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跑的人真的不會懂,跑步“敬畏”比“贏”更重要

跑步是一項基礎運動,但鍾情跑步的人,卻與其他運動愛好者有著很大的不同。

原因是,跑步並不是要征服什麼,而是在不斷挑戰自己,可以承受什麼。

而這種不同的核心在於,跑步,並不是為了要贏。

不跑的人真的不會懂,跑步“敬畏”比“贏”更重要

如果你有一個跑者朋友,那麼你肯定很少從他們嘴中聽到“贏了”或者是“輸了”這種詞語。

因為在跑者的世界裡,不存在對手,也不存在輸贏。這同時也是外人最“看不懂”跑步和跑者的地方。

花錢到很遠的地方,參加一場累得要死的跑步比賽,2小時、4小時、甚至一天一夜,把自己累個半死,跑完了通常沒有任何獎勵,圖個啥呢?

不跑的人,真不會懂。

“敬畏”比“贏”更重要。

不跑的人真的不會懂,跑步“敬畏”比“贏”更重要

不跑的人,真不會懂。

“敬畏”比“贏”更重要。

敬畏一段里程。從5KM、10KM到半程馬拉松、全程馬拉松、百公里越野...

除了完成挑戰的激動和喜悅,更多的,是敬畏。跑在路上,沒人能戰勝距離;

跑在山裡,沒人能戰勝自然。我們將一段歷程,看作是對自己的一種歷練。

沒人能挑戰什麼、突破什麼、超越什麼...跑在路上,於身體和心靈而言,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敬畏一個生命。

在長跑的世界裡,沒人會在你滿頭大汗、腳步沉重的時候叫你“必須堅持”。

在半馬和全馬的賽場上,我們學會的,更多的是“瞭解自己、敬畏距離和學會放棄”。

只有放棄,才會有下一個全新的開始;只有敬畏,才能重新審視生命和生活的意義。

不跑的人真的不會懂,跑步“敬畏”比“贏”更重要

與自己和解

很多人都是這樣:開始跑步,是因為想不開一些事;跑著跑著,我們學會和自己和解。

跑步的最終奧義,不是能征服什麼,而是可以承受什麼。承受生命和生活所給予的熱情和平淡、快樂和憂傷、失望和希望。

真正的樂觀,就是看透生活的本質後依然熱愛生活。

這就是跑步教會我們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