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胃癌治癒率高達80%,為何中國只有30%?


日本的胃癌治癒率高達80%,為何中國只有30%?


文 | 油醬

日本的胃癌治癒率高達80%,為何中國只有30%?

胃癌5年生存率,指的是胃癌病人接受治療後,經過5年還存活著的比例。

這是衡量胃癌治癒率的一個重要指標。

根據數據記載:日本的胃癌治癒率高達80%,遠超中國和美國的30%-40%。

難道日本的胃癌和我國的不一樣嗎?

日本的胃癌治癒率高達80%,為何中國只有30%?

胃癌是全球性的健康難題,困難在於早期無症狀,發現即為中晚期,預後差,存活率也低……

胃癌同樣也是東方人中發病率較高的癌種,其中情況最為嚴重的是日本。

每年有近5萬日本人死於胃癌,佔日本因癌死亡人數的1/4。

但是到了後期,日本這個胃癌大國通過自身努力,使胃癌的發病率預後變得非常好。5年生存率達到80%以上,而60年來胃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在持續地降低。

眾所周知,中國是胃癌高發國。從胃癌發病率來說,日本幾乎是美國的10倍。

同樣作為胃癌的高發國家,中國和日本的胃癌發生率相近,但治癒率差了一截。

到這裡,很多人會認為我國醫療技術或許沒有日本先進。

但其實並非如此,在如今資訊這麼發達的條件下,醫學上任何先進的技術都會被推廣採納,不存在獨門技術,並且中日美醫學手術手段的技術水平相差不大,很多國內醫院手術切除率還大於國外。

關鍵的問題在於這幾點:

1

全民早篩查

我們都知道,治療疾病最有效的時候,就是早期發現的時候。

腫瘤治療效果主要看腫瘤分期早晚,總體治癒率高不高也就是與早期發現率高不高有關。

日本對付胃癌的秘密武器就是全民早篩查,早發現早治療。

1964年有40萬人進行檢查,到了1970年有400萬人檢查,1990年後每年都約有600萬人進行胃癌篩查。

而在美國,胃癌發生率很低,跟乳腺癌、大腸癌、前列腺癌等國高發癌比較,美國人相對不重視胃癌的防治。

中國作為胃癌的高發國家,民眾的防範意識卻不高,只有10%-15%的早期胃癌發現率,所以會出現診斷後就是晚期的情況。

日本舉國上下對胃癌的重視,使得日本胃癌即便發病率高,但治癒率一點都不低,主還是歸功於早期發現率高。

日本的胃癌治癒率高達80%,為何中國只有30%?

2

胃鏡篩查

在國人眼中,胃鏡是一個讓人聞之色變的檢查,不得萬不得已,很少有人主動要求去做。

數據顯示:日本人口約1.27億,每年總共約完成1500萬例胃鏡檢查。也就是說,每年12.5%的人都去做了胃鏡。

再換算為高危人群,幾乎上全部做了篩查。

在我國,許多人對胃鏡有恐懼感,胃鏡的檢查率非常低,早癌發現率低於20%,5年存活率低於30%,也就是說,被確診的人大多數可能熬不過5年。

早期胃癌患者裡80%是沒有明顯症狀的,患者很難發現它的蛛絲馬跡。

對於胃癌,即便檢查了腹部CT也很難發現早期胃癌。只有腫瘤較大時才容易被CT發現。

但即便發現了也失去了早期診斷的時機,這是腹部CT本身的弊端。

胃鏡篩查的優勢在於直接看到胃粘膜的病變,對於癌前病變能很好地分辨,做到早預防,早治療。

這種微小的病變,其它手段是無法發現的,所以胃鏡篩查的優勢無法被其他檢查所替代。

最理性的做法就是,定期篩查,尤其是35歲以上的人群,每年一次體檢必不可少。

日本的胃癌治癒率高達80%,為何中國只有30%?

3

沒有症狀該如何篩查

醫學界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不包含胃腸鏡的體檢都是耍流氓。因為任何先進儀器都無法替代胃腸鏡。

技術越來越發達,現在很多醫院都配有無痛內鏡,絕大多數的癌症都能早發現,也並沒有那麼可怕。

一般建議篩查方案包括:

血清學篩查+幽門螺桿菌檢查+胃鏡檢查

幽門螺桿菌可以導致胃潰瘍、胃炎與胃癌發生的相關性。

根除幽門螺桿菌可降低39%的胃癌患病幾率。

最新研究表明:40歲前根除幽門螺桿菌,幾乎可100%預防腸型胃癌的發生。

日本規定12歲以上人群必須檢測和根除幽門螺桿菌,預計到2050年,日本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將會降到5%以下。

所以,我國拯救胃癌高發率的可行辦法就是“及早篩查”

日本的胃癌治癒率高達80%,為何中國只有30%?

4

胃癌高發因素

男性的發病率是女性的2倍

有胃癌家族史、患胃癌的可能性比普通人高2-3倍不等。

75%的胃癌患者年齡在50歲以上,建議從45歲開始要每年進行一次篩查。

感染幽門螺桿菌是未發生感染人群的好幾倍。

長期吸菸、高鹽飲食、醃燻煎烤炸食品、剩菜、黴變食物等,也與胃癌發生密切相關。

5

2015年,我國新增病例最高的5種癌症分別是:

肺癌、胃癌、食道癌、肝癌、結直腸癌。這5種發病率最高的癌症佔癌症新增病例總數的63%。

萬幸的是,世界衛生組織在《世界癌症報告》中表示:

1/3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對於癌症預防和篩查其實就是最好的治療。

關於癌症早篩,有不明白的地方,後臺留言給Claudi醫學或者點擊下方閱讀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