把所有的怨恨都一股腦的遷怒給別人,最後只能人心不足蛇吞象。別讓別人的順手幫忙手留餘香,變成了你的理所當然。別把別人對你真心實意,當成了習慣使然。不要因為自己的委屈,忽略了別人的無奈。少問別人為什麼,多想自己憑什麼。不求別人給予了自己什麼,要看自己為別人貢獻了什麼。別再抱怨腳下的絆腳石了,好好撿起它變成墊腳石吧!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別走太快,可以時不時抬頭看看頭上的那一片蔚藍。


利益是邪惡的,人心是美好的。但在利益面前,總會有人性的貪婪、波動、自私湧動。有人為了眼前的利益不擇手段,為了利益不惜拋情舍義,爭的個面紅耳赤,吵了個驚天動地。網上有句話:”最讓人傷心的事是我為你雪中送炭,你卻把我當傻子。“做人都應該懷一份感恩心,存一份敬畏心。榮華富貴生死都帶不走分毫,但是精神德行卻能流傳芬芳。不要讓你的自私邪惡傷害了善良的心靈!願這世界少一份“自我”,多一分感恩!多一分大愛!

作者;青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