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都在誇的R級“神作”,太平庸

最近兩個月,有毒粉時不時會向毒藥君詢問《小丑》的資源。

盼星星盼月亮,上週末,它與我們在網盤相見了。

雖然時間上晚了些,不過也不妨礙粉絲們的觀影熱情。

今天直奔主題,接下來就帶各位好好聊聊它。

小丑

Joker

全球都在誇的R級“神作”,太平庸

在資源公佈前,這部漫改電影已經被捧天封神

拿下威尼斯金獅獎後,IMBD和豆瓣開分同時高達9.7分

全球都在誇的R級“神作”,太平庸

全球都在誇的R級“神作”,太平庸

不過這種口碑火爆,很大程度上都是靠著粉絲水軍刷上去的。

熱度過後,影片的評分也趨於穩定,IMBD8.8,豆瓣9.1

甚至在爛番茄網上,專業評分指數從88%下降到了69%

全球都在誇的R級“神作”,太平庸

不過口碑下降絲毫不影響票房。

如今,《小丑》在全球已經狂攬10億美金,成為史上最賣座的R級片

全球都在誇的R級“神作”,太平庸

這也是今年第一部全球票房破10億美元的非迪士尼/漫威電影。

同時,本片的製作成本只有6250萬美元,預測盈利超4.64億美金,利潤甚至比《復聯3、4》還高。

全球都在誇的R級“神作”,太平庸

作為史上最具魅力的反派,小丑在影迷心中都有著特殊情感。

他的“犯罪藝術”究竟多讓人瘋狂呢?

當年《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上映,美國影院就發生了惡性槍擊事件,造成12人死亡,70人受傷

而犯罪嫌疑人年僅24歲,並自稱“小丑”。

全球都在誇的R級“神作”,太平庸

▲槍擊案兇手:詹姆斯·伊根·霍爾姆斯

電影《小丑》上映,為了避免此類悲劇再次上演。

美國影院不僅加強警衛,還嚴禁觀眾戴面具、化妝進場。

全球都在誇的R級“神作”,太平庸

這些外延新聞,為這部電影帶來很多的話題性。

但也為觀影造成了一些困擾,那就是——它真的有那麼牛嗎

其實在看片之前,這種感覺就揮之不去。

畢竟,一個多月前,《寄生蟲》的慘狀還歷歷在目。

在看完影片過後,當時毒藥君就說過,它過譽了。

這種失望並不是一種反感,而是一種缺乏震撼的無味

全球都在誇的R級“神作”,太平庸

與《寄生蟲》外化套路的戲劇性不同,《小丑》的

故事性並不強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的哥譚市。

小丑的真名叫做亞瑟·弗蘭克,是一名默默無聞的喜劇演員。

他患有神經疾病,住過精神病院,症狀發作會無緣無故大笑。

全球都在誇的R級“神作”,太平庸

亞瑟生活貧窮,和母親相依為命。

弱小的他在“民風淳樸”的哥譚市,是個被人欺負的小角色。

全球都在誇的R級“神作”,太平庸

雖然生活悲慘,不過,亞瑟的夢想卻從未熄滅。

他夢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喜劇演員,渴望為人們帶來歡樂。

全球都在誇的R級“神作”,太平庸

從一開始,影片就開始營造一種壓抑的氛圍,並且貫穿始終。

這些內容包括,階級對立,代表人物就是蝙蝠俠的父親,托馬斯·韋恩。

全球都在誇的R級“神作”,太平庸

全球都在誇的R級“神作”,太平庸

除此之外,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無情中產階級的虛偽政府的無能底層階級混亂模糊的道德觀,都成為了亞瑟最終成為“小丑”誘因。

全球都在誇的R級“神作”,太平庸

全球都在誇的R級“神作”,太平庸

全球都在誇的R級“神作”,太平庸

影片的意圖很明顯,將現實問題至於一個極端環境下。

故事的講述,不光是小丑的起源,還帶有強烈的寓言性質。

瘋狂的惡人往往是被黑暗的世界扭曲的

全球都在誇的R級“神作”,太平庸

然而問題就出在這裡。

影片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用這些外部因素來塑造小丑的人格。

真正串聯起整部影片的卻是表演和情緒,而具體的故事又太缺乏細節

比如,小丑童年前史,小丑和一個人的具體矛盾事件,遊行的人群和政府之間的糾紛。

這就導致了,你明白影片表達的中心思想,但是深究其含義,又覺得沒有什麼深度

全球都在誇的R級“神作”,太平庸

很多人說這部影片是“犯罪藝術片”,因為它探討了反派人物的性格深度。

但我想說的是,影片對於小丑的人物塑造並沒有大的創新。

孤獨,痛苦,神經質,瘋狂的理想主義,小人物的無力

這些帶有情緒色彩的描述,在影片裡被放大,讓觀眾完全被帶入其中,從而忽略掉本身的故事內容。

全球都在誇的R級“神作”,太平庸

其實,《小丑》這部作品,無論從內容到氣質,明顯是在模仿融合馬丁·斯科塞斯的《喜劇之王》和《出租車司機》

但這部兩部主角,無論是喜劇天才Rupert,還是退役出租車司機Travis,都有無比準確的人物定位和行為動機。

人們更容易站在客觀角度去欣賞角色,從而思考問題。

全球都在誇的R級“神作”,太平庸

▲《喜劇之王》

而《小丑》卻一股勁讓觀眾走進小丑的主觀世界。

即使,他笑話講得再爛,你也不會覺得尷尬,只會覺得他不被人理解,不被人重視。

最後,小丑在電視節目中爆發,講出心中的想法。

此時觀眾只有同理心,而沒有理性看待角色的空間。

全球都在誇的R級“神作”,太平庸

全球都在誇的R級“神作”,太平庸

總覽這幾年,無論是美國、歐洲,還是亞洲,關於階級矛盾的電影層出不窮。

做一個或許不恰當的比喻。

如果“販賣焦慮”是一種網文爆款的方式。

那麼“階級討論”,“社會矛盾隱喻”就成為嚴肅電影的捷徑。

全球都在誇的R級“神作”,太平庸

《小丑》的大火,會讓你覺得這個角色變得可信和有象徵性。

然而擺脫了觀影熱情,冷靜下來就會覺得,影片不過是一具華麗的外殼。

全球都在誇的R級“神作”,太平庸

許多人會拿這部電影和《蝙蝠俠:黑暗騎士》作對比。

認為《小丑》中塑造的飽滿人物,和《黑暗騎士》裡的小丑有的一拼。

但我卻認為,《小丑》還是無法趕上《黑暗騎士》

《黑暗騎士》仍是一部商業和藝術高度結合的電影

全球都在誇的R級“神作”,太平庸

影片不僅遵循著商業片大場面和戲劇化情節的特點。

同時還將正義與邪惡的辯題,巧妙融進了每個角色之中。

兩個極端的人物——蝙蝠俠和小丑,他們遵循自己的立場,具有鮮明的理想主義。

而搖擺在中間的雙面人,則代表著整個社會的現狀。

在這方面,《小丑》單薄的故事情節,很難撐起如此大的主題。

全球都在誇的R級“神作”,太平庸

這裡不得不對比兩個版本的小丑。

拋開演技,單從角色塑造來說,各有優點。

《小丑》是一部純粹的單主角電影,同時是這個角色的起源。

影片花大量篇幅表現出小丑“蛻變”的過程。

關於他罪惡觀點的思想並無太多,所以在影片中,你看到更多的是他逐漸病態化的初期萌芽。

全球都在誇的R級“神作”,太平庸

《黑暗騎士》是小丑的成熟期。

在片中,人物打磨更加具體,思想更加成熟。

同時有蝙蝠俠作為對照,也為反派帶來了更多的性格弧光。

這也是為什麼《黑暗騎士》裡的小丑如此有魅力的原因。

全球都在誇的R級“神作”,太平庸

雖然《小丑》讓我失望,但不可否認,它是一部與眾不同的實驗性電影

影片擺脫了傳統DC電影的老套路,而更像是一部充滿嚴肅性和藝術性的文藝片。

甚至在鏡頭呈現方式上,它都做了不錯的嘗試。

全球都在誇的R級“神作”,太平庸

而關於主演傑昆·菲尼克斯

的表演,確實讓影片的質量上升一大截。

看完他的小丑,你很難真正定義傑昆的表演方法。

從形象和行為舉止,他如“體驗派”一樣,將自己完全融入角色。

全球都在誇的R級“神作”,太平庸

但在一些段落,特別是小丑式的滑稽,他又如

“方法派”一樣善於模仿和借鑑。

甚至在他身上,也能看見一絲卓別林的痕跡。

全球都在誇的R級“神作”,太平庸

總的來說,《小丑》並沒有做到顛覆經典的地步。

它的特點是,在觀影中情感濃烈的代入感。

而觀影過後,只剩下一種脫離角色的空洞。


如果硬要吹成神作,確實有些牽強。

但光是去欣賞傑昆·菲尼克斯的演技,那還是綽綽有餘的。

全球都在誇的R級“神作”,太平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