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和抑鬱並不是同一病症,糖友可以這樣辨認

日常中,遇到壓力大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說自己很焦慮,把它當做一個用來發洩壓力的口頭禪,卻事實上根本不知道焦慮是什麼,甚至會認為抑鬱症就是焦慮。其實並不是,雖然焦慮常常會和抑鬱合併在一起診斷,但實際上焦慮和抑鬱是兩個獨立的病症。

焦慮,又叫焦慮障礙,是指沒有腦器質性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的情況下,以精神和軀體的焦慮症狀或以防止焦慮的行為形式為主要特點的一組精神障礙。

焦慮障礙包括驚恐障礙(PD)、廣場恐怖症、特定恐怖症、社交焦慮障礙(SAD)、廣泛性焦慮障礙(GAD)、強迫症(OCD)、急性應激障礙(ASD)及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而本期主要和糖友們講講其中的驚恐障礙和廣泛性焦慮障礙。這兩個病症在焦慮障礙之中很典型,且兩者的臨床表現各不相同。另外,一項研究顯示,焦慮症狀是2型糖尿病發病的重要因素。因此當出現了焦慮障礙,人們需要格外重視。

焦慮和抑鬱並不是同一病症,糖友可以這樣辨認

驚恐障礙是一種以反覆出現的突如其來的驚恐體驗為特徵的急性焦慮障礙。患者常常會在某些情況下突然感到驚恐、失控感、發瘋感、崩潰感和瀕死感,同時伴有嚴重的自主神經功能亢進,該障礙起病快,終止也快,每次發作通常持續5到20分鐘,很少長至一小時。驚恐發作的突出特點為突然發生的焦慮,反應嚴重且擔心會有災難性的後果,有些患者有驚恐障礙性的過度換氣(過度換氣往往發生於缺氧、不熟練的加壓供氧及焦慮、緊張和恐懼情緒等情況中,症狀是四肢和嘴唇表皮刺痛、輕度頭疼、眩暈、焦慮、工作能力下降,嚴重時將發生肌痙攣、意識障礙,直至喪失意識——本刊注),這可使症狀進一步加重。而患者在首次驚恐發作後和兩次發作的間歇期,常會出現預期焦慮,表現為反覆擔心再次出現相似發作,惶惶不可終日。

驚恐障礙長期頻繁發作後也可能發展成真正的心血管疾病。一項研究顯示,驚恐障礙患者大約33%痊癒,50%伴有限的功能損害,20%或更少的患者有較重的功能損害。

驚恐障礙診斷標準

1、首先患者反覆發作不期而來的驚恐發作:

在一段期間內表現出強烈恐懼或不適,迅速出現下述症狀中的4項或以上,或在10分鐘內達高峰:(1)心悸、胸悶或心跳加快;(2)出汗;( 3)顫抖;(4)呼吸短促;(5)咽部發堵;(6)胸痛或不適;(7)噁心或腹部不適;(8)頭暈、不穩、頭重腳輕或頭昏;(9)現實解體感或人格解體感;(10)害怕失去控制或發瘋;(11)瀕死感;(12)感覺異常具有麻木或緊箍感;(13)寒戰或熱感。

2、至少一次發作後一(或幾)個月內存在一(或幾)項:繼續擔心再次發作;憂慮發作所產生的影響或後果(如:失去控制、心臟病發作、“將會發瘋”);與發作有關的行為顯著改變。

3、伴或不伴有廣場恐怖。

廣泛性焦慮障礙則和驚恐障礙不同,廣泛性焦慮障礙是以持續的顯著緊張不安,伴有自主神經功能興奮和過分警覺為特徵的一種慢性焦慮障礙。該障礙是在沒有驚恐障礙的情況下,表現出的顯著的慢性焦慮,且不受任何特定環境的限制或因環境而持續加重。

廣泛性焦慮障礙的症狀具有持續性。很多患有廣泛性焦慮障礙的患者會說感覺他們整個一生都處於焦慮和緊張之中。而這種情況在早期表現是過度的焦慮和緊張,到了後期則是成為了自身的一種焦慮氣質。對於老年糖友來說,當出現廣泛性焦慮障礙時,慢性疾病則是老年人過度擔心的嚴重問題,對於因為糖尿病原因體弱的老年人,常常還會擔心跌倒,最終自我限制了活動,獨自呆在家中,害怕出門。

廣泛性焦慮障礙診斷標準

1. 在至少6個月的多數日子裡,對於諸多事件或活動(例如,工作或學校表現),表現出過分的焦慮和擔心(焦慮性期待)。

2. 個體難以控制這種擔心。

3. 這種焦慮和擔心與下列6種症狀中至少3種有關(在過去6個月中,至少一些症狀在多數日子裡存在):

注:兒童只需1項。

a. 坐立不安或感到激動或緊張。

b. 容易疲倦。

c. 注意力難以集中或頭腦一片空白。

d. 易激惹。

e. 肌肉緊張。

f. 睡眠障礙(難以入睡或保持睡眠狀態,或休息不充分的、質量不滿意的睡眠)。

4. 這種焦慮、擔心或軀體症狀引起有臨床意義的痛苦,或導致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損害。

5. 這種障礙不能歸因於某種物質(例如,濫用藥物)的生理效應,或其他軀體疾病(例如,甲狀腺功能亢進)。

6. 這種障礙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礙來更好地解釋。例如,像驚恐障礙中的焦慮或擔心發生驚恐發作。

(來源DSM-5)

焦慮和抑鬱並不是同一病症,糖友可以這樣辨認

廣泛性焦慮障礙和驚恐障礙、抑鬱等的區別

驚恐障礙中出現的焦慮常常被稱為預期焦慮,指的是患者對現實中將要發生的某種情景提前出現的焦慮體驗,如驚恐障礙是對再次驚恐發作的擔憂,是對實實在在將要發生的事情擔憂。

抑鬱障礙則是一類以情緒或心境低落為主要表現的疾病的總稱,伴有不同程度的認知和行為改變,可有精神病症狀,如幻覺,妄想。

廣泛性焦慮障礙與驚恐障礙的區別在於其擔心的內容是一些明確的非現實的威脅或可能發生的不幸事件,如親人是否會發生意外,自己的錢財是否會發生意外損失,也可以是無法明確描述的對象或內容,而只是一種莫名的提心吊膽或惶惑不安,就好比“杞人憂天”裡面的那個擔心天塌下來的人。

同時,廣泛性焦慮雖然由於長期的緊張不安也可以出現不愉快、自責等抑鬱症狀,但是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通常先有焦慮症狀,隨著病程的遷延才出現抑鬱症狀,且無晝重夜輕的規律,失眠以入睡困難多見,早醒較少;且食慾通常不受影響,也較少出現興趣缺乏等症狀。

焦慮和抑鬱並不是同一病症,糖友可以這樣辨認

天地鏈接:疑病症並不是焦慮障礙

疑病症又稱疑病性神經症,目前歸類為軀體形式障礙中,主要指患者擔心或相信患有一種或多種嚴重軀體疾病,病人訴軀體症狀,反覆就醫,儘管經反覆醫學檢查顯示陰性以及醫生給予沒有相應疾病的醫學解釋也不能打消病人的顧慮。

而焦慮障礙發病時的軀體症狀雖然有時被病人解釋為嚴重軀體疾病的徵象,但這些障礙的患者通常能接受醫生給出的醫學解釋並感到放心,也不會確信自己患有某種軀體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