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想喝飲料”,心理學:家長的回答,決定孩子未來的性格

“媽媽,我想喝飲料”,心理學:家長的回答,決定孩子未來的性格

在最近逛超市的時候,我目睹了這樣一件事情的發生,一個小男孩看到包裝精美的飲料,便和媽媽說想喝飲料。可面對小男孩的請求,他的媽媽卻表示不同意,在媽媽看來,小孩子喝飲料對身體不是很好。在被媽媽拒絕之後,這個小男孩隨即大哭起來,弄得他的媽媽也感覺非常不知所措。

“媽媽,我想喝飲料”,心理學:家長的回答,決定孩子未來的性格

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經歷很多這樣的情況,一般來說,父母在遇到孩子哭鬧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制止孩子的行為。但實際上,這種一味制止的行為,是並不利於孩子成長的,孩子們之所以會有一些願望,也是很正常的,畢竟每個人的天性就帶有慾望,因此如果家長們總是拒絕孩子們的請求的話,孩子們就會認為父母是不愛自己的,久而久之,也會形成自卑的性格。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被拒絕的經歷,每個人在被其他人拒絕的時候,都會很上心,畢竟當我們提出要求的時候,內心中肯定是希望能夠被滿足的,而被拒絕的後果就是願望得不到滿足。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他們總是被家長拒絕,長時間無法得到滿足的心理就會變得越來越崩潰。長此以往下去,孩子也很有可能會產生一些心理疾病。

“媽媽,我想喝飲料”,心理學:家長的回答,決定孩子未來的性格

其實,面對孩子一些並不過分的要求,家長們是可以在不妨礙孩子健康成長的情況下,對孩子的要求進行適當滿足的,那麼,家長們應該怎樣做呢?

第一,要對孩子的需求表示理解

當孩子們向家長提出某種需求的時候,家長們不能在第一時間用很強硬的態度去拒絕。面對孩子的請求,家長們首先要分析出這個請求是否合理,如果說確確實實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的話,家長們也要和孩子及時溝通,向孩子闡明這個要求背後有什麼樣的危害性。只有家長和孩子之間做到及時溝通與交流,孩子的內心才不會因為被拒絕而感到失落,最終產生什麼心理問題。

“媽媽,我想喝飲料”,心理學:家長的回答,決定孩子未來的性格

第二,家長要適當滿足孩子的合理需求

在前面也提到了,如果孩子長時間被家長拒絕的話,就很有可能會變得越來越自卑。比如孩子在想喝一些碳酸飲料,或者吃一些垃圾食品的時候,家長們可以適當讓孩子嘗試一點。雖然說孩子對這一類食品會非常喜歡,但是家長們也要控制他們攝入的頻率。通過對孩子自制力加以控制,隨著寶寶們越來越大,他們也能明白什麼事情是對自己有好處的,而什麼事情是對自己沒有好處的。

“媽媽,我想喝飲料”,心理學:家長的回答,決定孩子未來的性格

第三,家長一定要言而有信

當家長們承諾孩子一些事情的時候,就一定要說到做到。有些家長對孩子說自己也不會喝飲料,卻會在背地裡偷偷喝上很多。如果孩子學會了這種行為的話,就會變成一個表裡不一的人。因此,如果家長和孩子說過什麼事情,就一定要說到做到,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媽媽,我想喝飲料”,心理學:家長的回答,決定孩子未來的性格

在各位家長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還有哪些疑問呢?可以在留言處提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