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千年的地窨院,下雨水到哪里去了,为何现在居住的多是老人

最近一段时间一直拍摄地坑院和窑洞,关于地坑院的雨天排水问题颇受大家关心,晋南这几天连续降雨,今天小编冒雨前往山西平陆的张店镇,实地拍摄下雨天的地坑院,给大家看看地坑院的排水系统和下雨天地坑院里的人们都在干些什么。

传承千年的地窨院,下雨水到哪里去了,为何现在居住的多是老人

进村不见院,平地冒炊烟,这是对地坑院的真实写照,这是一座修建于70年代的标准地坑院,平陆当地叫地窨院也叫地下四合院,站在窑洞顶边上,只能看见地窨院四周用砖砌起来的拦马墙和碾场用的碌碡,拦马墙在这里有3个作用,一是为了美观漂亮保护崖面防止落土,二是为了防止下大雨雨水倒灌进入院子里,三是防止平时在窑洞顶碾麦时候牲畜和人不小心掉下去。

传承千年的地窨院,下雨水到哪里去了,为何现在居住的多是老人

站在这个位置可以看出窑洞顶的场面地势沿着拦马墙4周地势逐渐降低,这有利于雨水的排出。窑洞顶也会在雨后天晴撒上麦糠,用碌碡再次进行碾压结实,便于雨水顺利流走,防止雨水下渗。由于黄土经过碾压非常瓷实,下雨天走在上面也不会泥泞。

传承千年的地窨院,下雨水到哪里去了,为何现在居住的多是老人

站在窑洞顶的拦马墙往下看,这个地坑院算是修整的非常完善档次比较高的一座地坑院,院子四周用砖瓦砌起来,中间立面用砖砌成花墙,在拦马墙下做的青瓦挑檐,下面用蓝砖叠起外伸,上铺青瓦。下面四周墙面用黄泥加麦秸泥光,挑檐极大地保护了下面的墙面不受雨水冲刷。

传承千年的地窨院,下雨水到哪里去了,为何现在居住的多是老人

由于地坑院的深度都比较深,深度约在8-9米左右,为了进出方便,地坑院通常会修一个坡道进出。坡道的长短决定了坡道的坡度,在地势不受限制的情况下都会尽量延长前伸,而较长的坡道又会收集更多的雨水,在大门口处通常会有一个入水口来收集坡道的雨水。

传承千年的地窨院,下雨水到哪里去了,为何现在居住的多是老人

这户地坑院的坡道用砖铺成而且比较长,为了防止雨水流进门洞,在大门口设计了一个暗渠来收集雨水,雨水通过大门前的篦子右下角流入暗渠,在里面门洞的侧面挖有一个不太大的渗水井,只要洞坡外的雨水不倒灌进来,再大的雨完全可以及时渗入地下。

传承千年的地窨院,下雨水到哪里去了,为何现在居住的多是老人

图为大门里面的门洞,雨水通过暗渠流入门洞旁边的渗水井,为了美观和防止人畜跌入,渗水井已经封了起来,看不见里面渗水井的情况。

传承千年的地窨院,下雨水到哪里去了,为何现在居住的多是老人

图片左上角的门洞就是从外面进入地坑院的通道,院子里四周根基用砖砌成一米高,最大程度的保护了地坑院窑洞的墙基,不受挑檐滴下来的雨水侵袭,为了保证下雨天院子里不泥泞,院子里也铺了砖头,只留下中间一块地势略低,用来栽树养花种菜,最大的作用是用来渗水,不是特别大的雨水,一般都会直接从中间没铺砖的低洼处快速下渗。

传承千年的地窨院,下雨水到哪里去了,为何现在居住的多是老人

连续三天雨水地坑院的墙面还是很干爽,这都是上面挑檐的功劳,图中的大爷是这个院子的主人,今年78岁,70年代中期带领全家人在邻居们的帮忙下陆陆续续用了2年时间建成了这座地坑院。大爷患有严重的哮喘,就连聊天都会气喘吁吁。老伴在窑洞里休息,不便进入窑洞里拍摄打扰老人休息,没有拍摄到老两口生活的窑洞里的场景。

传承千年的地窨院,下雨水到哪里去了,为何现在居住的多是老人

图片里柴火堆右边的铁板下就是这个院子的渗水井,说是渗水井其实是红薯窖,一物两用,雨季收集院子里来不及下渗的雨水,到了秋季用来储藏红薯,由于雨水的流入,保证了红薯窖里的湿度,两全其美,不得不佩服劳动人民的智慧。

传承千年的地窨院,下雨水到哪里去了,为何现在居住的多是老人

三天的降雨,虽然是持续降雨,但是没有短时间的大雨,雨水全部渗入院子中间的地里,红薯窖里没有流入一点雨水,大爷说,只有下暴雨的时候雨水来不及下渗,才会流入这个红薯窖里。红薯窖下面两边各有一个窑洞,渗水能力很强,所以这个院子建成到现在40多年从没受到过雨水的威胁。

传承千年的地窨院,下雨水到哪里去了,为何现在居住的多是老人

这个地坑院的大门在里面锁着,我们在上面打招呼也没人回应,应该是老人耳朵不太好使或者在睡觉,看到雨天院子里湿滑,怕老人出来开门不安全,我们就没再喊叫,就在窑洞顶拍摄了几张照片,排水方式基本一样,只是这家院子里没有铺砖,中间没有栽植树木,种了一些花草,院子中间左下角的圆形井盖下面就是收集雨水的渗水井。

传承千年的地窨院,下雨水到哪里去了,为何现在居住的多是老人

为了使大家看的更加清楚,长焦拍摄了这张照片。可以看清楚雨水的流向,大多渗入地下,只有大雨的时候才会流入渗水井。

传承千年的地窨院,下雨水到哪里去了,为何现在居住的多是老人

这个地坑院里住着一对6旬夫妇,院子的排水方式和前两家一样,院子中间的低洼处由于没有耕种,地面比较硬,渗水比较慢。所以看的比较直观清楚,低洼处的多余雨水通过左上角的入水口流进车棚下面的渗水井里面,

传承千年的地窨院,下雨水到哪里去了,为何现在居住的多是老人

下雨天不能下地干活,爷爷奶奶陪2个孙女在窑洞里的土炕上玩耍,夫妻俩10年前已经在外面盖了平房,由于孩子父母在外打工,地坑院距孩子学校近,这几年为了照顾孩子上学,又重新搬回来居住。不知道通过今天的拍摄大家对地坑院的排水是否清楚,不明白之处欢迎评论区留言。若喜欢本图集,敬请转发!【喜欢看更多百姓图片故事请点击右上角添加关注】

传承千年的地窨院,下雨水到哪里去了,为何现在居住的多是老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