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蘇聯如何一步步走向解體?

前面幾講裡我展開講了大陣營時代大國和小國要面臨的各種困境,以及多邊外交組織要面臨的一系列麻煩。這些都是直接影響到今天國際秩序的昨天的歷史。這一段歷史的結束,就是冷戰的結束,它以1991年底蘇聯解體而告終。

要說清楚蘇聯解體的問題,往前追溯,你會發現,1979年底蘇聯入侵阿富汗,是蘇聯開始走向解體的導火索。

阿富汗國家的形成

在講蘇聯入侵阿富汗事件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阿富汗這個國家到底是怎麼來的。

阿富汗地處帕米爾高原以西,境內自東向西有著龐大的興都庫什山脈貫穿著,地形極為複雜,交通極為困難,當地的人又特別桀驁不馴,所以阿富汗一直被稱為帝國墳場。

所謂帝國墳場,是指外部世界很容易征服阿富汗,但由於剛才說的一系列特徵,外部世界卻無法有效地統治當地,因為統治成本實在是太高了。

但因為阿富汗所具有的重要地緣戰略位置,外部世界對征服當地,又常常有著濃烈的興趣。阿富汗北連中亞,南接印度,西通伊朗,是連接各方向的一個交通要道,所以旁邊的大帝國都會對它有想法。

終結:蘇聯如何一步步走向解體?

不僅是外部世界難以統治阿富汗,阿富汗自己內部也不大容易形成穩定的政治秩序,這還是因為統治成本太高了。歷史上的阿富汗地區一直是處在動盪之中,我們今天所知道的阿富汗這個國家,實際上是在十九世紀中後期,在英國跟沙皇俄國在中亞進行的大博弈過程中被塑造出來的。

當時的沙皇俄國極力想要從中亞這個方向南下,衝到印度洋去獲得出海口。可是這樣沙皇俄國就會直接跟大英帝國治下最重要的領土,也就是印度相接壤,這對英國來說極為危險。

所以,英國和俄國就在中亞進行了一系列的大博弈,最後雙方在各自往前推進到一定程度之後,達成妥協,在雙方中間建立一個緩衝國,誰都不再往前走了。緩衝國所在地被動地成為一個國家,就是後來的阿富汗。

阿富汗在剛形成的時候是一個君主制國家。二戰之後,阿富汗出了一位叫查希爾的國王,他大力推動現代化改革,當時的阿富汗是一個非常開放、自由的國家。

這種改革需要有外部力量的支持,以便對抗國內的保守力量,由於阿富汗的重要戰略地位,美國和蘇聯都被吸引了過來,暗暗較量在阿富汗的影響力,阿富汗政界高層也形成了親美和親蘇的兩派。

阿富汗戰爭

到了七十年代,親蘇派的一支力量發動政變推翻國王,建立了一個共和國。蘇聯當然很高興,但是,新上臺的親蘇派政黨的統治太殘暴了,所以在1979年又發生一場政變,親蘇派政黨被推翻了。蘇聯就不幹了,於是就在1979年底派兵進入阿富汗,又推翻了這個反蘇政權,扶植了一個新的親蘇政權。

阿富汗戰爭就此開始了,蘇聯的噩夢也就開始了。我剛剛說過,阿富汗這個地方,容易征服難於統治,阿富汗民間興起了各種反抗力量來反抗蘇聯扶植的傀儡政權,傀儡政權根本沒能力去壓制,蘇聯人只好親自上手。

蘇聯人面對的具體敵人又是誰呢?說到這兒又得說一下阿富汗內部的民族構成,這也跟阿富汗複雜的地形相關。興都庫什山橫貫阿富汗,把它分為南北兩半。這條山脈以北住著塔吉克、烏茲別克等族的人,山南住的主要是普什圖人。

山南山北都有反抗力量,但最讓蘇聯頭疼的是山南的普什圖人。

普什圖人為了反抗蘇聯建立了一個組織,它的名字你肯定很熟悉,叫塔利班。這是由一群宗教學生和宗教人士發起的,塔利班的意思就是學生,他們自稱是最虔誠的信徒,要以聖戰的精神來對抗蘇聯。

這時我們就可以看到,在通行的國際法之外,還有兩種國際秩序的觀念捲入進來了。一是蘇聯的社會主義大家庭理念,蘇聯認為大家庭的內部事務是不受通行國際法管轄的;另一個是阿富汗這邊的聖戰理念,因為阿富汗在反抗時需要足夠的精神動員和組織力量,宗教是最簡單最有力的組織動員。

對蘇聯來說,問題似乎比較簡單,打掉塔利班就好了。但在執行的過程中,另外一個更麻煩的要素又捲進來了,這是此前大英帝國時代所留下的遺產。這個遺產就是,大英帝國的擴張,把普什圖人給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住在阿富汗,另一部分住在巴基斯坦。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是,今天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處有一座大山,大山中間有個山口,叫做開伯爾山口。英國在統治印度的時候,為了防止中亞的遊牧者從開伯爾山口進入南亞次大陸,就把英屬印度的領土一直向北推進到開伯爾山口,守住這裡,印度就安全了。

開伯爾山口南北住著的都是普什圖人,這就意味著有一部分普什圖人被英屬印度統治了。到了後來,印度獨立,印巴分治之後,這群普什圖人就住在巴基斯坦境內。那個地方同樣是山區縱橫,交通極為困難,巴基斯坦中央政府對這些普什圖人沒有實際的管理能力,這些普什圖人只是名義上屬於巴基斯坦國民,在現實當中與阿富汗的普什圖人關聯非常密切。

蘇聯的麻煩就在這裡了。塔利班同時分佈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普什圖人地區,一旦蘇聯加大了對阿富汗塔利班的攻勢,他們就跑到巴基斯坦的普什圖兄弟那裡。等來自北邊的壓力變小了,這群塔利班就又越過開伯爾山口,回到阿富汗的地盤上,繼續進行反蘇的游擊戰。蘇聯人的壓力再一加大,他們就又跑到巴基斯坦這邊。

聽到這兒,你可能要問,蘇聯為什麼不直接去巴基斯坦打擊塔利班呢?對不起,做不到,因為巴基斯坦不屬於社會主義大家庭,蘇聯如果這樣做,就是越過了通行國際法所認可的邊境,美國就有充分理由介入了,所以蘇聯是不會冒這個險的。

此時你就會發現,一個更復雜的要素被捲入進來了;傳統的大英帝國出於自己的地緣考慮所留下的邊界線,使得塔利班的反抗有了一個足以轉圜的空間。而國際法的理念,又使得蘇聯沒有辦法突破塔利班這個轉圜的空間。

於是我們看到,傳統帝國的理念,國際法的理念,社會主義大家庭的理念,再加上塔利班的宗教聖戰文明衝突的理念,所有這些東西都攪和在了一塊,使得蘇聯在阿富汗這邊的處境變得極為複雜。

蘇聯面對這種局面感到非常痛苦,阿富汗變成了蘇聯真正意義上的潰瘍。那蘇聯為何不索性撤軍呢?因為這也是做不到的。

對於大陣營時期的政治邏輯來說,蘇聯只能擴張,不能收縮,一旦開始收縮,整個蘇聯陣營就會徹底渙散掉,失控的局面會給蘇聯帶來一系列控制不住的連鎖反應。蘇聯進也進不得,退也退不得,就這麼被拖住了。

蘇聯的財政危機

就在這個時候,另一個雪上加霜的事情出現了,就是國際油價過山車式的漲落。

事情又跟中東有關。蘇聯是在1979年12月份入侵阿富汗的,而在1979年的2月份,發生了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伊朗的宗教領袖霍梅尼,坐著噴氣式飛機從巴黎飛回德黑蘭,在伊朗發動了伊斯蘭革命,把伊朗從一個追求西式現代化的君主國家,變成了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所以當時西方稱霍梅尼以超音速的速度把伊朗帶回了中世紀。

伊朗變成政教合一的國家之後,馬上跟美國發生了劇烈的衝突。而伊朗是個重要的產油國,世界擔心石油供給可能會出現問題,因此石油價格猛漲。到了1980年9月,在美國的支持下,伊拉克又跟伊朗發生了著名的兩伊戰爭,國際石油價格更是一路飆漲。

這給蘇聯帶來了額外的好處,因為蘇聯是石油出口大國,高油價讓蘇聯的財政狀況非常好,能夠支撐阿富汗戰爭。但石油價格猛漲吸引了產油國紛紛擴大產能,結果供給過剩,

到1985年,石油價格又急轉直下,腰斬都不止,這就使蘇聯的財政狀況一下子陷入巨大的困境。

而阿富汗這邊還在不斷地流血,這個潰瘍就開始變得很要命了。如果你僅僅是有潰瘍的話,問題還不大,但如果你在有潰瘍的同時又冒出其他的併發症,時間長了,嚴重的併發症就會帶來致命傷害。

蘇聯就是遇到了財政上的併發症。它發現自己的財政失衡了,就只好通過印更多的鈔票來解決問題,這又帶來通貨膨脹,這個併發症在蘇聯內部激化了舊有的矛盾。

蘇聯不是一個國家,而是由十五個獨立國家組成的邦聯。其中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本來在一戰後都成為了獨立國家,在二戰中又被蘇聯佔領,之後各種威逼利誘之下被迫加入蘇聯,作為加盟共和國存在。

它們三個對於蘇聯早就怨氣滿滿,現在,蘇聯為了支撐阿富汗戰爭引發了通貨膨脹,這場戰爭遠在萬里之外,跟波羅的海三國半點關係都沒有,可是通貨膨脹的代價,三國卻要跟蘇聯一塊揹負,它們的怨氣就更大了。所以它們都發起了聲勢浩大的運動,要求恢復獨立。

最終,蘇聯政府不得不做出一個妥協,允許這幾個加盟共和國自主發行貨幣,允許它們有自主的財政。但這就帶來了更大的麻煩。

實際上,貨幣倒不一定非得是中央銀行來發行,如果有成熟的商業銀行體系的話,就靠商業銀行發行貨幣也是可以的。問題是,蘇聯一直搞計劃經濟,沒有成熟的商業銀行系統,那麼允許這幾個加盟共和國自主發行貨幣,自主處置財政,就意味著蘇聯在財政和貨幣上已經解體了。

既然財政和貨幣已經解體了,那麼後續的政治意義上的解體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了。

伊斯蘭世界的精神復甦

後面蘇聯解體的過程又引發了一個新的事情。在蘇聯解體前,伊斯蘭世界長期處在被西方世界和蘇聯陣營不斷打壓的地位,是一種很邊緣的狀態。

但是在阿富汗戰爭當中,伊斯蘭世界卻突然發現,原來是可以靠自己不懈的努力,以聖戰的辦法來拖垮如此強大的一個帝國的。

再加上伊朗伊斯蘭革命的成功,雖然伊朗信仰的主要是非主流的什葉派而非主流的遜尼派,但畢竟都是伊斯蘭教,這也讓伊斯蘭世界看到了新的可能性。

所有這些都是伊斯蘭世界從未有過的體驗,讓伊斯蘭世界一下子獲得巨大信心,覺得也許可以做更多的事,帶來更大的成果。因此,在蘇聯被拖垮的過程當中,心理長期處於弱勢的伊斯蘭世界,開始形成了某種心理上的復甦。在這過程當中,大量的中東國家源源不斷地援助塔利班。

阿富汗戰爭造就了一批反蘇的鐵血戰士,他們都是打游擊戰出身。因此,阿富汗戰爭拖垮了蘇聯,與此同時,也激活了伊斯蘭的聖戰力量,並敲響了文明衝突的前奏。

蘇聯的最終解體

另一方面,美國自從越南戰爭結束以來,迸發出了強大的創造力,一系列新技術的出現,在經濟上為新一輪技術紅利的迸發奠定了基礎。再加上70年代末、80年代初上臺的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和美國總統里根,推行了一系列深度自由化改革的政策,使得西方國家的經濟迎來又一次高速成長。

而已經吃盡了上一輪技術紅利的蘇聯,在計劃經濟中又壓制住了創新能力,經濟掉頭向下喪失了活力,就更加無法和西方競爭了。

各種原因疊加在一起,最終促成了蘇聯在1991年12月24號的解體,帶來了大陣營時代的結束。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伊斯蘭的力量開始隱隱浮現出來了,國際體系由此迭代進入到下一個版本,國際秩序5.0版本,大顛覆時代。

這就是我們下一講的內容。下一講再見。——施展《國際政治學四十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